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这几年存款意愿持续上升,可以看得出来,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不管你股票、基金、黄金各种高收益,大家更放心的还是存在银行里边。
毕竟银行能保本,而且现在绝大多数银行都有存款保险,哪怕银行真出问题,50万以内的本金和利息也能全额赔偿。
不过,最近你注意到没有——银保监出了一个新通知,要求保险公司资本保证金要存放在净资产超过300亿的银行。
这个背后究竟说明了啥?我们来看看:

.01
银行现在啥情况?
我们搜索了一下,符合净资产超300亿条件的,大概只有80家银行,占比只有2%。
这事你细品:按照《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成立后,要按注册资金总额的20%交一笔钱存到指定银行,除非公司清算还债,否则不能动。
说白了,这笔钱就是保险公司的“最后保障”,必须放在最稳妥的地方。
但这时候突然提高存放银行的标准,就很值得琢磨了。你想想,作为老大,肯定清楚下面小弟们的真实状况。突然提高保证金的规模,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达到了这个水平的小弟应该是比较安全的,那没达标的那些呢……你细想。
而且最近老美那边已经有银行破产了,美国民众们都有点人心惶惶,咱们这些银行虽然有存款保险兜底,也不至于到那种情况,但各项数据来看,现在情况还是挺不乐观:

第一,净息差越来越薄
这两年,很多银行的净息差不断收窄。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平均净息差只有1.42%,比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还低,而且已经持续低于这条线快两年。

利差变小,直接导致银行这部分利润下滑。比如今年上半年,银行业净利息收入同比-1.3%(2024同比-1.7%),
要知道以前银行主要就靠这个赚钱,现在这部分收入减少,整体利润也就跟着缩水。


第二,不良率持续攀升
这里面,房贷占了大头。现在各大行的房贷不良率,基本都已经翻了三倍。


而且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数据,水底下没暴露的可能更多。
有一点可以肯定:现在不少地方的房价,比最高点跌了近3成,房子总价甚至比房贷还少。很多银行面对断供,秘不发丧,想着用时间换空间,让贷款人意思意思先还利息,其他的以后再说。
这就造成我们看到的不良率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真实情况可能更严峻。
更要命的是,现在不少银行出现了“净息差比不良贷款率还低”的倒挂现象。而且越是小银行,倒挂越明显。

虽然这种情况不等于赚的钱不够还坏账,但至少说明信用成本越来越高了,银行赚的那点利润,扣掉处理坏账的钱,可能真不剩多少了。
所以就看到,最近银行在加紧处理不良资产,很多都是“打骨折”甩卖。关键现在不光房贷不良率变多,甚至信用卡这类个人消费贷的不良率也在上升。

房贷还不上,好歹还能收房子抵债;信用卡要是欠款人没资产,那就真是渣都不剩了。
.02
员工也受影响
行业不景气,风险还变大了,员工同样也受影响。
比如最近有些银行的操作,确实挺让人意外的。
比如:广州某行,居然要求员工退回过去三年发的过节费,理由是“不合规”。平均每人退1.4万左右,分期退还,第一期先退2500块。
这操作让人纳闷了:都发了三年了,怎么现在才发现合规人呢?
在某书上还有帖子,也有大行员工吐槽,有的说只发基本工资,绩效没了;有的说连工资都发不出来;还有的说绩效只发了2000块,甚至有人很久都没见过绩效了。


而且不只是绩效,年终奖也发得比往年晚。有网友说,到9月底了,去年的年终奖还没发完。按往年的节奏,一般年终奖都是分三批,最晚“五一”前就发完,今年这都快年底了……有的还没有发完,看来银行流动性也比较紧张了。
咱们再把这些爆料和银行年报对照一下,也能看出变化:和去年相比,一半的银行人均月薪涨了,另一半则降了。

而四大行的薪资相比起去年,都降低了1%。

以前在银行工作是“铁饭碗”、光鲜亮丽,现在很多人辛苦考进去,发现收入还不如送外卖。
根据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300家银行通过解散、合并或注销等方式退出市场,主要是地方农商行和村镇银行。
而且接下来,银行间的“强者恒强”效应可能会更明显。未来3–5年,国内银行总量可能继续下降,中小银行的合并潮还会继续,4000家缩到3000家也有可能。

.03
储户怎么办?
首先很肯定的告诉大家,如果你存的银行有存款保险,即使银行倒闭了,你存在该行的50万以内的本息都能全额赔偿,但超过50万的部分,就要等清算后按比例赔付,那么超出部分就有可能面临损失。
所以大家存钱时一定要留心:
①尽量选国有大行,安全性更高;
②如果选中小银行,一定确认它有存款保险标识,并确定这家银行没有被监管部门处罚过,口碑良好;
③别把所有钱存同一家银行,每家存的金额最好不超过50万,这样最稳妥。
更新时间:2025-11-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