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砻江流域大型水电工程同步截流圆满成功

工程概况与战略意义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25年10月28日,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的孟底沟水电站与牙根一级水电站成功实现同步大江截流。此次截流是雅砻江流域首次实现两座大型梯级水电站同步截流,标志着我国首个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进入主体工程施工新阶段。两座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70万千瓦,总投资规模超过400亿元,是国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对优化西南地区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参数与工程设计

孟底沟水电站装机容量24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104亿千瓦时,是雅砻江中游在建的最大水电项目,占雅中项目群水电规划装机的40%。电站采用混凝土双曲拱坝设计,最大坝高198米,库容约12.5亿立方米,承担流域发电、防洪与生态调节多重功能。牙根一级水电站装机容量3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1.5亿千瓦时,作为两河口水电站的反调节电站,通过优化调度可提升雅砻江中游整体水能利用效率。两座电站均采用导流隧洞与围堰相结合的截流方案,设计导流标准为百年一遇洪水,导流隧洞总长度达4.8公里,最大过流能力每秒6200立方米。

同步截流技术实施细节

同步截流施工于10月28日上午启动,历时30小时完成。施工采用“一次控泄、两站协同”的创新模式,通过上游两河口水电站精准控制下泄流量,将截流时段河道流量从常规的每秒1200立方米降至每秒800立方米,大幅降低截流难度。截流过程中累计投入大型自卸车280台、挖掘机45台,抛投石料及混凝土四面体总计9万立方米,其中最大单块混凝土四面体重达25吨。龙口合龙阶段采用双向进占工艺,最终合龙宽度控制在15米以内,合龙落差小于1.2米,技术指标均优于设计标准。

生态保护与绿色施工措施

工程建设严格遵循生态优先原则,截流前实施专项生态调度,累计向下游投放生态水量1.2亿立方米,保障了水生生物洄游与沿岸植被需水。施工期间采用纯电动工程机械占比达35%,减少柴油消耗约240吨,降低碳排放620吨。针对高原脆弱生态环境,建设了8.5公里生态防护网,对施工区域实施表土剥离与保存,累计保护表层土方22万立方米,为后期植被恢复奠定基础。同步建立了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对截流段面及下游10公里范围内实施pH值、溶解氧、悬浮物等12项指标实时监测,数据显示施工期间水质保持Ⅱ类标准。

经济效益与能源替代分析

两座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合计达115.5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0万吨,可满足川渝地区约1000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通过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模式,可配套建设风电300万千瓦、光伏200万千瓦,实现多能互补效益最大化。据测算,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可带动装备制造、建材运输等相关产业增加值超180亿元,为地方创造就业岗位1.2万个。同步截流技术节省工期约30天,降低直接工程成本1200万元,为后续主体工程浇筑争取了宝贵时间。

工程建设管理创新

项目全面应用智能化建造技术,孟底沟水电站首次实现全过程BIM+GIS数字化应用,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对截流过程进行毫米级模拟,预演方案达32次,精准预测合龙时间误差小于15分钟。现场部署5G专网基站18座,实现施工区域全覆盖,依托物联网系统对400余台设备实施实时调度与能耗管理。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布设北斗位移监测点56处,成功预警边坡变形3次,保障了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方面引入超声波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截流堤坝实施无损检测,压实度合格率达100%。

流域开发整体进展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是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基地,规划总装机7800万千瓦,目前已建成清洁能源装机约2100万千瓦,累计贡献清洁电能超1.1万亿千瓦时。基地计划于2035年全面投产,届时年发电量将达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的3倍。本次同步截流的成功实施,为流域后续的卡拉、楞古等梯级电站建设提供了技术范式与管理经验,标志着我国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数据来源:国投集团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公开发布的工程公报及验收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科技   雅砻江   流域   圆满   水电工程   电站   水电站   发电量   风光   生态   技术   隧洞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