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信与否,女性在过了50岁之后,基本都有如下3个方面需求

文/奇思妙想

林薇的五十岁,是从清晨五点那盏孤灯开始的。

丈夫老张远赴外地照顾孙辈,偌大的屋子只剩下她与窗外渐明的天色。

她摊开一本《浮生六记》,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心中反复回响的,是木心那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这慢,于她而言,竟成了一种难耐的空旷。她推理,这并非寂寞,而是一种“失重”——当“母亲”与“妻子”的身份角色被岁月剥离后,灵魂不知该停靠于何处。

这便是她第一个隐秘的愿望:心有归处。

转折点,是老张一次笨拙的视频通话。他举着手机,镜头晃个不停,只为让她看看新开的月季。

屏幕那头,他絮叨着菜价,抱怨着腰疼,末了,才红着脸说:“家里的那盆兰花,该浇水了。”

林薇瞬间泪目。她猛然醒悟,年轻时的“烈火烹油”早已熬成了“文火慢炖”,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琐碎,正是苏轼笔下“共剪烛花”的当代版本,是抵御时间荒芜最坚实的堡垒。她与老张的情感,从激情走向了依恋。

这是她第二个愿望的回响:情有所依。

此后,林薇不再等待。她报名了社区的书法班,墨香让她浮躁的心沉静下来。

她开始打理阳台,花草葳蕤,仿佛是她内心世界的投影。

她发现,当手指在宣纸上划过,当水珠从叶尖滴落,那个纯粹的“我”便从重重身份中挣脱出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这并非简单的“老有所乐”,而是一种灵魂层面的“趣”,是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从容与自洽。

这是她第三个目标所在:魂有所趣。

心有归处,情有所依,魂有所趣。林薇以为,这便是五十岁人生的全部答案。

然而,一日,她在整理旧物时,翻出了一封三十年前的信,信的末尾写着:“愿你永远热烈,永远好奇。”她怔住了。

如今这份安然自得的圆满,是否也意味着某种热情的消退?

当生活归于温润的诗篇,我们是否也无意中合上了那本名为“冒险”的书?

这平静的湖面下,是否还潜藏着另一片未曾抵达的深海?这,或许是五十岁之后,更深的叩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8

标签:美文   需求   女性   烈火烹油   烛花   孙辈   愿望   灵魂   身份   葳蕤   菜价   旧物   文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