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9日讯 今天正式出伏。随着三伏天的结束,天气逐渐由湿热转向干爽,但“秋老虎”仍在,昼夜温差加大,稍不注意就容易引发感冒、肠胃不适等问题。出伏后,如何科学养生?饮食、起居又有什么要注意的事项呢?
今年“三伏”为近10年最短,只有30天时间。现在大家一个普遍的认知是“冬病夏治”要在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也就是三伏天里进行,那么三伏天过去了,“冬病夏治”还能继续进行吗?淄博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张轶说:“它也是从我们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温度最高的时间一个逐步下降的过程,在这个时间里边,气温高于我们全年的平均水平,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内,我们所有的虚寒性疾病,还有一些陈旧性疾病,依然算是一年当中,治疗比较好的一个时间,很多疾病,在这个时间,还是可以继续来医院治疗的。”
出伏后的饮食,“贴秋膘”是绕不开的话题。随着出伏后天气渐凉,食欲逐渐好转,古人这时候就会通过进补来调养身体、恢复体力,这就是“贴秋膘”。淄博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张轶说:“这个季节雨天比较多,湿气也比较重,这个时间建议大家,要增加吃一些祛湿的食品,比如说荷叶、薏仁、红小豆、百合,这样祛湿以及养阴清肺的食物。”
另外,梨、葡萄、山楂等酸味水果能收敛肺气,平衡肝肺功能;而山药、南瓜、小米等既能健脾养胃,还能预防腹泻,都是这个时节不错的饮食选择。
出伏后,白天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古人提倡“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这是顺应秋季“收敛”之气的好方法。另外,秋季容易情绪低落,可通过深呼吸、冥想、听音乐等方式调节,避免过度焦虑,保持心态平和,降低“肝气郁结”风险。
闪电新闻记者 张润泽 报道
更新时间:2025-08-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