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网络上关于康熙是洪承畴亲生儿子的传言或论证内容铺天盖地,有颠覆传统认知的声势,拥护者言之凿凿,反对者气势汹汹,谁也拿不出笃定的证据来。笔者从研究《红楼梦》历史的角度,带大家来看看《红楼梦》里面对这件事情是怎么描述的。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红楼梦》的背后就是在满清文字狱的白色恐怖下保留下来的一本用隐语形式撰写的“明清易代史”,如果你的认知还停留在《红楼梦》是满清包衣奴才曹寅家事上,那下面的内容你完全没有必要看。
讲“娇杏(谐音侥幸)”,必须先讲到“贾雨村”,“贾雨村”代表的是“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的这样一类人群,在《红楼梦》中,其分身有十几个,比如:方从哲、周延儒、温体仁、洪承畴、吴三桂、马士英等等这样“两面为人”的“枭雄”。本段文字仅以洪承畴为主论述。
【甲戌本】第三回脂批:“妙在全是指东击西、打草惊蛇之笔,若看其写一人即作此一人看,先生便呆了。”
在传统戏剧里面,由于演员数量有限,往往一个演员要连续更换服装扮演好几个角色,这正是《红楼梦》原始剧本的特色,也是三百年来极少有人能够看懂《红楼梦》背后故事的根本原因。
这种“一喉二歌”、“一手二牍”的写作手法,需要减少繁复的人名,故采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同一类型的人物共同使用同一个名字,比如“阉党”都由“袭人”代替、“兵部尚书”都由“麝月”代替、刚猛忠毅的文臣和将领都由“晴雯”代替;“传国玉玺”贾宝玉的分身就有朱由校、朱由检、顺治及南明诸帝等,而他们的形象则是由冒辟疆和董小宛来充当原型演员扮演的。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这样描写:
这里雨村且翻弄书籍解闷。忽听得窗外有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鬟,在那里撷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得呆了。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乃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我家并无这样贫穷亲友,想定是此人无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如此想来,不免又回头两次。雨村见她回了头,便自谓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尽,自谓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豪,风尘中之知己也。
《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描写娇杏出嫁:
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又寄一封密书与封肃,转托他向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封肃喜得屁滚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便在女儿前一力撺掇成了。乘夜,只用一乘小轿,便把娇杏送进去了。雨村欢喜,自不必说,乃封百金赠封肃,外又谢甄家娘子许多物事,令其好生养赡,以待寻访女儿下落。封肃回家无话。 却说娇杏这丫鬟,便是那年回顾雨村者。因偶然一顾,便弄出这段事来,亦是自己意料不到之奇缘。谁想他命运两济,不承望自到雨村身边,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载,雨村嫡妻忽染疾下世,雨村便将她扶侧作正室夫人了。正是: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甲戌本脂批:小说中一笔作两三笔者有之,一事启两事者有之,未若如此恒河沙数之笔也!】
由于《红楼梦》“三生三世”的特殊结构,以及增删作者把后四十回叠加进前八十回里面的原因,一段文字往往会叠加几个同类型的历史事件。开宗明义的第一回正是这样,“贾雨村与娇杏”的故事同时隐藏了三段历史,谜眼就在标题“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上的“风尘”二字:
