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键矿产出口禁令破功?美通过2国转运进口,已大量囤积镓锗

7月9日,路透社发布的一篇调查报道,揭开了美国规避中国关键矿产出口管制措施的暗面。

自2023年12月,中国宣布禁止对美国出口镓、锗、锑等战略矿产以来,泰国和墨西哥成为了美国获取中国镓锗锑等矿产的2大主要转运国。

路透社给出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也就是5个月时间里,美国从这两国转运进口了3834公吨氧化锑,几乎超过此前3年的进口总和。

同时,路透社还表示根据航运记录显示,可能有中企参与帮助转运。具体操作方式就是货物在物流链中“改头换面”——从中国出口一些不是特别受到关注的国家时,标注为“铁、锌或艺术用品”,然后在抵达第三国后,换下标签转运至美国港口。一家美国公司CEO就向路透社坦言:“大批量运输会招致审查,所以一般都是小批次地转运。”

面对稀有矿产走私网络,我国早在2025年5月就接连打出遏制组合拳。

当时,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在深圳部署打击战略矿产走私专项行动,公安部、海关总署等多部门联合瞄准“伪报瞒报、夹藏走私、第三国转口”三大典型手法。紧接着在2周后,我国还进一步划定内蒙古、江西等7个资源大省的全链条管控责任,从矿山开采到出口报关实施穿透式监管。

同时,法律武器也在不断升级。7月1日起,新施行的《矿产资源法》首次将36种矿产列入“国家战略性目录”,违规出口者最高可面临货值10倍罚款及相应刑事责任。

而走私稀土、锑等稀有矿产超20吨或价值20万元,即可入罪,情节严重者可能获刑5年以上。

在中国特别对美管制出口稀有矿产后,美国对走私的依赖,其实也暴露出了其在关键矿产上的致命短板。

据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报告,在美国划设的50种关键矿物清单中,有41种对进口依赖度超50%,而其中29种最大生产国是中国。比如美国唯一的钴矿已于2024年关闭,稀土矿仅剩1座,但其产量较低,且产出的稀土矿石也需要运到中国冶炼,然后再转运美国。可以说在稀土、镓、锗等关键矿产上,全球都依赖中国的产能和出口。

正是因为过于依赖,所以焦虑正推动着美国转向“双线战略”。

具体来说就是,国内增产以及重建生产产业链。

美国总统特朗普虽然签署行政令扩大采矿,但国内环保阻力与冶炼产能不足,全美国不说稀土冶炼能力几乎没有,单说比较常见的铜,美国也仅有2家铜冶炼厂还在运转。所以不论是采矿还是建设产业链,进展都极其缓慢。

当然,美国也有替代方案,比如从海外掠夺矿产,以及将公海采矿纳入计划方案。这样就可以避开美国内环保方面的阻力。这段时间,美国施压乌克兰让渡矿产权益、炒作收购格陵兰岛稀土资源,其实都是这一计划的一环。

不过,这几种方式也有问题存在。比如乌克兰的稀土矿产,大部分都在俄控区,剩下的在如今战火纷飞下,也难以有效稳定开采。至于公海采矿,这一举措则被国际社会批评为系统性资源围猎。美国海洋专家就警告,深海采矿可能引发“公海生态灾难”,破坏碳封存系统,且生态恢复需数百年。

中国现在也没有说完全关闭合法贸易渠道,只是设置了高门槛。商务部6月就明确表示,对符合最终用途审查的申请“予以批准”,但禁止向美国军事用户出口,对镓、锗、锑等物项“原则上不许可”。

目前,国际供应链正在悄然重塑。美国国务院2024年组建“15国关键矿产联盟”,试图构建对华替代供应链,但中国通过冶炼的技术优势,保持着掌控力,美国搞再多的联盟,也绕不开技术封锁。这也应了那句老话“风水轮流转”,以前美国总是对我们搞技术封锁,如今则轮到了我们。

最后,镓锗走私的暗流与中国的铁腕反制,折射出大国博弈的复杂本质:当资源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命题,出口管制既是经济盾牌,更是战略武器。这场矿产攻防战,表面是物流标签的猫鼠游戏,深处则是全球秩序规则的重构较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财经   禁令   中国   矿产   关键   美国   稀土   路透社   公海   管制   战略   乌克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