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柬埔寨冲突的历史背景

柬埔寨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历史中的柬埔寨在中原王朝和越南、暹罗眼中,其组织度就是类似土司政权。

其中比较强的,就可以自称国王,接受周围小邦的上贡,但是他没办法控制其他的小邦。

而一旦他的势力衰弱了,就会有别的邦取而代之,成为新王朝。

但这种更替不是类似中华帝国那种更替性王朝。

就是原来比较强的邦变回了小邦,新王朝无非就是原来的小邦成长为实力更强的邦。

在此之前,也存在过所谓黄金时代的吴哥帝国,这个吴哥窟的帝国,就是被暹罗灭掉的。

不过实际上这个吴哥帝国和近代柬埔寨关系并不大。

就是被法国殖民以后,柬埔寨民族主义兴起构建出的历史前体。

这样,有吴哥帝国这样的历史前体,柬埔寨就可以和泰国、越南这些国家平起平坐了。

但实际上,吴哥帝国崩溃之后产生出来的众多小邦和类似土司政权,和吴哥帝国关系并不大,反而在文化上更接近泰国。

比如像是宗教,吴哥帝国是印度教为主。

而那些土司大多数是信仰佛教的一支,地方上则是融合了泛灵论的很多成分,明显是受泰国文化影响,比如降头术之类的。

在这种松散的统治下,一开始是越南(阮朝)南下,消灭了占城王国,然后又吞并了柬埔寨的湄公河地区。

然后在明命皇帝的统治下实行改土归流政策。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当地的土司有很多女性,还能打仗,也就是说女性是有继承权的,这一点和中国越南的文化不同。

那么如果改土归流之后,女性继承权将会剥夺。

越南就用这种手段,封女土司国王、公主为越南的郡主,然后把这些土司下的各地界改为越南的郡县。

然后马上引起了柬埔寨的全国性叛乱,然后在泰国的支持下打退了越南,恢复了柬埔寨的传统王朝。

这个传统王朝就相当于同时是泰国暹罗和越南帝国的藩属国,作为两国之间的缓冲区存在。

因此这种局面是无法稳定的,柬埔寨作为实力最弱的一方,迟早会被暹罗、越南瓜分。

但这个时候法国殖民者来了,让他们看到了机会,他们主动要求法国的保护。

法国接受了柬埔寨的要求,保护柬埔寨王国,还帮柬埔寨把之前暹罗和越南吞并的很多领土收了回来。

所以如今柬埔寨的版图,法国人功劳很大。

如果从泰国的角度看,则是泰国和泰民族的失败。

所以在二战,泰国和日本结盟的时候,就与法国殖民者作战企图收回这些地方。

虽然这时的法国已经在欧洲战场上被德国击败,但是他的殖民军仍可以击败泰国的正规军。

柬埔寨向法国求援,求援之后,法国殖民主义建立,法国开始派顾问进入柬埔寨王国,并对其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加强柬埔寨的实力,以免被泰国和越南吞并。

所以柬埔寨实际上相当于法国的保护国而不是直辖殖民地,原有的土司统治结构还存在,法国人也没有派官吏,只是派了一些顾问和代表。

西贡才是法国的直辖殖民地。

法国对柬埔寨的改革就是废除了奴隶制,由法国人出钱提供补偿,让他们放弃自己的奴隶。

同时引进拿破仑法典,规定私有财产制度,使土地产权固定下来,产生一个稳定的地主阶级和投资环境。

同时推行了一些学校教育,包括建立佛教学院等等。

这些都是法国在殖民主义事业中相对正面的行径,因此柬埔寨的经济和文化得以稳定下来。

柬埔寨在文化上更接近泰国,就是没有越南和中华帝国那种士大夫阶级。

主要文化是来自寺庙僧侣,所以产生反殖民主义的主要阶级是来自僧侣,而不是像陈独秀李大钊之类的士大夫阶级。

柬埔寨,包括缅甸与殖民主义产生冲突,就是僧侣的游行示威,像是山玉成,懂法语,懂法国文化,他们就成为了柬埔寨历史上第一批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

