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那烈亲王,曾与洪森兵戎相见,失败后三年三场车祸凄凉离世

柬埔寨王室曾有一位王室成员可与洪森一较高下,巅峰时力压洪森,这位便是拉那烈亲王。

今天就来聊聊柬埔寨那位“亲王殿下”诺罗敦·拉那烈的一生,特别是他和洪森那场跌宕起伏、充满火药味的权力斗争,就像一部东南亚版的《权力的游戏》。


金枝玉叶,动荡童年 (1944 - 1970)

故事从1944年1月2日开始,拉那烈降生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他的父亲,就是柬埔寨的“国父”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母亲是王室芭蕾舞明星甘霍。含着金汤匙出生,他是正儿八经的王子。

不过,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恰恰是柬埔寨最动荡的年代。


60年代末,越南战争波及柬埔寨。1970年,他父亲西哈努克亲王在国外访问时,国内发生政变,朗诺将军上台,西哈努克流亡中国。

年轻的拉那烈也跟着父亲开始了流亡生活,这期间,为了对抗朗诺政权,西哈努克亲王选择了与当时还藏在丛林里的红色高棉合作。

拉那烈也加入了父亲领导的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

红色高棉阴影下的“幸存者” (1975-1979)

1975年,红色高棉攻占金边。

虽然西哈努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但很快就被软禁在王宫。

作为王子的拉那烈,处境极其危险!红色高棉的目标就是消灭旧制度,包括王室成员。


拉那烈和他的家人被勒令离开金边,进行劳动改造。这是一段极其黑暗的岁月,无数王室成员和知识分子被杀害。拉那烈能活下来,本身就是一种幸运和奇迹。

从王子到政治家,巴黎和谈的“赢家” (1980- 1991)

1979年,越南入侵柬埔寨,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扶植了韩桑林政权。

西哈努克再次流亡,并组建了抵抗力量。

拉那烈坚定地站在父亲一边,先后担任西哈努克在柬埔寨和亚洲的私人代表,还出任了柬埔寨独立国民军总司令。


80年代,拉那烈成为父亲西哈努克领导的“争取柬埔寨独立、中立、和平与合作民族团结阵线”(简称“奉辛比克党”)的主要领导人和发言人。

他穿梭于国际社会,争取支持,对抗越南扶植的金边政权和洪森。

关键的转折点在1989年越南撤军后。在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下,柬埔寨各方势力坐到谈判桌前,地点在巴黎。


拉那烈作为奉辛比克党的核心代表,在巴黎和平协定的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凭借流利的法语、英语,熟悉国际规则,以及王室光环,成为国际社会眼中“温和”、“民主”的代表,风头甚至盖过了当时代表金边政权的洪森。

巴黎和谈的结果是:成立联合国临时权力机构(UNTAC),监督柬埔寨大选,西哈努克回国担任国家元首。拉那烈,无疑是这个阶段最大的政治赢家之一。

蜜月与裂痕——第一次联合政府 (1993-1997)

1993年,在联合国监督下,柬埔寨举行了历史性大选。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拉那烈领导的奉辛比克党赢得了最多席位(45.5%),洪森领导的人民党屈居第二(38.2%)。

洪森哪里咽得下这口气?他手握军权,控制着首都和大部分政府机构。他立刻展现出强硬手腕,拒绝承认选举结果,甚至威胁要武力分裂国家!


一时间,柬埔寨内战阴云密布。国际社会慌了,西哈努克国王也急了。最终,在西哈努克的调解下,达成了一项极其特殊的妥协方案:

这个妥协暂时避免了内战,但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拉那烈和洪森,一个是带着国际光环、代表王室和部分民意的“第一首相”,一个是手握实权、从底层打拼上来的政治强人“第二首相”。两人的背景、理念、行事风格截然不同。


蜜月期很短。两人在政府人事任命、政策走向、军队改革、经济资源分配等几乎所有重大问题上都争吵不休。

洪森凭借对强力部门的控制,不断挤压拉那烈的权力空间。拉那烈则试图依靠王室威望和国际支持来制衡洪森。双方的支持者也在地方上摩擦不断。

1997年7月——街头火并,王子流亡

矛盾终于在1997年7月彻底爆发。

拉那烈试图拉拢红色高棉残余势力加入联盟对抗洪森,双方在金边的武装支持者冲突升级。

7月5-6日,金边街头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 洪森指挥的人民党精锐部队向拉那烈的奉辛比克党武装力量及其支持者发动了猛攻。战斗主要在拉那烈的住所、奉辛比克党总部和金边机场附近展开。


