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发文悼念许绍雄,文案信息量大,原来成龙当初一个字都没说错

十月份,一则噩耗刷屏网络。

76岁的许绍雄因癌症致器官衰竭安详离世。

央视新闻第一时间发布的悼念文案,更是让公众开始重新审视这位“香港影坛无冕绿叶”的一生。

76岁的许绍雄,那个我们无比熟悉的“金牌配角”,因病离世了。

整个演艺圈都在悼念他,佘诗曼、林峯等好友曾在他病危时赶赴医院,TVB也发布了官方讣闻。

可就在一片惋惜声中,央视网的一个举动,却显得格外特别,甚至有些出人意料。

他们没有长篇大论地回顾许绍雄超过半个世纪的演艺生涯,没有盘点他那上百部作品里的经典形象,而是只转发了一段他生前朗诵“侨批”的旧视频。

配的文案是:“跟随许绍雄的讲述,感受侨批里的家国情怀”。

为什么是“侨批”?一个大众印象里的“TVB熟脸绿叶”,为何会获得国家级媒体如此精准而深刻的文化定位?

一个配角的“身后殊荣”

许绍雄是谁?你可能一时想不起他的名字,但你绝对认得他的脸。

他是1983版《射雕英雄传》里那个有点滑头的“妙手书生”朱聪,是电影《暗战》里咋咋呼呼却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黄启发警官,也是《无间道》里那个沉稳的上司。

从业五十余年,他演了上百部戏,几乎全是配角。

他自己也坦然接受,甚至曾自嘲因为长相“少年老成”,天生就不是主角的料。

他还开玩笑说:“要价低,所以很多人找”。

就是这样一个从不争番位、不抢风头的“绿叶”,兢兢业业地在镜头前站了一辈子。

可央视的悼念,却完全跳脱出了他“演员”的身份。

没有提《射雕》,也没提金像奖提名,单单拎出了“侨批”这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文化符号。

这等于是在他身后,盖上了一个分量极重的“文化印章”,将他从一个敬业的职业演员,直接提升到了“家国情怀传递者”的高度。

这种巨大的反差,立刻引发了公众的好奇。

一个香港演员,和沉淀着百年华人迁徙史的侨批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深层联系,能让央媒在他离世后,给予如此独特的“身后殊荣”?

声音背后的百年家史

答案,就藏在那段视频里,藏在他朗诵的声音里。

视频里,许绍雄的声音透着一种沉稳与质朴,没有半点刻意的修饰,也没有那些舞台上常见的华丽朗诵技巧。

他说话的方式,更像是家族里年长的长辈,在昏黄的灯光下,静静讲述着被时间掩埋的往事。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带着天然的重量与温度。

当他念出“巧儿吾妻,见字如面”时,那种发自肺腑的牵挂与温情,仿佛跨越了岁月与空间的阻隔,直击人心,让人几乎忘记自己是在看一段表演。

这种让人心生共鸣的真诚,并非源自演员的技巧,而是来自于一种天然的“共情”。

他不是在演戏,而是在把自己融入文字背后的情感,去感受那些人物的悲欢离合。

而这种共情的根,恰恰深深扎在他显赫得令人瞠目结舌的家世之中。

许绍雄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演员,他的一生承载着浓厚的历史印记,是名门之后,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他的太公是晚清一品大员、慈禧太后的干儿子许应骙,这样的身份意味着从小生长在权势与礼仪交织的环境里。

叔公中,一位是参与创立黄埔军校的粤军总司令许崇智,另一位曾任广州教育局长的许崇清,都是近代史上极具分量的人物。

而他的姑婆更是大名鼎鼎的作家许广平,与鲁迅的亲缘关系更是将家族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紧密联系。

换句话说,他的姑爷爷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匠鲁迅。

这样的家族背景,让许绍雄的生命中,从小便充满了历史的厚度。

他的成长,不仅是在演艺圈摸爬滚打,更是在一脉家族记忆和中国百年风云的交织中汲取力量。

尽管他从未拿这些显赫的关系去炫耀或铺路,但血脉里的历史沉淀早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让他在面对角色、讲述故事时,自带一种穿越历史与现实的重量感。

无怪乎,他的每一次朗读、每一句叙述,都能让观众感受到那份无法复制的真诚与深情。

再加上他本人的经历,祖籍广东,出生于香港,童年又在广州生活过。

这种个人轨迹中的“离散”与“回归”,让他对侨批里那种“三江出海,一纸归乡”的漂泊感与思乡情,有着与生俱来的理解。

他读的不是信,而是自己血脉里流淌的历史回响。

成龙当年没说错的话

央视选择用“侨批”来定义许绍雄,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褒奖,更像是在借他向当下这个略显浮躁的时代,传递一种清晰的价值观。

它让我们想起了多年前,成龙说过的一句话。

当时成龙说,“爱国情怀刻在中国人骨子里,明星名人应做好表率,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番话在当时曾引起不小的争议,一些人认为这是“道德绑架”,是“高谈阔论”。

而许绍雄的一生,却为这句话提供了一个最朴素、也最坚实的例证。

他出身名门,却选择靠自己打拼。他入行五十年,却对奖项淡然处之,认为“没有也不遗憾”。

他默默参演了大量内地与香港的合拍剧,用自己的方式促进两地观众的了解与沟通。

他从不高谈阔论,只是低调地、务实地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

他用行动印证了,真正的“表率”,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被时代稀释的“表率”价值

这种精神,在老一辈艺人中并非孤例。

它同样存在于演了一辈子小人物,临终前微博上只留下“我是中国人”五个字的吴孟达身上。

也存在于为了促进两岸沟通、拍出《八千里路云和月》而奔走的凌峰身上,那位老先生如今已80岁高龄,仍在舞台上高唱《吾爱吾国》。

他们身上,有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认同和责任担当。

反观当下,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收入预计高达800亿,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市场空前繁荣。

但繁荣的背后,也催生了为求名利、为博流量而不择手段的种种乱象。

在这样喧嚣浮躁的对比下,许绍雄这样甘当绿叶、坚守本分、心怀家国的“清流”,其价值就显得愈发珍贵和稀缺。

央视的悼念,正是对这种价值的肯定与呼唤。

笔者认为

10月21日,许绍雄还曾与记者通过电话,没人想到他的健康状况会在短短六天内急转直下。

他走得如此突然,却用长达半个世纪的“绿叶”生涯,安静地诠释了演员的价值,远不止于聚光灯下的主角光环。

央视那段“读信”视频,是一份精准的致敬,更是对一种被时代洪流冲淡的“表率”精神的重申。

他安静地离去,却为这个喧嚣的娱乐圈,留下了一个深沉的答案:一个公众人物所能达到的真正高度,不在于他拥有多少流量和名气,而在于他能为这个社会承担多少责任,传递多少正向的价值。

这,或许才是成龙口中那句“义不容辞”,真正的重量。

部分参考资料来源:

封面新闻|“欢喜哥”许绍雄离世,半个月前还在为新剧宣传

红星新闻|76岁许绍雄去世,欧阳震华、林保怡、惠英红等好友发文悼念

海报新闻|演员许绍雄去世,家族背景显赫,鲁迅是其姑爷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娱乐   成龙   发文   文案   当初   信息   许绍雄   绿叶   演员   表率   历史   鲁迅   香港   央视   家族   价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