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这个曾经在大家印象里稳赚不赔的行业,如今却走到了“关门潮”的边缘,曾经一条街上能看到三四家药店门面,灯火通明,生意红火。
可到了2025年,越来越多药店老板撑不下去,传出要关门歇业的消息,有人说是互联网冲击,有人怪市场饱和,还有人直言药店“自己把自己玩死了”,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这个看似暴利的行业一步步走到今天?
如果要说十年前最火的生意,药店绝对能排进前列,那时候只要你手里有点本钱,随便在市区或者县城找个门面,一家药店就能开张,很多人甚至把药店当作“投资理财”的一种方式,觉得稳赚不赔。
为什么大家这么有信心?原因很简单,医药是刚需,无论是小感冒、咳嗽,还是老人常备的慢性病药品,只要家里有个药店,大家都会不时上门买点,你可能还记得,哪怕小县城的街道上,五六十米的距离就能开出两三家药店,牌子五花八门,有连锁的,也有夫妻小店。
疫情时期更是让药店迎来了所谓的“黄金三年”,口罩、退烧药、抗原试剂,一上架就被抢光,不管你是大品牌还是小厂商,只要摆到柜台上,转眼就被扫荡一空,那几年药店老板们的心态就像买彩票中了大奖,生意好得根本不愁卖,甚至有人直接说:躺着都能挣钱。
可风口过去后,大家才发现问题不小,根据数据,2024年全国有将近4万家药店关门,平均下来每天倒闭一百多家,到了2025年,这个数字还可能突破10万,要知道这不是餐馆那种容易起起落落的行业,而是过去公认的“稳生意”。
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药店太多了,就好比一个小区里,理论上只需要一家药店就能满足需求,可硬生生开出三四家,消费者总共就那么多,需求有限,生意被瓜分掉了,大家都吃不饱。
更扎心的是,药品不像奶茶衣服那样能通过营销手段刺激消费,你送礼品、打折促销,短期可能能拉来一些人,但药的需求量不会凭空增加,小王吃三盒降压药,不会因为你送米送油,就变成六盒,结果就是大家只能在价格上拼,硬打“价格战”。
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药价越卖越低,利润越来越薄,最后连最基本的房租和人工费用都覆盖不了,很多药店老板一开始还想着撑一撑,可账本一翻发现,每个月都是亏的,咬牙坚持一年,攒下的积蓄全赔进去,最后只能认输关门。
可以说药店的“黄金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曾经热闹的街头门店,如今一夜之间拉下卷帘门,留下一张“转让”的纸条,这背后折射的就是行业从表面繁荣到整体崩盘的过程。
如果说药店数量的膨胀是第一击,那么电商的兴起就是压垮传统药店的“第二只手”,在过去,大家买药几乎全靠线下,年轻人上班途中顺路买点,老人家遇到头疼脑热直接去附近药店问问,药店的核心优势就是近和快,可这一切,在互联网药房兴起之后全变了。
你可能没注意到,近几年越来越多老人也开始用手机买药,哪怕自己不会操作,子女也会帮忙下单。毕竟现在的网络药店选择多,价格透明,而且还能送货上门,老人不需要大老远跑去药店排队,在家点点手机就能买到药,比去门店方便太多了。
根据公开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网络药店的销售额接近270亿,而且还在不断增长,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很明显,消费者的习惯正在改变,一旦人们养成了线上买药的习惯,就很难再回到以前走进药店的方式,就像网购替代了超市大采购一样。
对线下药店来说,这简直是雪上加霜,本来同一条街上三四家店竞争已经够激烈了,现在还要面对电商的低价冲击,线上药店背靠大平台,有资源有规模,能把价格压到很低。而小药店根本比不了,顾客一对比,果断放弃线下。
于是很多药店老板想着转型,开线上店,入驻平台,但很快发现,这条路也不好走,电商平台竞争更激烈,销量大的商家能拿到低价资源,普通小店就算入驻,也只能做陪跑,而且线上生意还要承担快递费和仓储费,这些成本对小店来说并不低,如果订单量上不去,甚至比线下更难维持。
最终药店陷入了困境,线下被同质化竞争压得透不过气,线上又站不住脚,很多老板调侃说:以前药店是坐等顾客上门,现在反过来要求人家来买,从一个稳赚行业,到如今人人喊难,药店的寒冬来得比想象中快得多。
除了外部环境的打击,药店自己“作死”的操作也让行业形象一落千丈,这些年频频有新闻爆出药店违规售药,比如一些药店为了赚快钱,明知道“特药”有数量限制,却偷偷放开手脚,卖出远超规定的量。
还有的药店为了套取医保资金,通过手写处方,虚开发票,把药源源不断往外倒,短期看,这样的操作确实能带来不小的利润,但风险也摆在眼前,一旦被查到,轻则罚款关店,重则老板要承担法律责任。
事实上过去几年,已经有不少药店因此“翻车”,不仅失去了生意,还毁了多年积攒的口碑,为什么会这样?说到底还是因为药店的盈利模式畸形,医保药虽然销量大,但利润微薄,几乎赚不到钱。
非医保药利润高,但消费者根本不买账,现在网络信息透明,你这药比网上贵几十块,顾客一查就知道,立刻掉头走人,药店老板为了维持运转,只能铤而走险,然而这种灰色操作不可能撑太久,随着监管越来越严,医保局对药品销售的管控更加严格,违规空间被不断压缩。
那些靠“钻空子”活下去的药店,最终注定会被淘汰,更重要的是,这种乱象让整个行业陷入了信任危机,很多消费者走进药店,总会心里打鼓,当顾客的信任流失,药店就算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再恢复曾经的地位。
未来会怎样?行业可能会慢慢走向规范化,药店数量逐渐回落到合理范围,不再遍地开花。真正留下来的,可能是那些口碑好,服务到位的门店,对消费者来说这是好事,意味着买药更透明更安心。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08-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