独立运动有明显的共和制倾向,就是模仿法国的共和制,同时推翻殖民主义和柬埔寨传统的君主制,建立一个共和国,这就是蓝色高棉的起源。

站在美国一边的,就是自由高棉。

而红色高棉,就不用多说了。

但当时这个运动各个势力是分散的,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人,不过也产生了一些未来重要的军阀人物,比如说达春将军。

柬埔寨的左中右三派,都是在这次民族主义运动中崭露头角的。

这时,法国在二战中失败了,维希政府向日本让步,允许日本势力进入。

于是日本在柬埔寨建立了亲日派政府,外交部长就是山玉成,山玉成虽然是共和派,但他认为日法斗争对柬埔寨独立是一个机会。

果然之后日本也垮台了,他建立了一个短命的共和政府,就是高棉共和国,自己当总理,只维持了五年,法国人就回来了,并把他关了起来。

然后法国人的殖民主义维持不下去了,就把他放了。

在这个过程中,西哈努克亲王继承了柬埔寨的王位。

柬埔寨国王有很多子女,都有继承权,比如施里玛达亲王,他也有继承权,但是这个继承权被西哈努克亲王抢走了,因此二人矛盾很深。

而法国人选择了西哈努克,就是因为他愿意和法国合作。


不过西哈努克愿意和任何强者合作,不管强者是谁,是一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

但在当时,法国还是强者,所以西哈努克亲王选择了法国。

而面对强大的民族独立势力,西哈努克亲王与王室地主阶级联合,建立了一个自由党。

政治主张就是,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扩大自治权,最终通向独立,其实就是不想让法国走的太快。

而包括山玉成在内的派系建立了民主党,他们的政治主张就是赶快让法国人走,争取民族独立,当然独立后也有废除君主制的倾向。

所以西哈努克不想让法国人走,当然也不喜欢民主党。

但是自由党在在几次选举中都输给民主党,使得西哈努克不得不接受民主党组织的政府。

这一点他是无法接受的,同时,各路军阀需要收编。

这些军阀在法国、日本交替期间和战后发动过一些叛乱,一部分是在胡志明的越盟支持下,建立亲共政权,还有一部分就是右派的共和政权。

这个时期的殖民主义已经基本上撤退了,但法国的军队仍可以将他们全部平定。

然后西哈努克也诏安了一部分,其中就有达春将军,达春的地盘就是之前发生冲突的柬埔寨北部那个地方。

然后随着殖民势力撤退,民族主义兴起,下高棉地区的问题开始出现。

越南的湄公河流域,包括西贡的部分土地,就是从柬埔寨吞并的。

所以保留了一些没被越南文化同化的柬埔寨人,就是下高棉人。

刚才讲的蓝色高棉领袖山玉成就是下高棉人,他是右派,是要推翻君主制的。

右派中还有一部分,愿意接受君主制,就是朗诺组建的右翼政党高棉复兴党。

另一个就是桑萨里,桑萨里选择和西哈努克亲王合作,解决民主党跟自由党对抗,共和派很可能颠覆国家的问题。

西哈努克的想法是,建立一个全民党,叫做人民社会同盟,它的宗旨是佛教社会主义。

就是在佛教的保护和君主制的体制下实行社会主义式的政策。

理论上是源于柬埔寨传统的佛教文化,佛教和君主制可以共存,同时也保护民间私有财产。

佛教社会主义可以同时保存君主制和满足左右派政党的大部分要求。

但是你想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可能就是让所有人都不满意。

西哈努克的想法是好的,与其搞多党制斗得一塌糊涂,不如在我这个爱民如子的国王领导下,建立一个全民党。

搞什么选举,选来选去,最后还是四分五裂,谁也不服谁,所有人都服从我这个国王不好吗?