结局毫无悬念: 洪森的部队无论在数量、装备还是组织上都占据压倒性优势。拉那烈的武装力量被迅速击溃。他的住所被炮轰,多名忠于他的高级助手和军事指挥官被处决。

拉那烈本人当时不在金边。冲突爆发时,他正在法国和泰国之间访问,得知金边剧变后,他无法回国,被迫开始了第一次流亡生涯

洪森迅速控制了局面。他指控拉那烈“非法进口武器”、“勾结红色高棉”、“企图政变”,通过军事法庭缺席判处拉那烈有期徒刑。


奉辛比克党内部也被洪森分化瓦解,亲洪森派上台。拉那烈的第一首相职位被剥夺。1997年7月这场流血政变,标志着洪森彻底掌握了柬埔寨的绝对权力,拉那烈作为主要政治对手被暴力清除。

流亡、回归与“合作” (1997-2006)

流亡期间(主要在泰国和马来西亚),拉那烈依然以奉辛比克党主席身份活动,不断抨击洪森“独裁”、“政变者”,呼吁国际社会制裁。

但现实是残酷的,国际社会给予的支持微乎其微。


1998年,洪森在精心准备后举行了大选,人民党大胜。为了展现“民族和解”姿态,也为巩固自身合法性,在1998年底,洪森在西哈努克国王的调解下,与拉那烈达成协议。

拉那烈回来了,但已非昔日那个能与洪森分庭抗礼的第一首相。


他成了一个“合作者”,虽然有时还会批评政府政策,但总体上接受了在洪森主导的政治框架内扮演一个次要角色。奉辛比克党也日渐衰落。

再次流亡与彻底边缘化 (2006-2008)

这种“合作”并不稳固。拉那烈内心深处的不甘和洪森对权力的绝对掌控,注定还会起冲突。

2006年,矛盾再次激化。导火索是拉那烈任命了一位洪森不认可的人担任奉辛比克党秘书长。更根本的是,洪森可能觉得拉那烈利用其王室身份和议长职位,仍在试图扩大影响力。

洪森再次出手,罢免了拉那烈的国民议会主席职务。


拉那烈再次面临指控,于 2006年3月,选择第二次流亡,这次他跑到了马来西亚。

这次流亡时间较长。期间,洪森继续巩固权力,奉辛比克党进一步分裂衰败。2008年大选临近,拉那烈想再次参选。洪森同意他回国,但条件极其苛刻

2008年9月,拉那烈回国。 但这次回归,他彻底沦为政治边缘人物。他创立了一个新党(拉那烈党),但影响力微乎其微。

他已无法构成对洪森的实质威胁。

晚年沉寂与离奇车祸 (2008-2019)

此后的拉那烈,虽然还顶着亲王头衔,偶尔发表些言论,但已远离柬埔寨政治舞台的中心。他的健康状况也出现问题。奉辛比克党和后来的诺罗敦·拉那烈党都未能重振旗鼓。

但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拉那烈在2015年至2018年三年连遭三场车祸,尤其是2018年那次,最为严重。


当时74岁的拉那烈和妻子奥波拉王妃前往西哈努克省,准备会见支持者和奉辛比克党党员,为大选做好准备

哪曾想,一辆客车突然冲了过来,将他们乘坐的轿车撞翻。

王妃当成死亡,拉那烈身受重伤,被紧急送往国外救治。

虽经全力抢救,但余生只能靠轮椅代步,从此各种公开活动几乎消失,只偶尔露面支持慈善项目,再无昔日锋芒。


2021 年 1 月,奉辛比克党宣布,拉那烈将作为该党的主席回归政坛,准备带领政党参加 2022 年的社区公举和 2023 年的全国投票。

然而,命运似乎不再眷顾拉那烈。同年 11 月 28 日上午 9 时 40 分,拉那烈在法国病逝,享年 77 岁。

这场车祸的原因官方认定为司机疲劳驾驶。但发生在拉那烈这样一位曾与最高权力者激烈斗争的人物身上,尤其是在柬埔寨的政治环境下,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诸多猜测和联想。

尾声:王子的背影

拉那烈亲王的一生,与柬埔寨现当代最动荡的岁月紧密相连。他出身显赫,历经红色高棉的恐怖,在巴黎和谈中崭露头角,一度登上权力巅峰,却又在与洪森的残酷斗争中惨败,经历两次流亡,最终归于沉寂,并以一场离奇的车祸结束生命。

他与洪森的斗争,是柬埔寨权力格局重塑的核心戏码。


拉那烈代表了王室、传统精英和部分西方支持的民主化力量,而洪森代表了从战火中崛起、深谙丛林法则的实用主义强权。

1997年7月的街头火并,是这场斗争的分水岭,洪森用枪杆子证明了谁才是柬埔寨真正的主宰者。

拉那烈虽然拥有王室血统和国际声望,但缺乏坚实的权力基础,和洪森那样坚韧、冷酷的政治手腕,最终无法撼动洪森的统治根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历史   兵戎相见   亲王   凄凉   车祸   柬埔寨   金边   红色高棉   王室   权力   首相   人民党   巴黎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