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红星新闻、中国江西网、浙江日报】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星光情报站
编辑|星光情报站
“曾经人前显贵,如今糟了老罪。”
不少人对老牌艺人的再就业,抱的就是这种看法。
当年他们在聚光灯下呼风唤雨,粉丝追着喊“顶流”。
如今却要扎进景区接活,跟游客互动。
因此,在某些人看来,明星“下景区”就是“跌落神坛”。
不过,最近官媒对此也发表了评价,可谓是言辞犀利,句句直戳中老年观众心坎。
朋友们,最近有没有被郑国霖“景区打工”的视频刷屏?
就连家里八十岁的老爷子都纳闷“这不是李世民嘛?怎么跑景区‘捡活儿’了!”
点开那段刷屏的视频,画面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郑国霖身着明黄龙袍、头戴冕旒,站在西安千古情景区的广场上,跟着音乐跳起了网络热舞“科目三”。
威严的造型与魔性舞步形成强烈反差,瞬间勾起无数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
谁当年没为《隋唐英雄传》里意气风发的李世民着迷过?谁能忘记《神雕侠侣》里沉稳正直的郭靖?
而面对“是不是缺钱了”的尖锐提问,郑国霖笑着回应:“我缺钱,但凭本事赚钱不丢人!”
有人说“这才是真性情”。
如今的他,在景区人群里穿梭得格外自然。
帮小朋友整理衣角,熟练抛出“接着奏乐,接着舞”的经典台词。
甚至有游客调侃“养你啊”时,还能即兴甩袖喊“退朝!有人要养朕了”。
这种互动既让历史人物接地气了,还带动不少亲子家庭主动查唐代历史资料,这不就是用另一种方式传递文化吗?
郑国霖的难得之处,不仅在于坦然承认缺钱,更在于他把“唐太宗”这个角色从电视剧里“走”了出来。
不是端着历史人物的架子,而是用游客喜欢的轻松方式传递文化。
比起那些高高在上的明星,这样的“唐太宗”反而更让人觉得亲切。
如果说郑国霖的景区亮相带着几分轻松有趣,那另一位老牌艺人马景涛的“景区打拼记”,则让不少观众既心疼又佩服。
今年暑期,已经63岁的马景涛堪称“劳模”。
他一个月内辗转多地景区,几乎没有歇过。
从《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到《青青河边草》里的“何世纬”,再到穿着厚重财神服的喜庆形象亮相景区。
可能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这位在景区卖力吆喝的“过气艺人”,当年可是红遍两岸三地的琼瑶御用男主。
由于他情绪饱满的表演风格,被观众戏称为“咆哮帝”。
而他饰演的张无忌至今仍被不少观众奉为“最贴合原著的一版”。
2003年转战内地,《孝庄秘史》里的“多尔衮”又让他再度翻红。
特别是,那句“玉儿,你到底有没有爱过我?”至今还是B站虐心剪辑的常客。
有网友在浙江某景区拍到他:35度的高温天,在烈日下连续工作数小时,全程保持笑容。
视频里,他不仅配合朗诵台词、与群众演员对戏,还主动指导群演台词发音,提醒导演“若用原声需补拍”。
为了降温,他特意选山顶拍摄地,说“大风能凉快点儿”。
活动结束后,他还耐心跟每一位游客合影,甚至应要求摆夸张动作,毫无架子。
连轴转的活动甚至让他在之后的直播中因体力透支晕倒。
他自己倒看得开,自嘲说:“以前为剧情咆哮,现在为揽客咆哮。”
马景涛的“自嘲”背后,是对职业的极致尊重。
他没有躺在“琼瑶男主”的光环里,而是愿意放下身段,靠自己的表演能力谋生。
这种不端架子、踏实谋生的态度,远比“顶流”的虚名更动人。
而马景涛的“拼”还没让观众缓过神,国庆假期里,62岁的香港演员江华又带着“回忆杀”来了。
国庆假期期间,62岁的香港演员江华在广东一景区“营业”。
再现TVB剧集《九五至尊》经典角色,和游客近距离互动,又唱又跳,给大家送祝福。
甚至一度让“艺人景区再就业”的话题登上了热搜。
评论区里满是“爷青回”的声音。
还有人说“看到他就想起小时候跟爸妈追剧的日子,现在能在景区见到真人,太惊喜了!”
可就在大家为情怀感动时,也有人冒出疑问:“这些老牌艺人去景区赚钱,是不是真的‘沦落’了?”
不过,官媒最近的锐评,恰恰把这个问题的核心点透了。
官媒评论老牌艺人景区打工,放下身段谋生不丢人。
而当有人将艺人景区就业解读为“过气沦落”时,这本质上是对职业价值的狭隘认知。
在多元社会中,劳动尊严不应由舞台大小决定。
正如网友所言:“靠双手吃饭不丢人,比卖假货强多了。”
虽然,有些人觉得明星就该待在电视里、舞台上,去景区就是“掉价”。
可实际上,“舞台”从来不是衡量劳动价值的标准。
而且官媒也表示如今的社会越来越开放包容,只要是诚实劳动、凭专业本事实现价值,满足大家的需求,就该得到掌声。
难怪会有网友感慨,“官媒锐评明星沦落景区打工,可谓是言辞犀利,句句直戳中老年观众心坎”。
毕竟,江华他们放下“明星身段”,在景区和游客互动,既是回应粉丝的情怀,也是用自己的专业技能谋生,这不就是“艺术回归服务大众”吗?
其实无论是荧屏上的老牌艺人,还是生活中的普通老人,“靠本事吃饭”都是最朴素也最珍贵的尊严。
马景涛高温天穿财神服不喊苦,是为了赚钱。
小区里的保洁阿姨凌晨起床打扫卫生,也是为了生活。
他们本质上都是在努力活着,都不该被贴上“没用”“沦落”的标签。
可官媒的锐评,戳中的不只是中老年观众的心,更是对“劳动光荣”的坚守。
这事除了让我们看到老牌艺人的务实,更该注意到它背后的深层问题——中老年人就业难。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说:“老牌艺人的‘景区再就业’能上热搜,可普通中老年人的就业难,却很少有人关注。”
当前市场中,“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该退休”的观念,让大量普通中老年人陷入“想工作却无门路”的僵局。
相对于有光环的艺人来说,普通中老年人的困境更需社会关注与支持。
社会不该用年龄给人设限,也不该用过去的身份定义现在的价值。
当我们为郑国霖的坦然鼓掌时,也该想想怎么给更多普通中老年人多一点机会。
这才是这一现象背后,最值得被记住的。
有人说,老牌艺人去景区演出,是“沦落”。
可在中老年观众眼里,只要是诚实劳动、凭专业本事实现价值,满足大家的需求,就该得到掌声。
郑国霖放下滤镜学跳新舞,江华带着老伙计抱团谋生,他们没有沉溺于过去的光环,而是坦然面对生活的选择。
官媒的锐评,戳中的不只是中老年观众的回忆,更是对劳动光荣的坚守。
比起那些高高在上、脱离生活的明星,这些愿意走进景区、贴近观众的老牌艺人,才真正诠释了“艺人”二字的意义。
或许,这就是他们能戳中中老年心的原因。
他们的选择,让我们看到:靠本事吃饭,从来都不丢人。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红星新闻、中国江西网、浙江日报等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