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税!加税!特朗普又突然动手,中欧印这一次,都是被攻击对象

特朗普又出手了,一如既往地“毫无预兆”。

刚刚,他通过自家社交平台宣布了一轮新关税计划,目标锁定重型卡车、建筑材料、家具,甚至连药品都没放过。

关键是,这一次不分敌我——中国、欧盟、印度、日本,全都成了“加税名单”的常客。

看上去像是在为美国制造业撑腰,实则是拿整个世界的产业链“开刀”。

这波操作,不仅搅乱了全球市场,也让曾经的盟友一个个开始“站起来回嘴”。

关税不是万能药,特朗普却当成“灵丹妙药”

特朗普的加税逻辑,说白了就是一个信条:美国吃亏了。于是,他用关税当武器,想把制造业“拽”回美国。

但问题是,世界早就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代了么?真以为给外国商品设个“高门槛”,美国工厂就能一夜复活?这想法太一厢情愿。

这次被加税的项目可不一般,特别是对品牌药品征收100%的关税,简直是在给病人“加价开药”。

德国、印度、瑞士、爱尔兰,这些药品出口大国全被波及。特朗普说这是“为了国家安全”,可这话连盟友都听不下去了。

别忘了,这可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这么干。早在8月,他就把欧盟汽车产品的关税提到了15%,直接把美国的整体关税水平推到近90年来的最高点。

你说是保护制造业也好,说是财政补缺口也罢,背后的算盘其实很露骨。

特朗普提议未来10年要靠关税创收6万亿美元,这跟此前他推出的大规模减税政策刚好凑个“收支平衡”。

制造业减税,财政收入就少了,只能靠对外加税补回来。这不是“左兜掏空右兜”是什么?

可问题在于,现实不是账本游戏。耶鲁那边的研究机构早就警告了:这波操作会把美国的平均关税率推到将近18%,是1934年以来最高点。

对外封锁得越狠,对内成本就涨得越快。高盛已经下调了今年的美国GDP增长预期,从2.4%砍到了1.7%。

经济放缓、通胀升高、就业受冲击,特朗普嘴里的“制造业回归”,很可能变成“全民买单”。

前财政部长萨默斯不含糊地指出,如果继续这么加税,美国明年经济衰退的概率将超过一半,失业人数可能会多出200万,平均每户收入会缩水5000美元以上。

这不叫“振兴制造业”,更像是“制造麻烦”。

盟友怒了,对手稳了,全球开始“绕道美国”

不管特朗普嘴上怎么说“国家安全”,他的关税清单把欧盟气得不轻。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直接指出,这些关税会破坏原本紧密的跨大西洋供应链,企业、消费者、病人全都要为此埋单。

欧盟考虑的回击手段也不客气:限制美企参与欧洲公共项目,甚至重新拾起数字税大棒。

法国总统马克龙态度明确,站在冯德莱恩这边;荷兰首相斯霍夫则喊出“欧盟必须团结”的口号;欧洲议会的贸易委员会主席更是直言“最糟糕的还没来”。

这些表态背后的潜台词只有一个:特朗普,你这招,玩大了。

中国这边更是两手准备。一方面,商务部明确表示这是赤裸裸的霸凌,会采取必要反制;另一方面,用市场手段直接“换供应商”。

以前买美国大豆,现在转头就找巴西、阿根廷。去年同期1200万吨的大豆订单说不买就不买,搞得美国农民苦不堪言,大豆价格跌到五年新低。

印度也不傻,不跟你硬刚,转而加快扶持本土品牌,搞“国货崛起”运动。

出口促进委员会拉上品牌基金会,准备把印度商品打造成“走出去”的新标签,争取在别的市场站稳脚跟。

巴西倒是乐了,农业部长公开表示:“我们乐意接手美国丢下的市场。”中国那边大豆、牛肉、玉米的订单一个接一个,填补空缺不在话下。

欧洲外交关系协会的报告一语中的:只要大家团结一致,特朗普所谓的“没人能跟我斗”那一套就站不住脚。

关税战推倒的是旧秩序,催生的是新格局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然初衷是“让美国更强”,但现在更像是给全球贸易按下了“拆散”按钮。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指出,现在越来越多的经济体不再把美国当作唯一靠山,转而去构建新的供应链、新的合作圈。

中国在这方面的动作尤其明显。不仅对东盟、中亚、非洲等地区的出口快速增长,还在航空、农产品、基础制造等领域主动出击。

比如国产C909飞机已经开始执飞越南航线;大豆订单从美国全数转向巴西和阿根廷;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也已实质完成。

这些都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脱离美国,照样能转得起来。

今年前七个月,中国对多地出口增长显著,整体进出口总值增长了3.5%,在美元走强、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这已经是非常抢眼的表现。美国那边还在纠结“如何加税”,中国却在忙着“怎么扩大朋友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原因直接写在报告里:美国的关税政策让世界不确定性大增,很多国家被迫做出“绕道调整”,不再依赖美国市场。这不仅是对特朗普政策的否定,更是在重新定义全球贸易的中心与边界。

特朗普造墙,世界搭桥

关税不是万能钥匙,更不是“复兴美国”的灵丹妙药。特朗普一边高举“美国优先”的旗帜,一边把自己推向国际舞台的边缘。

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互联互通的时代,靠闭门造车过日子的逻辑早就过时。

而现在的现实是,美国正在筑墙,其他国家却在搭桥。合作的网络日益紧密,新的贸易格局正在成型。

特朗普想靠加税让美国“再伟大一次”,但这一步棋,很有可能让美国变成全球经济的“局外人”。

全球化的车轮不会因为一个人喊停而刹车,试图让时代倒流的人,往往最后被甩下车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8

标签:财经   中欧   对象   美国   关税   中国   欧盟   制造业   印度   大豆   巴西   欧洲   东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