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来过青岛吗?他为何而来?干了什么?琅琊台,正在给出答案。
黄海之滨、琅琊山上的这座古台,总能勾起人们心底莫名的向往。
最近,央视纪录片《寻古中国·齐鲁记》将镜头聚焦这座传奇古台。此前,专家在这里找到了秦始皇筑台的关键证据。
琅琊台上的秦始皇雕塑
当岁月的尘埃被层层拂去,这座承载着秦汉风云的琅琊台,究竟还藏着多少未被揭晓的秘密?
琅琊台真是秦始皇筑的吗?
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镇海滨,有一座三面临海、状如高台的山丘,即琅琊台遗址。其海拔183.4米,核心保护区1.98平方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书对琅琊台有明确记载,但保留至今的,是否为秦始皇当年建筑的遗址,曾饱受质疑。近年来,经考古发现,专家终于拿出了关键证据。
琅琊山航拍图
盛大行宫何以消失?
史书记载,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后设琅邪(琊)郡,郡治设于琅邪县。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琅琊,下令迁移三万户(约15万人)至此,三个月建成了琅琊台及行宫。工程浩大,参与总人数可能超20万(含原居民)。
然而700多年后,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琅琊台仅为葱郁山丘——跟现在人们看到的样子差不多。有人因此质疑:这真是秦始皇所筑的台吗?上面的建筑去哪儿了?
数年考古揭开谜底。
关于琅琊郡县设置,有力证据新鲜出土。最近,考古人员在琅琊镇营前村北遗址的一处水井中,发现了带有“琅县”戳印铭的泥质灰陶罐。其中,“琅县”应为“琅邪县”的省称。
这一铭文是首次考古出土直接证实秦琅邪郡县建制的玺印类文物,印证了文献记载。
关于琅琊台遗址,专家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了勘探与抢救性清理。2019年又展开主动性发掘,经近6年探索,关键证据浮现。
山顶建筑基址龙纹踏步空心砖局部
高台夯土体量庞大、质地坚硬;登台步道、排水设施等遗迹清晰;出土的龙纹踏步空心砖、夔纹瓦当均与秦始皇的身份地位相匹配……结合早年发现的秦代刻石,可以推定,今琅琊台即秦始皇所筑的“琅邪台”。
至于行宫为何消失,专家据夯土不规则裂缝推测,或因汉代地震遭毁,终至湮没。
秦始皇为何来青岛筑琅琊台?
《史记》记载,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五次出巡,其中三次到山东。众所周知,秦朝都城远在咸阳,秦始皇为何千里迢迢来山东,还特意修筑琅琊台呢?
宣示皇权,“很重视也有所顾忌”。
“诸子半齐鲁”,山东是当时的文化高地,也曾是齐国的核心疆域。齐国作为老牌强国,经济文化繁荣,军事实力雄厚,即便投降后,其影响力仍不容小觑。秦始皇对这片土地既重视,也心存顾虑。出巡并修筑琅琊台这样的浩大工程,正是他宣示皇权的手段。
秦始皇在琅琊台留下的刻石,由大臣李斯书写,记录了统一全国的丰功伟绩。秦二世复刻诏书,也重申统一成果。
“八主祭祀”示意图
祭祀求仙,“虽庄重也有小私心”。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古代,祭祀和军事相提并论,举足轻重。在当时的“八主祭祀”信仰体系中,“四时主”是主宰四季和农业丰收的神灵,琅琊正是祭祀“四时主”的圣地。秦始皇登台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同时,秦始皇也渴望长生不老,还派遣方士徐福出海寻仙药。他本人也登崂山,寻长生不老药,梦想永掌皇权。
青睐大海,“爱美景也爱新天地”。
秦始皇对大海格外关注,多次出巡至海边。琅琊古港是当时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秦始皇对琅琊的青睐,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中国人海洋意识的初步觉醒,开始从内陆走向海洋。
秦始皇遣徐福入海求仙群雕
此外,琅琊独特的海滨风光也吸引了秦始皇。生长于内陆的他,被这里的山海景色打动,整整待了三个月,“大乐之”。
琅琊台为何成古人“打卡地”?
秦始皇并非第一个被琅琊台“圈粉”的君主。此前已有多位君主慕名而至,之后这里更是成为古人“网红打卡地”。
“基于现实的封神故事”。
“琅琊台”一名最早见于《山海经》。“琅”为良玉,“琊”是类似美玉的骨质物件。西周初期,姜子牙被封到齐国,他将“四时主”的神位安放在琅琊山。
姜子牙的决定是有现实依据的,那便是琅琊山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是观测天象的绝佳地点,而通过天象可划分节气,决定农时。此后,齐桓公、齐景公等齐国君主,相继登临,延续着对这里的尊崇。
电影《封神》中的姜子牙
“叱咤风云的帝王印记”。
如今琅琊台风景区的“望越楼”上,越王勾践的铜像临风而立。春秋末期,勾践灭吴之后,趁齐国国力衰弱,毅然将都城从会稽(今浙江绍兴)迁至琅琊,以此为根基迈出了争霸中原的关键步伐。
秦始皇之后,秦二世、汉武帝、汉宣帝等帝王仍多次来到琅琊。汉宣帝本始四年(公元前70年),全国49个郡国同日发生大地震,城郭毁坏、房屋坍塌,琅琊郡正处于震区。有专家推测,琅琊台上的建筑或许便毁于此次地震 。
越王勾践铜像
“名垂青史的笔墨传奇”。
建筑损毁后,琅琊台成文人访古抒怀之地。唐代进士熊曜作《登琅琊台观日赋》,李白、苏轼等亦有咏叹。
明万历年间,诸城知县颜悦道重修琅琊台,建起海神庙、礼日亭,还立碑记录登台奇遇。清代之后,历经岁月的琅琊刻石,吸引众多名士前来探寻。
如今,琅琊刻石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青岛市博物馆和黄岛区博物馆均有复制品。其用笔浑融秀丽,为篆中绝品,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书法的丰碑。
琅琊刻石 图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除了访古还有什么“好看”?
琅琊台声名远播,但随着时代发展,很多游客已不满足于单纯访古,期待更丰富的体验,这也对琅琊台提出了新的要求。
让“古的time”变“当红IP”。
琅琊台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应抓住核心竞争力,打造成闪光IP。比如,琅琊刻石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刻石之一,闪耀着“书同文”的历史光辉。日前,青岛西海岸新区发行“琅琊刻石”特种邮票,让这一历史印记登上“国家名片”,进一步扩大了琅琊台的知名度。
学生体验考古现场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源自琅琊台风景区
让“文的脉动”变“日常节拍”。
“琅琊台传说”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肖常会说,当地一直致力于让琅琊文化、海洋文化融入日常。琅琊台文创产品越来越丰富,目前拥有近百款产品,涉及酒水、食品、考古盲盒等。
琅琊祭海节已办到第61届,每年都吸引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参加。“节气游”则成为琅琊镇特色旅游项目。
让“岁月尘埃”变“青春舞台”。
在琅琊台景区,年轻的面孔随处可见。有研学少年带着放大镜观察陶片的纹路,也有汉服爱好者在台顶打卡。露营、观星等新业态,深受年轻人欢迎。
虚拟现实秀《徐福传奇》现场 图源:观海新闻
徐福东渡的传说,还被唱进歌曲、搬上舞台。日前,虚拟现实秀《徐福传奇》刚刚上映,虚拟演员与真人同台,让人大呼神奇……
徐徐的海风中,琅琊台的故事,正在继续书写。如网友所言:或许秦始皇打开那扇“面朝大海的窗户”,就能看见今人向未来勇敢探索的身影。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