但这种事想要成功的话,就需要进行选举作弊,因为之前的选举都是对西哈努克不利的。

而桑萨里就是帮西哈努克干这事的。

通过作弊,在下一次选举时候,自由党和民主党就全完了,人民社会同盟获得了全部席位,拥戴西哈努克亲王为国家元首,然后让他的父亲当国王。

按照西哈努克的想法,这样就解决柬埔寨的所有问题了,想法很好,报应马上来了。

之后发生了一出非常戏剧的桃色事件,导致了桑萨里事件和南越插手的达春事件,结果就是西哈努克的全民党整个垮台。

故事的主角就是帮助西哈努克搞选举舞弊的桑萨里,另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波尔布特。

波尔布特出身普通僧侣家族,他的堂姐密克,因为长得漂亮,被西索瓦·莫尼旺国王看上了,成为了嫔妃,在他堂姐的资助之下,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当地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成了一个小网红。

他当时喜欢的是著名美女宋玛丽,好像是柬埔寨选美大赛冠军。

他的情敌,同样喜欢这位美女的,就是桑萨里,桑萨里当时是国王身边的核心人物,有权有势。

虽然说他已经结婚了,但柬埔寨传统上也是三妻四妾的,只要你有钱有权,这都不是问题。

所以现实的宋玛丽选择了桑萨里,波尔布特连同民主党、自由党同时失败。

桑萨里跟人民社会同盟同时胜利。

之后,西哈努克让桑萨里出使欧洲,但到了欧洲就不能公开搞一夫多妻,所以桑萨里就以家庭教师名义把宋玛丽带到了英国。

然后在英国,两个老婆争风吃醋,桑萨里家暴小老婆。

这事如果在柬埔寨不算什么,但这是在英国,结果宋玛丽报警了。

警察来了后,桑萨里做了一件很愚蠢的事情,他居然和警察对骂,说按照柬埔寨传统,男人打女人是理所当然的。

结果这事被英国记者报道了,当时的女权虽然不像现在,但也是无法让人接受的,事情发酵后越闹越大。

这显然有损柬埔寨的国际形象,会让全世界认为柬埔寨都是野蛮人。

而桑萨里还不以为意,他向西哈努克解释说这是在维护柬埔寨的民族尊严。

西哈努克自然不信他的鬼话,你连一个女人都搞不定,别丢脸了,赶紧滚回来吧,然后桑萨里就失宠了。

桑萨里认为西哈努克就是忘恩负义,不就是一个女人嘛?这算什么大不了的事,不是我能有你全民党的成功吗?

没有我的给你搞选举舞弊,可能柬埔寨已经成为共和国,你早滚蛋了。

于是桑萨里一气之下联合泰国军政府和达春将军,准备干掉西哈努克。

最后阴谋暴露,朗诺率军勤王,把达春将军给干掉了,保住了西哈努克的地位。

虽然说朗诺平定了叛乱,但通过选举舞弊获得的政局稳定也不复存在了。

现在没人信什么人民社会同盟或者是佛教社会主义能够救柬埔寨了。

以前法国人在的时候,还能搞自由民主,还能选举,我还有指望当议员。

而现在法国人走了,在西哈努克的统治下,你就开始明目张胆的搞舞弊了。

于是左边柬埔寨共产党,在越共的支持下建立根据地,另一边,山玉成右翼共和派势力,在柬埔寨的西部揭竿而起。

而西哈努克的全民党就只剩下他自己的人马了。

于是,柬埔寨一分为三,西哈努克把他们的势力分别称为红色高棉和蓝色高棉。

这个时候,山玉成领导的蓝色高棉实力较强,因此西哈努克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选择和红色高棉结盟,对抗蓝色高棉。

另外说一句,美女宋玛丽靠着英国律师的帮助,最终摆脱了桑萨里,然后嫁给了一个英国人。

波尔布特得知后完全死心,不过这个时候他还不是红色高棉的真正领袖。

我们下次再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历史   柬埔寨   泰国   历史背景   冲突   法国   越南   帝国   暹罗   民主党   君主制   法国人   佛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