一、周延儒罢相后在苏州东山闲逛时看上了一个“风尘”小寡妇,在张溥(即张如圭)等人的运作下“八月十九黄道之期”前往北京复任内阁首辅。1641年八月十九日正是黄道二十四节气之秋分,其他临近年份日期都对不上。
二、吴三桂在崇祯老丈人周奎(即甄士隐老丈人封肃)府中邂逅“风尘”歌女陈圆圆,一见钟情,随之作为妾室娶回位于北京的府邸中,时间也在1641-1642年之间。甄士隐的分身除了崇祯外,还有周顺昌、张溥、张采、钱谦益、吴梅村、冒辟疆等真的隐士。
三、洪承畴1641年在松锦大战中被俘,来劝降的人都没能说服他,后来皇太极派了侧福晋孝庄前来,孝庄暗中观察到貌似求死的洪承畴把身上衣服上因风吹落的灰尘(即“风尘”)轻轻拍掉,“承畴必不死,惜其衣,况其身乎”,从而判断洪承畴不会舍身求义,因此色诱了洪承畴,洪承畴于是投降了满清。

前面两段历史暂时不讲,单表这个洪承畴,《红楼梦》里面的贾瑞也是他(同时也是辽东巡抚王化贞),贾瑞字天祥,假的文天祥(字宋瑞),那年正好是1641年,“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日”;
“贾雨村降了”,降职的是周延儒、投降的是洪承畴;
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从那一遭把仇都尉的儿子打伤了,我就记了再不怄气,如何又挥拳?这个脸上,是前日打围,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一翅膀。”这个“仇都尉”就是洪承畴(仇、畴同音,满清授其三等轻车都尉),讲的是老闯王高迎祥(冯唐)带着小闯王李自成(冯紫英)打败了洪承畴的手下总兵曹文诏等,后来却在山海关(铁网长城)被满清(兔鹘)击败。
那么这个与洪承畴关联的“娇杏”到底是“孝庄”呢还是孝庄的侍女“苏麻喇姑”呢?从“解风尘”来看,应是孝庄;从“娇杏”是“封氏”(受封之女主)的丫鬟身份来看,又可能是“苏麻喇姑”。去监狱看望洪承畴,苏麻喇姑必定是随主人孝庄一起出行的,皇太极是如同古代官员一样用侍妾来招待客人呢?还是用丫鬟来招降敌方统帅呢?《红楼梦》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不承望自到雨村身边,只一年,便生了一子”。目前没有资料证明周延儒之小寡妇、吴三桂之陈圆圆生育有后代,而洪承畴有一子三女,长子生于1631年,顺治二年(1645年)满清给洪承畴赐婚一个刘氏妻子(刘,卯金刀,在《红楼梦》里代表后金、满清),便于对洪承畴进行时刻监视,但是该刘氏并没有生育。那么生了这一子的“娇杏”到底是谁呢?似乎没说,又似乎说了。

台柱子演员“王熙凤”扮演的主要角色有:1、魏忠贤+客氏;2、皇太极+孝庄+多尔衮;3、凤阳总督兼内阁首辅马士英+阮大铖;4、其他“阉党”。这里主要还是来讲孝庄。
“王熙凤”有两个女儿:大姐儿、巧姐儿,《红楼梦》里面两个小孩时而分开、时而合一,作者就是故意要摆这个迷魂阵,让你摸不到门道。
《红楼梦》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谁知凤姐之女大姐儿病了,正乱着请大夫来诊脉。大夫便说:“替夫人、奶奶们道喜,姐儿发热是见喜了,并非别病。”王夫人、凤姐听了,忙遣人问:“可好不好?”医生回道:“病虽险,却顺,倒不妨。预备桑虫、猪尾要紧。”凤姐听了,登时忙将起来。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外面又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回家去。贾琏只得搬出外书房来斋戒,凤姐与平儿都随着王夫人日日供奉娘娘。
巧姐之所以叫“巧姐”(刘姥姥起的名字),源于其出生在“七月七日乞巧节”,而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亲政的日子正是“七月七日”。康熙小时候患过天花痘疹,顺治帝特委托奶妈带他到紫禁城外哺养,这使他对当时这种最可怕的疾病有了免疫力,而他出过痘竟成了他后来继登帝位的一个有利因素。
“病虽险,却顺,倒不妨。预备桑虫、猪尾要紧。”有点顺治克皇太极、康熙克顺治的意思,桑谐音丧,虫寓意满清,借代皇太极1643年和顺治1661年即将丧命;猪尾寓意朱明1644年和南明1662年即将进入灭亡尾声,得了天花的顺治和“毒尽癍回”的康熙即将接替登基。
巧姐是“金陵十二钗”中的最小的一位,“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是帝王将相级别的大咖,正因为巧姐是康熙的替身,所以她才有资格进入这个矩阵行列。

“大姐儿+巧姐儿”隐射了顺治和康熙,叠加了两代人,但主要是隐射康熙,顺治的大部分戏份投射在“贾宝玉三世”身上(第一世天启、第二世崇祯)。但是史书上顺治是孝庄的儿子、康熙是孝庄的孙子,她们怎么能用姐妹相称?
