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热没精神 如何摆脱疲劳感?

三伏天期间,很多人容易觉得浑身困倦乏力,休息也不见好转,做事情提不起劲,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烦躁,或伴有周身酸痛不舒服,睡眠质量差,食欲不振,免疫力低下,甚至头晕、头痛、耳鸣,这是为什么呢?

此图为AI生成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庆红在7月18日举行的广西“时令、时事与健康”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上介绍,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如果持续时间6个月以上,中医认为疲劳综合征属“虚劳”“郁证”范畴,多因禀赋不足、劳伤过度、情志失调、痰湿互结致气血亏虚、气郁血滞、脏腑失养。壮医将其归为“亚健康态”,影响脏腑功能及气血津液运行。如果没有达到6个月以上,则是属于体质出现了亚健康,属于中医九种体质中的气虚质或气郁质或阳虚质或痰湿质,需要根据不同体质进行辨证治疗。

张庆红表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干预:

一、内服法

首先是中药方剂:方药的使用应由医师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辨证使用,切记请勿自行随意使用。

一是中医以益气养血、疏肝健脾为法,选用归脾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药物选用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陈皮等。二是壮医特色方:以调气解毒、通利三道两路为原则,采用三气同步方化裁。药用:黄花倒水莲、牛大力、扶芳藤、黄精、绞股蓝、鸡血藤等。方中黄花倒水莲为壮医“扶正补虚要药”,结合鸡血藤通龙路气血,绞股蓝清毒邪。

其次是常用的壮医特色外治法:

一是壮医火龙灸治疗:要经医师辨证,如兼有风、寒、湿、痰、阳虚、气虚、血虚的,在背部督脉及膀胱经区域相应穴位(壮医称背廊穴),进行壮医火龙灸治疗,每次30-40分钟,每周1-2次。

二是壮医药物竹罐治疗:也要经医师辨证,如兼有风、寒、湿、热、气滞、血瘀、痰阻的,在背部督脉及膀胱经区域相应穴位,进行壮医药物竹罐治疗,可配合壮医刺血疗法,每周1-2次。

三是壮医全身或者局部药浴治疗,经过医师辨证后,如兼有风、寒、湿、瘀的,可以根据不同病症,使用不同方药进行全身药浴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可选用如艾叶、石菖蒲、苍术、黄芪、佩兰等煮水全身泡浴或者足浴。

此图为AI生成

如果是亚健康人群出现浑身困倦乏力,在家也有方法进行调理。

(一)可以运用情志、运动疗法。

该疗法主要结合中医“移情易性”理论与壮医“调神”理念,建议患者练习壮医三气养生操、壮医绣球操、八段锦、太极拳、民族舞蹈(如壮族扁担舞)等活动,通过知当下的动作,调节情志,促进天、地、人三气同步。

三气养生操、太极拳通过舒展、徐缓的肢体动作,调节人体三部之气,鼓舞正气,提高人体免疫力。八段锦通过八组动作锻炼身体各部位,达到调理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简单易学,在家就能练习。

三伏天的运动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清晨或傍晚较为凉爽,是运动的好时机。其次要控制运动强度,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微微出汗、身体舒适就好,避免过度劳累。

最后,运动前后和过程中都要适时补充水分,补充水分和因出汗流失的电解质,但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二)饮食方面。

忌生冷油腻,可增加山药、桂圆等健脾养血食物,结合壮医“食药同源”理念,为大家推荐三款茶饮:一是葛根茶:葛根10g、陈皮3g,煮水代茶饮,可以解肌排毒。二是荷叶茶:取干荷叶10g或者鲜荷叶20g用热水冲泡,荷叶性凉味苦,能清热利湿、升发清阳,尤其适合痰湿兼湿热体质者(如大便黏腻、口苦口臭者)。三是蒲公英茶:用干蒲公英5-10g煮水代茶,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既能清除三伏天的暑热毒素,又能通过利尿作用促进水液代谢。这三款茶饮搭配中壮医外治法,既能加速代谢,又能通过“祛湿-解毒-通脉”的协同作用,实现体质调理。或者使用壮医验方食疗:三红汤(红粳米50g、红小豆30g、红枣5枚,可加壮药黑骨藤6g),煮粥食用,每周3次,可补气养血、通络解毒。

通讯员:李玲 谭淑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2

标签:养生   天气   精神   体质   葛根   伏天   脏腑   医师   亚健康   黄花   鸡血藤   蒲公英   督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