美联储宣布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25个基点,至4.00%-4.25%。
这是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也是自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联储首次以政策行动回应经济疲软。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老祖宗特朗普的代表,新任理事斯蒂芬·米兰,在投票环节,投下了唯一的反对票,但他反对的理由却是降得不够,主张一次性下调50个基点。
米兰目前同时担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被普遍视为特朗普派驻美联储的人,他的立场实际上反映了白宫对经济现状的焦虑。
特朗普嚷嚷着降息已经好几个月了,他也不是纯憨憨,知道降息能让当前的美国经济缓口气,鲍威尔挺了那么久,决定降息,但这并不是为了配合特朗普,而是美国的经济真不行了,所以也不管通胀不通胀了,先降一波再说。
美联储主席
从市场反应和数据背景来看,这次降息属于被动托底,而非主动调控。
数据显示,美国8月失业率虽维持在4.3%,但长期失业人数却已增至190万,创下近三年来新高,占总失业人口比例达到25.7%。
与此同时,初请失业金人数屡次超出预期,仅9月初一周就高达26.3万人,是数月以来的最高值。
企业招聘意愿大幅下滑,甚至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都出现冻结岗位、暂停扩编的趋势。
更严重的是,美国劳工统计局对过去一年的就业数据进行了大幅下修,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期间,实际新增就业岗位被减少了91万个,平均每月减少7.5万。
这一系统性误差暴露出此前所谓“强劲复苏”的叙述其实建立在虚假的数据基础上。
如果不是就业数据难以掩盖,若不是中小企业裁员已波及中产阶层,美联储恐怕仍会继续维持高利率,把压低通胀作为优先目标。
这表明,如今被迫降息,是权衡过后不得不做出的让步。
特朗普
但降息并不代表问题就解决了。
当前的美国经济状况,已经进入一个怎么做都错的阶段。
若继续降息,虽然短期可以缓解融资成本、托住股市,但也会导致通胀重新进入上升曲线,特别是在特朗普大打关税战、能源价格波动加大的背景下。
这会削弱美联储的政策公信力,破坏其过去两年苦苦建立的抗通胀信誉。
而若是不降息,任由就业下滑、制造业衰退、消费紧缩持续下去,则可能直接触发技术性衰退。
更重要的是,美国已经不再拥有过去那种随时刺激就能反弹的韧性。
高债务、产业空心化、政治极化等深层问题,使得刺激手段的边际效应不断下降。
可以说,现在的美国,就像一辆油门和刹车同时失灵的卡车,向前是陡坡,后退是深渊,左右都是石壁。
这意味着,硬着陆是大概率的事情。
美国经济或将硬着陆
多个迹象也在印证这个判断。
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三个月下滑,美国家庭储蓄率降至疫情以来最低,信用卡违约率在中低收入人群中飙升。
房地产市场价格虽未明显下跌,但交易量锐减、抵押贷款利率高企,已经造成实质性冻结。
制造业PMI持续处于收缩区间,服务业新增订单下降,说明内需正在全面收缩。
此外,企业资本支出预期正在大幅调降,科技行业的裁员浪潮已经开始向传统产业蔓延。
如果再加上特朗普政府正在推动的经济战,那么成本推动型通胀与需求收缩型衰退极可能同时出现,也就是经济学中最具破坏力的滞涨结构。
这一切都表明,美国经济正在滑向一种政策无解、资本无力的多重困境,硬着陆只是时间问题。
对中国来说,美联储这波操作,有一定的利好。
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通道,美元指数将逐步回落,人民币汇率将获得空间,有助于稳定外资信心与跨境资本流动。
而在全球动荡中,跨国企业与产业链管理者更倾向于选择确定性高的区域作为生产和供应中心,中国作为拥有完整工业体系、强大基础设施与政策稳定性的国家,将再次成为外资首选地之一。
此外,中国国债与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将因全球避险情绪而上升,部分外储重新配置或将转向中国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总体而言,美国的硬着陆并不会直接让中国大赚特赚,但在全球错配日益严重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战略稳定,将成为全球资本越来越依赖的避风港。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