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想,每个人的一生,仿佛一场独自的游历,从年轻时的风风火火,到中年的波澜不惊,再到后来的云淡风轻,沉淀的是故事,丰盈的是心灵。
曾经读到一句话:“真正的成熟,是学会给自己做一次‘重养’,让灵魂和身体都焕然一新。”此言不虚。
我们这一辈子啊,都是一路跌跌撞撞走过来的。有年轻时的轻狂与执念,中年时的责任与压力,也有如今的疲惫和清醒。
很多人说,中年以后,最大的幸福就是守住健康,其实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善待自己。
在那个总是奔波劳碌的年纪里,谁不是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为了柴米油盐而焦头烂额?到了现在,慢慢开始觉得:所有的外在,无非都是烟云过眼;能给自己一份安稳平淡,才最珍贵。
正如苏轼所言:“人间知足方为贵。”懂得知足,是福气,也是智慧。
过去总是要求自己要强、要拼,什么都不想落下。可现实让我们明白,身体才是一切的本钱三年疫情过后,我们身边多少亲朋好友,不是遇到病痛难题,就是面临身体突然垮掉的窘境。
再多的名利钱财,又有什么用呢?一场感冒、一次大病,立刻就能让你明白“健康如山,平安是福”的道理。
所以,人到中年,真的要把健康放在首位。不熬夜、不暴饮暴食,每天适当运动,别把生活的压力全压在心上,也别总拿情绪折磨自己。
身体就像那根琴弦,绷得太紧,就会断;拉得太松,却弹不起来。养好身体,是余生最大的修养,也是最可靠的底气。
除了身体,情绪也是需要精细呵护的。“心平气和活到老,没心没肺活百岁。”其实,成年人最大的智慧,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年轻时候总容易冲动,谁不曾为一两句话深夜难眠,把委屈和愤怒积在心里,久而久之,就是一场场内耗。
但经历越多,越懂得:该释怀的时候就释怀,该忘记的就忘记。执着于那些无意义的争吵,只会搅得自己心烦意乱,不如把复杂生活过简单,把纷乱世界看清楚。
正如林清玄说:“世事本无常,能做到不纠结,已是人生大幸。”
你会发现,当你不再为小事生气时,整个人都会自在很多;当你不再事事较劲,世界也会温柔地对待你。很多人喜欢把快乐寄托在别人的关心和认同上,期待所有人理解自己。
可到了一定的阶段,明白了:人生最难的不是获得被爱,而是学会自爱。在孤独和挫败的时候,不必自怨自艾;在关系结束时,也不必强求留恋。允许自己的缺点,接受自己的不足,这就是成长。
调整心态,是人生下半场尤为重要的事情。《黄帝内经》中有言:“养心为本,养身为末。”养心好,一切顺遂。
这并不是消极避世,而是主动选择积极乐观面对生活。日常里,少些忧虑,多些宽容;与其盯着生活的不如意,不如放大那些美好的细节。哪怕只是一次晨跑,一杯热茶,一段安静的阅读,都是滋养心灵的良药。
其实啊,你会发现,重新养一遍自己,无非是学会摆脱外界的羁绊,让自己安然生长,如雨后新竹。
1正如“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连绵的时光里,能够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管理好情绪,打理好心态,就是对生命最美好的交代。
余生,只愿我们都能学会重养自己,做个身心健康、眉宇间写满从容、心平气和奔赴未来的人。一步一脚印,真正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自在而坦然。
我是情感聊天之王三姐,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说一说你自己体会到的“重养自己”的经验吧!】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