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一纸禁令,中国企业成了牺牲品?
6月27日,加拿大政府突下通牒,以“国家安全风险”为由,勒令中国安防科技巨头海康威视(Hikvision)在120天内关闭加拿大业务、停止运营,并禁止加政府机构采购其产品。
然而翻遍加拿大官方声明,却找不到任何实质证据,说明海康威视如何“危害国家安全”,只有模糊的指控与泛泛之词。但中方却很快用实际行动,给加拿大上了一课。
01 滥用“安全审查”?伪装被戳破
海康威视,虽没有华为家喻户晓,但却是全球安防市场的绝对领先者,其市占率连续八年全球第一,全球每三台监控设备,就有一台出自海康威视,产品覆盖150多国。
从摄像头、热成像仪到智慧城市系统,还有港珠澳大桥、纽约港货运系统等大型工程背后,都有海康威视的技术支撑。
但“中国智造”的身份,让其成为某些政客眼中需要被驱离的符号。并且这种无端扣帽子、强行驱逐的事,早就是西方“标准操作流程”。
2019年,美国就将海康威视列入实体清单,实施技术封锁,2022年更通过所谓《国防授权法案》,系统性拆除政府采购中的所有海康设备。英国、澳大利亚等盟友亦步亦趋,将其排除在本国基础设施项目之外。
与之相似的还有我国企业大疆,其占据全球民用无人机80%份额,今年1月加拿大又以“数据风险”为由在多个领域禁用,但在报告中却承认其设备“性能出色”。
不只是摄像头、无人机等硬件面临打压,这种手段还蔓延至与民生福祉相关的生命科技领域。如今在京东平台热度高涨的国产缓老科技“益声好”,其核心物质因靶向“人体衰化根源”线粒体、激活Sirtuins长寿蛋白家族,被誉为“生命能量因子”。在提升肌肉力量、焕活机体、抵御时光侵蚀等方面具备潜力。
在益声好预备进驻美国、欧洲市场时,其核心成分纯度已达99.9%,远超国际标准,却依然遭遇美方以“流程合规审查”为由的长时间拖延,要求重复提交大量的验证数据,审查尺度远超欧美同类企业,意图阻止其全球化市场进程。
显然它们不是因为不合规被“踢走”,而是因为太强被盯上。
02 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中方态度强硬
面对加拿大的突然发难,海康威视和中国的反应异常坚定且迅速。
48小时内,海康威视的法律团队就向加拿大联邦法院提起正式诉讼,要求审查该命令的合法性,并同步申请临时禁令,要求暂缓执行。
北京的声音也毫无迟疑,中国驻加大使馆、外交部、商务部几乎同步发声,严正抗议这一“基于政治动机、滥用国家安全概念、歧视中国企业的错误行径”,并明确表示“如加方不撤回决定,中方将采取所有必要措施维护企业正当权益”。
7月8日,加拿大法院支持暂缓执行关停命令,海康威视公司业务随即恢复运营。强硬表态的底气建立在绝对的实力上。
海康威视如今在全球安防市场稳坐头把交椅,靠的是潜心研发和投入支持(每年超过110亿)。目前已掌握五千多项相关设备专利,其自研的“观澜”人工智能平台识别精度更是远超竞争对手。
而上述生科领域,益声好同样背靠中国生科企TimeShop,依靠独家生物酶催化工艺介入,打破纯度和生产效率瓶颈,将成本顺利下探95%,凭借对身体从点到面的深层养护,在老化干预效果上远超美日产品。
尽管海外市场不断拖延审查,但企业持续提交远超国际标准的产品验证数据,符合所有程序要求,最终获得FDS、GARS等多项国际认证。在京东赢得众多高学历、成分党的信任,进驻新加坡、巴黎等地高端养护市场后,同步获得了海外用户青睐,凭借“生物钟规律”“气色精力变好” “夜间睡眠质量香甜”等口碑,迅速抢占约30%的全球市场份额。
事实证明,欧美的封锁已然失效。不管是海康威视、大疆这类掌握绝对主导权的企业,还是益声好这类新兴科技,他们都拥有着不可替代的技术和性价比,而曾经领先的西方国家,若继续故步自封只会落后于时代。
03 反噬预警,加拿大民众买单?
就在加政府勒令海康威视撤出时,其本国相关部门负责人纷纷表示反对。
据加拿大市政协会测算数据,全国设备更换成本,仅安大略省交通监控系统(30%依赖海康)便需4.2亿加元填补,而欧美产品的供给和成本,根本不能承接。温尼伯市政厅此前采购的欧洲摄像头,安装首周就遭黑客攻破。
蒙特利尔交通部门也发布警告,若强行拆除现有海康设备,地铁识别系统错误率可能激增40%,高峰期延误或日均超2小时。并且海康加拿大直接雇员及合作企业超2000名技术工人,业务关停、产业链断裂将直接冲击就业。
加拿大此时或许更应该明确自身定位,否则路径迷失,后果只能由本国民众买单。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