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网络上一篇题为"思念睿儿"的悼文刺痛了无数网友的心。一位母亲在失去自己00后儿子后,用文字记录下那份撕心裂肺的痛楚。这位名叫睿儿的年轻人,2019年以643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山东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比录取线高出整整17分,曾是全家的骄傲。
在母亲晒出的合影中,睿儿高大挺拔,神采奕奕,谁能想到这朝气蓬勃的生命竟会戛然而止?照片拍摄于山东大学校门前,那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在校期间,睿儿并未满足于现状,而是自学金融专业,积极备战考研,未来本该无限光明。
"你抛下最爱你的亲人、朋友、同学,太多的遗憾,太多的无奈,太多的思念,来日并无方长,一别无归期。"母亲的话语中充满了绝望与不舍。而这场悲剧的导火索,竟是年轻人难以承受的失恋之痛。
睿儿母亲公开了儿子近五千字的"舔狗回忆录",字里行间记录着这段感情对年轻人的摧残。他记得女友的每一个细节,从拍过的照片到吃过的饭,从送过的礼物到她口腔溃疡时他偷偷去买药。睿儿甚至计划放弃工作,奔赴女友所在的城市,却最终发现对方已心有所属。
"孩子从小就很听话,这么乖巧的宝贝,却在这段感情里如此执拗。"母亲痛心地说。睿儿自己在日记中也坦言,在感情中控制欲强、爱吃醋,导致他深陷泥潭无法自拔,最终抑郁缠身,记忆力严重受损。
他曾努力自救,在朋友圈宣告要开始新生活,却终究没能挣脱痛苦的枷锁。一个年轻的生命,在绝望中陨落,留下无尽的遗憾与思考。
这不禁让人问:我们的教育是否过于关注分数,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当青少年陷入情感漩涡时,我们是否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引导?正如那句老话:“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但年轻人的愁绪,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真实、更沉重。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否该重新审视对孩子的培养方式?教育不应只是一句口号,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落到实处。当一个生命逝去,失去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整个社会的损失。愿睿儿的悲剧能成为一面镜子,照见我们教育中的盲点,也照亮更多年轻人前行的道路。
更新时间:2025-07-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