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核心产区,宜宾依托“中国酒都”的深厚产业积淀与生态优势,在白酒文化传承与数字技术融合中积极创新,以数字化体验馆为载体,通过“文化提炼+科技赋能+场景重塑”模式,实现白酒文化的沉浸式传播与体验,以数字手段助推白酒产业提质增效,为传统白酒产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长江首城,酒都宜宾(资料配图)
宜宾白酒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立足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千年延续的酿造技艺。全市拥有近2万口连续使用40年以上的浓香型老窖池,其中五粮液老作坊等6处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产业实力显著,已形成以五粮液为龙头,51户规上白酒企业、300余家中小酿酒企业、130余家配套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并拥有包括10个国家级酒类产学研平台和近200名国家级酿酒大师与评委在内的完整产业生态。
数字化体验馆作为宜宾白酒文化传播与产业赋能的创新载体,主要通过“三维重构”实现文化表达升级。一是推进酿造工艺可视化,将依赖匠人经验的传统酿造过程转化为可量化、可感知的数据模型。例如五粮液文化体验馆引入物联网与传感技术,实时监测窖池温度、湿度及微生物变化。二是消费场景沉浸化,借助AR/VR等技术打造虚拟酿酒工坊,消费者可通过终端“参与”制曲、蒸馏等环节,甚至通过AI调酒系统定制个人酒体,其“数字酒证”系统结合区块链实现全链溯源,增强消费信任。三是文化传播年轻化,推出“白酒+元宇宙”新业态,用户可化身数字人参与虚拟品鉴和社交,并通过AI生成符合年轻语境的文化内容,重塑白酒品牌形象。
数字化体验馆不仅实现文化传播,更通过数据反馈推动全产业链升级。生产端,五粮液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耗精准控制;供应链端,建成“从粮到酒”全程可追溯体系,原料基地物联网覆盖率达95%,产品抽检合格率连续五年100%。体验馆的辐射效应延伸至营销环节,以部分宜宾酒企为例,通过短视频与直播将传统工艺转化为可视内容,线上销售额显著增长,年轻消费者占比提升,复购率提高。
这一转型得益于持续的政策支持与产区协同机制。宜宾通过政策引导与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和技术创新,并依托五粮液园区建设“白酒科技小镇”,聚合高校及研究机构资源,构建“产学研用”融合平台。据统计,2024年全市白酒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2%,申报专利127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41%。国际市场拓展成效显著,优质白酒出口6.04亿元,同比增长102%,出口至47个国家与地区,“数字酒证”已覆盖20个国家和地区。借助“美酒出海”“文化之夜”等活动,融合川菜、茶艺等元素,增强国际认知与接受度。
宜宾的实践表明,数字化并非替代传统,而是以科技之光彰显酿造之本,以数字之脉传承匠造之魂。从老窖池的微生态研究到区块链溯源,从师傅的经验到AI辅助,千年酿艺与当代技术的融合,正推动宜宾白酒从“产品”走向“品艺结合”的新形态。宜宾经验印证,只有根植文化、拥抱科技、重塑体验,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实现“老产业新活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共高县县委党校 严雪)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