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株潭一体化的浪潮下,区域边界正悄然重构。当大家把目光聚焦在浏阳、宁乡这些“老牌选手”身上时,一匹黑马正从东北方向驰骋而来——平江县,这个岳阳市最东南端的县城,与长沙的距离已缩短至1小时车程,正成为长沙辐射圈的新焦点。
“平江的辣条,长沙的糖”,这句玩笑话背后,是平江与长沙日益紧密的联系。随着平江加快融入“长株潭半小时经济圈”,这个有115万人口、4125平方公里的县城,正以惊人的速度向省会长沙靠拢。

平江与长沙的亲近,首先体现在地理空间的突破。通平高速、平益高速全线贯通后,平江到长沙的车程已缩短至1小时,真正融入“长株潭半小时经济圈”。
交通的便利让平江与长沙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已有60%以上来自长沙、株洲的配套企业选择落户平江天易经开区柏屹自主创新产业园。
这种地理上的亲近也反映在经济数据上。2025年上半年,平江GDP达243.27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持续领先。而这一增长背后,是平江主动承接长沙产业转移的明智选择。

平江并非“穷亲戚”。这个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县城,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坚实的产业基础。
平江是湖南的“辣条之乡”,平均每五包辣条,就有一包是平江制造。从街头小摊到百亿企业,劲仔食品、麻辣王子等品牌让“平江辣味”走向全球餐桌。
除了辣条,平江的文旅产业同样亮眼。拥有3家4A级景区和13家3A级景区,2023年接待游客1577.7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2.42亿元,同比增长85.93%。
平江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样不容忽视。平江高新区以企业创新为主体,指导支持麻辣王子、圣瓷新材料等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升级。

在长沙扩张的潜在候选名单中,平江具有独特优势。
从区位看,平江地处湖南东北部,与湖北、江西接壤,是湖南对接长江经济带的东北门户。如果长沙“吞下”平江,将直接打开与湖北、江西的通道,强化其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地位。
从发展空间看,平江面积4125平方公里,远超宁乡的2906平方公里,可为长沙提供广阔的战略纵深。

从产业协同看,平江的食品加工、旅游业与长沙的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高度互补。平江可以承接长沙的产业转移,利用其土地、劳动力等优势,实现产业的二次发展。
从文化认同看,平江历史上与长沙文化相通,两地同属湘楚文化圈。平江企业谈及为何选择在平江投资时表示:“平江作为湖南的重要城市,毗邻省会长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才资源丰富”。

平江的“野心”不止于被动等待。县委县政府确定的“融长兴县”发展战略,表明平江正主动向长沙靠拢。
平江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重点融入大长沙都市圈建设”。这一战略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平江已构建起“三纵三横”交通网络,实现与长沙的“1小时交通圈”。
政务服务的互联互通也在加速。平江正深化“放管服”改革,企业开办实现“一网通、一表报、一天办、零成本”,网办率达95%以上。这种高效的服务体系,为承接长沙企业转移提供了软环境保障。
平江的产业布局也围绕“融长”展开。食品产业瞄准长沙市场,旅游产业吸引长沙客源,高新技术产业承接长沙辐射。这种主动对接的姿态,让平江在“融长”道路上走在了前列。

未来十年,长株潭区域将形成以500公里为半径的物流集聚辐射圈。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平江与长沙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缩短。
那些在平江投资设厂的企业家们发现,这里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市场主体总量突破9万户,近三年引进产业项目超300个,返乡创业人数突破7.1万。从“给土地”到“给未来”,平江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长沙的辐射。
都市圈发展的精髓不在于行政边界的扩张,而在于功能互补与协同发展。无论行政版图如何变化,平江与长沙的“双向奔赴”已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鲜活样本。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