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香瓜
1.4万亿市值蒸发需要多久?英伟达用了6小时。10万美元的比特币信仰有多脆弱?24小时内40万人爆仓给出答案。
当地时间11月4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跳水,纳指狂泻486点,科技股、加密货币、原油市场同步上演惊魂一夜。

比特币价格自6月以来首次跌破10万美元心理关口,最低下探至9.9万美元附近,单日跌幅超6%。与此同时,以太坊暴跌10%,Solana、XRP等主流山寨币跟跌6%-8%,全网加密货币总市值单日蒸发数百亿美元。
全球市场血流成河!当所有人都沉浸在AI神话与降息预期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却无情撕碎了所有幻想。巨额财富瞬间灰飞烟灭!究竟是谁拉响了警报?是美联储的冷酷无情,还是泡沫故事的轰然坍塌?

这绝不是一次普通的市场回调。当所有人深信不疑的故事不再动听,当支撑市场的几大支柱同时动摇,一场血淋淋的“清醒剂时刻”便不期而至。
数字黄金比特币,那个曾经被无数信徒捧上神坛的资产,价格从11万美元的高空骤然跳水,自6月以来首次击穿了10万美元的心理大关,最低探至99932美元。超过40万名交易者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账户归零,全网近18亿美元的资金灰飞烟灭。

一直以来,科技股和加密资产的高昂价格,靠的都不是脚踏实地的业绩,而是建立在一个个极具诱惑力但同样极其脆弱的“未来故事”之上。
作为AI浪潮的旗手,英伟达的闪崩更具象征意义。暴跌前,华尔街的分析师们还在为其摇旗呐喊,不断调高目标价。然而,当市场的风向一变,它蒸发的市值就足以买下数个传统的巨头。

就在市场沉浸在AI神话中时,那位被称为“大空头”的迈克尔·伯里,早已悄悄布下了天罗地网。他在11月3日披露的文件显示,他买入了英伟达和Palantir的看跌期权。
不仅仅是一笔交易,更是对主流叙事的一次公开宣战。他的行动精准地刺向了市场最脆弱的软肋,释放出估值已严重偏离基本面的强烈信号。

就连最具个人魅力的“钢铁侠”也未能幸免。特斯拉股价的下跌,直接导火索是其创始人马斯克的万亿美元薪酬计划,遭到了全球最大主权基金——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公开反对。
这标志着,即便是最会“画饼”的领袖,在流动性收紧的大背景下,其个人神话也开始动摇。市场不再愿意为过于遥远的未来豪赌,特斯拉那曾高达千倍的市盈率,也开始向着30倍的理性区间回归。

本轮资产狂欢最坚实的底层支柱,无疑是市场对美联储将持续放水的“一致性预期”。所有人都默认,央行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廉价资金。然而,当这根最重要的支柱开始摇晃,所有依赖低成本流动性的资产,都将面临痛苦的价值重估。
此前,整个市场几乎都在押注美联储会在12月降息,这仿佛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然而,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的一句话打破了所有人的幻想,她公开表态称,12月是否降息,完全取决于未来的数据。

紧接着,主席鲍威尔更是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他不仅淡化了降息预期,还重申了利率将“更长时间保持高位”的立场。
这记响亮的耳光,瞬间打醒了沉醉在宽松梦境中的投资者。市场开始手忙脚乱地重新为“流动性收紧”定价。一个最直接的连锁反应是,作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迅速回升至4.5%的水平。这直接提升了高估值资产的贴现率,给科技股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华尔街的巨头们也罕见地发出了警告。高盛CEO所罗门预测,股市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可能会出现10%到20%的回撤。
摩根士丹利的掌门人戈尔曼更是直言,市场应该欢迎一场10%到15%的回调。这些言论并非简单的唱空,而是对市场发出的清晰信号:别再指望美联储的“糖果”了,流动性的盛宴即将散场。

在这场风暴中,比特币的暴跌尤其具有启示意义。它之前之所以能一路高歌猛进,很大程度上是搭了“降息预期”和“现货ETF获批”等宏观叙事的便车。
然而,当美联储的政策预期逆转,市场的风险偏好急剧降温时,这种既没有现金流也没有实际应用场景的资产,立刻从宠儿变成了弃儿。美国现货比特币ETF连续四天出现净流出,贝莱德的IBIT单日流出额就高达4亿美元,这无情地戳破了它的“伪避险”外衣。

如果说叙事和政策预期是点燃泡沫的火星,那么金融杠杆就是将火星瞬间放大为燎原大火的汽油。它在上涨时能创造出令人疯狂的财富效应,但在下跌时,则会毫不留情地触发“死亡螺旋”,将无数人拖入深渊。
暴跌发生前,加密货币市场的杠杆率早已攀升至危险的水平。分析师埃隆·顾(ElonGu)将其形容为一颗“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当比特币的价格开始松动,特别是当它跌破10万美元的心理关口和200日移动均线这一关键技术支撑位时,这颗炸弹被引爆了。

交易所的自动清算程序,如同冷酷无情的收割机器,开始疯狂运转。仅仅24小时,全网就有超过13亿美元、甚至接近18亿美元的资金被强制平仓,近47万投资者的财富瞬间蒸发。
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显示,这些被清算的头寸中,高达85%都是看涨的多头合约,爆仓区域尤其集中在10万至10.5万美元之间。这完全是一场针对高杠杆多头的精准“屠杀”。

市场的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加密货币恐惧与贪婪指数直接跌入“极度恐惧”的区间。更可怕的是,这种清算机制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价格下跌触发强制平仓,平仓盘又进一步打压价格,从而触发更多、更大规模的平仓。
在这种缺乏熔断机制的市场结构里,局部的风险极易演变为系统性的崩盘,形成“抛售-平仓-进一步抛售”的死亡螺旋。

无论是那些追高AI概念股的散户,还是在币圈加满杠杆做多的投机者,他们的悲剧都源于一个共同的错误:用线性的思维去赌“预期”会永远延续,而完全无视了估值和风险。这场数十万人的爆仓悲剧,用最残酷的方式,再次验证了那条投资铁律:永远不要满仓,更不要加杠杆。
从纳斯达克到比特币,这场全球性的市场震荡,其核心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预期”的崩塌。当基于故事的估值、基于宽松的政策和基于贪婪的杠杆所共同构建的脆弱平衡被打破时,市场那残酷无情的“重力法则”便会重新生效。

高盛的“回撤”预警和迈克尔·伯里的做空匕首,或许仅仅是这场全球“去泡沫”大戏的序幕。对于每一个身处牌桌上的投资者而言,唯一能安然穿越周期的,从来不是去赌“这次不一样”,而是回归对价值的常识判断,回归对风险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仓位近乎苛刻的管理。投资,终究是对认知的变现,而不是一场赌大小的狂欢。
当泡沫最终破裂,狂欢必有散场。那些在短短一天内归零的账户,正在为所有仍在场内的人,敲响最沉痛的警钟。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