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逛了场线下加盟展,一进去就发现个明显事儿,茶饮和咖啡品牌的展位少得可怜。
之前今年春季广州那场加盟展,光茶饮咖啡品牌就快15家,这次全场数下来,就只有茶亭序、冰雪时光、柠檬向右和榴三杯这4家,连上次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为啥茶饮品牌参展的少了?其实往行业里看看就明白,现在茶饮行业早不是以前随便开家店就能赚钱的时候了,已经从疯狂拓店转到得琢磨怎么活下去了。
之前古茗、蜜雪冰城这些头部品牌一个劲地开新店,搞得街上茶饮店密度越来越高。
有时候一条街能有七八家,最后只能比谁卖得便宜、谁营业时段长,有加盟商都把店改成24小时营业,就靠夜间订单撑着。
更麻烦的是消费者习惯也变了,以前大家还会进店坐着喝,现在一上来就打开外卖平台下单,取了就走,店里实收的钱反而少了,但品牌方的物料采购价一点没降。
广州有个叫刘小平的加盟商,他的茶饮店月租金要4万,最近几个月营业额连15万都破不了,成本都覆盖不住,只能等租约到期就关店,以后也不打算再开茶饮店了。
面对这情况,不少头部品牌也开始收敛。
今年6月蜜雪冰城把加盟门店的区域保护距离提到了1000米,就是想让单店活得好点。
喜茶直接暂停开放加盟,说不搞低价内卷;茶话弄的创始人也说要让品牌“先停一停”,不想看着门店频繁换招牌、市场乱扩张,最后让加盟商成了牺牲品。
说实话,现在开茶饮店真不是拼运气,是拼谁能扛住成本压力,行业早就从求规模变成求生存了。
跟茶饮品牌的冷清不一样,这次展会上小吃快餐的展位那叫一个热闹,占比直接超了五成,像袁小饺、煲仔正、阿婆牛杂这些常露面的品牌都在。
现在投资者选项目,早就不看什么风口不风口了,更看重能不能稳当赚钱。
小吃快餐客单价大多在15到30块,开家店投资差不多20到35万,一般12到18个月能回本,门槛不高,出餐快,运营流程也都是标准化的,对中小投资者来说,这不就是稳当的选择嘛。
而且小吃快餐本身就是刚需,大家平时吃饭总少不了这个。
去年这个赛道的市场规模都突破万亿了,增速在餐饮细分品类里排第二。
不少以前做其他行业的人都转过来了,有个叫黄奇的,以前是做建筑工程的,去年看拌饭品类不错,在深圳开了第一家店,反响还行。
今年又接着开了拌饭店和炸串店,还专门选商场店,虽说租金不高,但客流稳定,运营起来也简单。
还有从其他餐饮品类转过来的,汕头的纪升现在就专门找二三十万的小项目,说大投资风险太高,现在就想稳一点。
广西的袁生之前开自助烤肉店,去年压力太大关店了,现在也转向小吃快餐,还说宁愿多投几个小项目,每个控制在三四十万,分散着来能分摊风险。
很显然,现在大家选项目,刚需、平价又好运营的小吃快餐,已经成了优先选项。
这次展会除了小吃快餐,还有个新情况,多了不少平价自助烤肉品牌,像林真真牛肋条自助、流浪泡泡烤肉店这些以前不怎么参展的,这次都设了展位,不少人围着咨询。
为啥自助烤肉突然火了?还不是因为大家现在更看重性价比,自助烤肉能“吃得回本”,选择又多,正好合了消费者的心意。
最近两年流浪泡泡、古鲁特这些品牌开了不少店,抖音上“烤肉自助”的搜索量也涨了不少,看着确实热闹。
但热闹背后藏着不少麻烦,说实话,平价自助烤肉利润真不高,客单价就49到79块,毛利率也就45%到50%。
而且食材随便吃,稍微管控不好损耗,成本一下就上去了。
更头疼的是选址,顾客吃一顿要80到90分钟,门店得找租金不高还能有稳定客流的地方,这选址难度可不是一般大。
有加盟商就说,不少自助烤肉店得排队才能赚钱,要是没持续的客流,人力成本高、食材损耗大、坪效又低,利润很快就没了。
本来想这品类门槛低好做,后来发现要是没成熟的运营能力,根本扛不住这些压力。
所以别看自助烤肉现在热度高,真想做,还得好好算算成本和客流,不然很容易亏。
除了品类变化,这次展会还能看出来加盟商的想法也变了,以前总盯着头部品牌,觉得大牌就稳赚,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更愿意算投入和回报,不盲目为“光环”买单了。
有加盟商就说,有些头部品牌开家店要80万,其实普通品牌40万就能搞定。
差距就在于头部品牌从门店设计、装修到设备采购都要指定供应商,一点议价空间没有,再加上加盟费、品牌使用费和首批物料,前期投入直接翻倍。
而且现在大牌的热度维持不了多久,投进去钱回本慢,风险反而更高。
有个叫郭涛的加盟商就说,宁愿选“平替”品牌,模型轻、回本快、运营灵活,抗风险能力还强。
加盟商想法变了,品牌方也在调整策略,现在不少品牌都在想办法帮加盟商降低初期投入。
比如有些自助烤肉品牌,要是加盟商之前开的是火锅店或烤肉店,就允许用自己的装修团队,保留原来的排烟、通风设施,甚至能复用部分设备,250平米的店这么下来能省20万以上。
加盟费也有变化,以前动辄几万、十几万的一次性加盟费,现在不少品牌都下调了,甚至取消了,转而靠后期的营业额提成或者供应链盈利。
有个糖水品牌就把加盟费压到2万,还不强制采购设备,把建店成本控制在30万以内,负责人说就是想靠后期稳定的原料供应和营业额提点赚钱,走“后端稳收益”的路子。
这次加盟展看完,其实能明显感觉到市场变了,不管是投资者还是品牌方,都不玩以前那套冲动的路子了。
投资者算着成本和回本时间,品牌方想着怎么帮加盟商降低投入,核心都是围绕着“单店能不能活下去”“多久能回本”这两个实在问题。
很显然,加盟已经从以前的“冲动型投资”,完完全全转向“精算型经营”了,往后这行业,就得靠算得细、控得严才能赚到钱。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