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李白,诗仙、酒仙、怀才不遇的形象便浮现在人们脑海。但你是否想过,他一辈子似乎没怎么工作,一直在游山玩水,没钱咋行?毕竟古代远行开销惊人,不少诗人艺术家还穷困潦倒,李白咋能如此“挥霍”?
其实,李白游山玩水背后藏着财富密码,最早可追溯到18岁。那时他在大匡山隐居读书,久了觉得枯燥,便去周边游历,江油、剑阁、梓州这些临近郡县的好风景他都逛了个遍。期间频繁往来,还呼朋唤友吟诗作对,日子快活得很。
等在大匡山周边玩腻了,李白胆子变大,干脆告辞家人远行。这时的他年轻气盛又潇洒,一人一剑走天涯。先游成都风光,又去峨眉山,接着乘舟下渝州。这场游历持续两年多,直到生病才停下。但病一好,他又继续。先后辗转汝州、安陆等地,结识了书法大家李邕和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两人都爱游山玩水,志同道合,一起留下不少诗词佳作。
27岁时,李白结了婚,家人要求他好好陪妻子,他老实了一年。然而第二年,就以“朋友相邀”为由溜出去继续游山玩水。到了30岁,他有了危机感,觉得不能这么“摆烂”下去,古人云“三十而立”,他仕途毫无长进可不行。于是,这次游历有了新目的——结交各地名士、权贵,期望得到举荐得以入仕。
那他游山玩水哪来的钱呢?
首先,李白家境富裕。他出生于商人家庭,虽当时商人社会地位不高,但家底殷实给他提供了经济支持。就像他少年时能随意在周边游历,还呼朋唤友,没点家底可支撑不起。有学者研究,唐代商人家庭条件较好的能负担子女接受良好教育和丰富文化生活开销,李白就得益于此。
而且,他才华横溢,一路上结交了很多朋友,其中不乏达官贵人。这些人欣赏他的才华,出手阔绰。有次他在洛阳结识了贺知章,贺知章读了他的《蜀道难》,惊为天人,称他为“谪仙人”,还解下金龟换酒招待他。这等朋友的慷慨资助,让他的游历生活有了物质保障。
再者,李白还靠写诗获取报酬。别以为古代诗人写诗没有收入,当时很多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喜欢附庸风雅,邀请有名的诗人题诗。李白名声在外,邀请他的人自然不少。这些邀请不仅能让他获得润笔费,还能得到丰厚的礼品和招待。就像在长安时,他虽仕途不顺,但因诗名远扬,仍有不少人请他题诗。
而且,李白还会通过售卖自己的书法作品赚钱。他不仅诗写得好,书法也颇有造诣。当时书法作品在文人雅士中很受欢迎,李白偶尔售卖书法作品也能增加收入。有传说他的一幅书法作品能卖到不少钱,这也为他游历生活提供了一部分资金。
就像《论语》中说的“君子不器”,李白不被传统的职业束缚,他用自己的方式在游历中获取财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获取财富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要有才华和智慧去把握机会。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