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三大经济体负债出炉:美国36万亿,日本9.1万亿,中国意外

中美日作为全球三大经济体,每年的GDP总和占据了全球一半多,而与此同时他们的负债规模也是巨大的。

截止五月末,经济年年位居榜首的美国国债的负债规模达到了36万亿,而日本同样令人惊讶,总欠债达到了9.1万亿美元。

但这些还不是最离谱的是,中国的总负债让人直呼不敢相信...

美国的36.2万亿美债

截至2025年7月,美国国债规模已高达36.2万亿美元,美国的债务在全球主权债务中占比超过37%。

在这些美债中,光今年到期的债务就有9.2万亿美元,占债务总额的25.4%,未来债务再融资压力巨大。

而且债务越高,其需要支出的利息也就越大,美债今年的利息支出便达到了1.1万亿美元,首次超过军费开支的8000亿美元,成为了政府最大的单项支出。

而且,美国新发布的“大而美法案”也是一个烧钱的项目,预估在未来十年里可能会为美债增加赤字5.8万亿美元。

在美债规模不断膨胀的同时,中国已连续6个月减持美债,持仓降至7650亿美元,为2010年以来最低,就连美国最大的债主日本也接连抛售美债。

这种情况,也导致美元的国际支付份额开始不断下滑,如今已跌至49.08%,而人民币占比则升至4.13%,金砖国家也在加速本币结算,美元的霸权地位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美国国内各州也深受债务问题困扰,伊利诺伊州因移民医疗超支25亿美元,不得不削减医保;纽约州债务预算上涨15%,财政压力巨大。

全美半数州开始裁员,超过两成的州推行无薪休假,三成州全面缩减预算,公共服务大幅缩水,民众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此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推高了物价,而美联储因种种原因推迟降息,使得民众的生活成本不断飙升,许多家庭不得不节衣缩食,生活质量大不如前。

美国的债务问题就像一个巨大的雪球,越滚越大,而其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也让美国经济陷入了困境。

那么,与美国情况不同的日本,又有着怎样的债务状况呢?

日本的9.1万亿美元债务

日本总负债达到1317万亿日元,折算成美元是9.1万亿,平摊到1.2亿国民头上,每个人背着1063万日元的债,相当于普通上班族四年的工资。

之前,为了维持债务,日本银行还会进行收购。

可是在去年年底日本央行宣布停止购债后,市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投资者疯狂抛售手里的国债,价格跌得一天一个样,收益率跟着往上窜,形成恶性循环。

有东京的基金经理说,现在想卖出国债都得降价,有时候挂单一整天都没人接。

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美国突然对日本汽车加税,丰田、本田这些支柱企业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汽车产业占日本出口的五分之一还多,加税直接让丰田去年的海外利润少了12亿美元,爱知县的汽车零部件厂已经开始裁员,有些小供应商撑不住,上个月就倒闭了23家。

这几年日本经济早就没了精气神,被称作“失去的30年”,现在更往“破产潮”里滑。

超市里的大米涨了20%,便利店的便当悄悄缩了分量,东京街头的流浪汉比三年前多了三成。

电视台做街头采访,有老太太说退休金不够花,每天只能吃两顿饭,年轻人找不到正式工作,打零工的占了就业人口的四分之一。

政府不是没想过办法,最可能的还是让央行重新大规模购债,但这招就像给病人打强心针,管不了长久。

有经济学家算过,就算日本每年经济增长1%,想填上债务窟窿也得50年,可现在别说增长,能不萎缩就不错了。

上个月的GDP数据刚出来,环比又降了0.3%,街上的“店铺转让”招牌越来越多,谁都不知道这场债务危机什么时候才能到头。

中国债务令人意外

中国政府总债务86.1万亿元人民币,折算成美元约12万亿,这个数字乍看不小,但这些债务大半投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

全国高铁网络总长突破4万公里,从哈尔滨到三亚朝发夕至;5G基站数量占全球60%以上,偏远山村也能流畅视频通话。

西部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东部的智能港口,这些用债务砸出来的基建,正实实在在提升着国家运转效率。

有数据显示,每1元基建投资能带动3元以上的相关产业产出,长三角的高铁网让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速,沿线城市的GDP年均增速比十年前快了1.2个百分点。

债务管理的门道更藏在细节里,地方政府那些短期高息的旧债,正通过再融资债慢慢置换,换成利率低、期限长的新债。

去年一年,全国就置换了15万亿元这类债务,光是利息就省下近千亿,地方财政的喘口气空间大多了。

当然,这些钱还花在了让老百姓得实惠的地方。

乡村振兴项目修通了百万公里农村公路,快递能送到村口;消费券发了几轮,家电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直接拉动消费超万亿。

西南山区的光伏电站,既解决了用电难题,还让村民每年多了几千元收入;大湾区的实验室集群,催生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产业,仅深圳南山区就孵化出200多家科技独角兽。

专业机构测算,中国债务的实际转化率超过80%,也就是说每借100元,有80元变成了能生钱的资产。

高铁票收入逐年增长,5G基站支撑起数字经济,这些资产创造的税收和就业,又反哺着债务偿还。

这种良性循环,让中国在债务规模不小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这或许就是中国债务数据背后最让人意外的地方。

参考文献

每日经济新闻——2025-05-10《8月“X日”逼近,美国36万亿美元债务上限警报再响;美英贸易协议被指缺乏实质性内容;印巴爆发50年来最大冲突| 一周国际财经》

央视新闻——2025-02-10《日本政府债务总额达1317万亿日元 创历史新高》

环球网——2025-05-15《2025年前4个月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财经   美日   日本   美国   中国   经济体   意外   债务   美元   国债   规模   日元   利息   丰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