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全国文明城市柘城县旧北湖下面到底有啥?挖出了啥?

揭秘】北湖下面到底有啥?挖出了啥?

老家柘城 2025年07月15日 19:02 河南 听全文


探秘柘城故城:千年文明的层叠记忆


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关镇的北旧湖内,静静躺着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城遗址——柘城故城。这座遗址不仅是时间的见证者,更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生动例证。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柘城故城的神秘面纱,探寻那些深埋于黄土之下的历史印记。

一、历史沿革:从新石器时代到明代

柘城故城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4600余年。据考古发现,这里最早的人类活动痕迹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代晚期、东周等多个历史时期。秦朝时期,柘城设县,汉代城墙周长十一里,高二丈,城外濠池深阔,展现了当时重要的防御体系。然而,明朝嘉靖年间,一场黄河决口将故城淹没,百姓迁至南边重建新城,北城逐渐沉入湖底,形成了今日的“北旧湖”。

二、地理位置与规模

柘城故城位于柘城县城关镇北旧湖内,城池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800米,南北长约1600米,总面积达288万平方米,是豫东地区文化内容最为丰富的遗址之一。整个遗址低于周围地面约3至4米,北部常年存有大量积水,形成了独特的地理风貌。保留下来的西城墙为夯土层,密布着战国铜镞、汉代砖墓的痕迹,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交融。

三、考古发现:丰富的文化遗存

自2015年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柘城县文物管理局对柘城故城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与勘探,发现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存。

城墙与护城河:北城城墙保存较好,西城墙位于西关村以北段保存尤为完整,东城墙也有部分残存。城墙采用分段板筑方式修建,夯层致密,结构坚固。护城河与城墙走向一致,虽已淤积填平,但遗迹仍清晰可见。

重要遗迹:城内发现了汉代建筑夯土台基、战国和汉代及明代的古井,以及多处房址、道路、窑址等遗迹。其中,汉代排水系统与平粮台古城并称“中原双璧”,展现了古代城市建设的先进水平。

文化遗物:从探孔中清理出大量文物遗物,包括陶器、瓷器、陶质建筑材料、红烧土、铁器等残块。这些遗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时代跨度大,从战国中期至明代均有发现,为研究柘城故城的历史演变提供了宝贵资料。

北城东城墙横剖图(树人学校后)

北城东城墙横剖图(基槽内)

北城东城墙纵剖图(基槽内)

四、文化价值:历史、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柘城故城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是科学研究和艺术欣赏的宝库。

历史价值:柘城故城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是研究中国古代城池演变及黄泛区文明兴衰的重要实物资料。其延续两千多年的文化堆积层,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科学价值:古城墙的修建技术、排水系统的设计理念等,都彰显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科学成就对于研究古代城市规划、建筑技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价值:出土的瓷器、陶器等文物,以其精美的造型和独特的装饰艺术,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情趣。

五、保护现状与未来展望

柘城故城于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与保护。然而,随着现代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故城遗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部分区域因城市建设、民居占压等原因遭受不同程度破坏,文物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未来,我们期待通过更加科学的考古发掘和保护措施,进一步揭示柘城故城的历史奥秘,让这座千年古城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支持文物保护事业,共同守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上述内容主要来源于张天军所著《柘城文物大观》,会陆续更新本书其他内容,图片来源于原著,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扩展阅读:

隋唐五代时期柘城的文化与社会生活【柘城通史】

【柘城通史】隋唐五代时期柘城的社会经济生活

【柘城通史】魏晋南北朝柘城社会生活

【柘城通史】五代时期的柘城

唐朝时期的柘城【柘城通史】

【柘城通史】三国柘县:曹魏腹地的风云岁月

一起来看看2000多年前,柘县的农业、商业、交通网络

【柘城通史】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柘城

远古时期的柘城


来源:文化柘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历史   柘城县   挖出   全国   柘城   故城   通史   城墙   汉代   文化   时期   遗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