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东北的枪声,才是真正把世界拖进灾难的第一声响。”
这是英国著名二战史学者理查德·奥弗里的话。
很多人以为二战是从德国闪击波兰开始的,但奥弗里用几十年研究告诉我们:要理解二战,必须从日本侵占我国东北那年说起。
奥弗里不是一般学者——他是埃克塞特大学的历史教授,二战史领域的国际权威。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西方学界的二战叙事总是围着欧洲打转,亚洲只是“顺带一提”。
但奥弗里给出了新的答案:亚洲战场的抗争和牺牲,绝对不比欧洲少,甚至对世界格局影响更深远。
“如果你只从1939年讲二战,就像只看了一场剧的最后几幕。”
奥弗里强调,1931年日本入侵东北,是帝国主义扩张的开端,也是全球危机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三国的野心和扩张,从三十年代初就开始了,只不过西方以前总是忽略了亚洲这头的故事。
奥弗里说, 我国是第一个正面反抗新帝国主义的国家,抗战坚持到最后没有倒下。
日本侵略我国,抢资源、夺土地,但始终没能真正征服。
如果我国抗战失败,东亚局势将完全翻盘——日本就能把更多兵力投入太平洋,去对付美国,甚至威胁苏联。
很多西方人习惯把二战的胜利归功于欧美国家,亚洲战场在他们的叙述中往往被弱化。
但奥弗里直言,这种看法既不公平,也不准确。
我国长期抗战,直接牵制了日本的庞大兵力,为盟军赢得了时间和战略主动。
苏联能安心对付德国,美国能在太平洋站稳脚跟,都离不开我国的坚持。
他认为,“是时候让西方历史学界正视亚洲的贡献了。”
各国对二战的看法各不相同,想要全球统一叙事,短期内很难。
比如中日两国在历史责任和战争罪行上很难达成共识。
西方一些政客甚至还会夸大本国作用,忽略其他国家的贡献。
“但历史学家的责任,就是不断去挑战这些误解,让更多人看到真实的全貌。”
奥弗里在新书《Why War》中试图解答一个老问题: 为什么人类历史上战争从未断绝? 他发现,无论是政治学家、心理学家还是人类学家,最终都绕不开一个事实: 危机、恐惧、野心和不安,总会把人类推向暴力的边缘。
这种解决问题的“坏习惯”,几乎成了人类历史的底色。
那么,二战能带来什么教训?奥弗里坦率地说, “人类其实没那么擅长吸取历史教训。”
但他还是希望, 人们能通过回顾二战的惨剧,真正明白避免战争、保护平民的重要性。
国际法虽然不完美,但至少已经把“保护平民”写进规则。
我们需要让更多人知道,滥杀平民是战争罪,历史学家要不断提醒大家这个底线。
写在最后
奥弗里的观点,其实让我们对二战有了全新的认识。
“全球视角”不仅仅是历史学的趋势,更是我们理解当下世界不可或缺的一把钥匙。
我国的抗战,不只是民族的胜利,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视历史,才能更好地看清未来。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