除非这是作者故意设置的两代人叠加的迷魂阵!或者除非顺治和康熙两人是异父同母的兄弟!
如果是后面一种,那将是细思极恐了!
那个康熙被带到紫禁城外好几年,宫内没有人再见到过,有没有死掉?有没有被人调包?如果被调了包,那么带回来继位登基的这个康熙又是谁?谁有这么大胆量和心思做这种事?谁有条件做这种事?回头再想一想“贾雨村与娇杏”生的那个小孩是不是“洪承畴与孝庄/苏麻喇姑”的那个小孩呢?
只能给个大大的问号!
反正康熙不可能是皇太极的儿子,他已经于1643年驾崩了;也不可能是多尔衮的儿子,多尔衮也已经于1650年骑马摔死了,即使多尔衮与孝庄有“养小叔子”的骂名(焦大醉骂王熙凤),史书上康熙是1654年出生的,即使被调包也不可能早于1650年。
“大姐儿+巧姐儿”的分身除了顺治+康熙外,还有明光宗朱常洛的女儿宁德长公主、皇太极的十四女建宁长公主、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儿同时也是孝庄的养女孔四贞。其中建宁公主和孔四贞也都与孝庄有关。
史书上建宁公主是康熙的小姑,金庸小说《鹿鼎记》中建宁公主是康熙的妹妹,嫁给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吴三桂是扬州高邮人,所以“巧姐”被卖到扬州,最后被刘姥姥(清廷)救了回来。巧姐被亲人卖给外藩王爷为妾,这个外藩王爷就是平西王吴三桂。刘姥姥将巧姐藏起来,最后嫁给了富贵人家周家独子,吴三桂造反后建立的朝廷名称就是“周”,史称“吴周”。
“巧姐”被“狠舅奸兄”王仁和贾环密谋将其卖与外藩王爷,这时的“巧姐”就是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了。狠舅王仁,就是与孔有德平辈的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这二王,称“狠舅”没问题。奸兄贾环(好几个分身),就是靖南王的儿子耿继茂与孙子耿精忠,由于老靖南王耿仲明早已去世,所以其儿孙的辈分就与孔四贞差不多了,所以称其为“奸兄”。“三藩之乱”就是指的这件事,孔四贞最后也被从扬州人吴三桂的软禁下解救了回来。

我们知道,《红楼梦》里面薛宝钗隐射的是后金满清政权,主要的是影射皇太极,孝庄是皇太极的侧福晋,所以两人可以产生互换、替代关系。
《癸酉本*石头记》中第一百零六回“孤倔王孙悬崖撒手、凄惶红袖秋千传情”:写的是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后讨厌薛宝钗天天仕途经济的唠叨,离家出走剃发为僧,薛宝钗耐不住寂寞,主动色诱勾引贾雨村,两人暗度陈仓,贾雨村将薛宝钗纳为妾室。
大明灭亡后,政权已被满清(薛宝钗)夺取,也即顺治(贾宝玉三世)入驻了北京城。然而,在董鄂妃(林黛玉三世)去世后,顺治也天天闹着出家。我们暂且不讨论顺治是在紫禁城内出家还是到五台山出家或者就是隐喻顺治得天花去世了,总之,按《癸酉本》的意思,就是孝庄耐不住寂寞,主动勾引了洪承畴。不管是野史,还是轶事,《红楼梦》作为一本隐喻体的史书,本着科学的态度,作者尽可能的把各种信史或野史都罗列了进来,是是非非由更多的历史和档案资料让时间来检验。
以上及以前的数十篇论述和揭秘,绝大多数与目前和以往的红学家、研究者相去甚远,均是《红楼谜案》作者第一次向社会公开发布,是是非非留待时间来判断,需要引用者请务必与本人联系确认,不得擅自转摘(欢迎转发)。
点关注,不迷路,带你勘破《红楼梦》迷雾。敬请期待下回分解。
《红楼谜案》作者:静海散人
2025年11月06日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