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7万,首都为廷布。不丹现在只有两个邻国,分别是中国和印度,但不丹原本有三个邻国,分别是中国,印度和锡金。锡金位于不丹西部,和不丹接壤,原本是独立国家,1975年印度吞并了锡金。此后锡金王国成为了印度的锡金邦。和锡金一样,印度独立后,也对不丹虎视眈眈。为了防止被印度吞并,不丹采取了一些措施。那么主要有哪些措施呢?

第一,同样遭遇印度威胁。不丹和锡金都属于黄种人国家,历史上都是清朝的藩属国。但到了19世纪,英国整合印度各土邦,建立了统一的英属印度殖民地。英国统一印度后,开始向周边地区扩张,1814年,英国侵入锡金,侵占了锡金的大吉岭和兰吉德河以南的地区,并入了英属印度殖民地。1861年,英国迫使锡金签订条约,接受英国控制。
1865年,英国迫使不丹签订条约,侵占不丹第斯泰河以东约2000平方公里的领土,并入了英属印度殖民地。英国还迫使不丹接受英国的控制,此后不丹和锡金都成了英国的保护国。英国并没有将不丹和锡金并入英属印度,而是就近从英属印度派驻殖民官员管理不丹和锡金。

因此在英国殖民体系之下,不丹、锡金和英属印度没有隶属关系,只是直接接壤,关系比较近。实际上英国一直保留了不丹和锡金的王室,1907年,英国支持乌颜·旺楚克为不丹国王,1910年,英国和不丹签订条约,英国允许不丹自治,将自治权交给不丹国王,但英国仍然控制不丹国防和外交。1918年,英国给予锡金自治权,将自治权交给锡金国王塔希·纳姆伽尔,锡金国防和外交继续由英国控制。
1947年,英印总督蒙巴顿提出印巴分治方案,印度脱离英国独立。印度独立后,以英国在南亚继承者自居,还将称霸南亚作为印度国家战略的终极目标。1947年印度独立后,立即强迫锡金签订《维持现状协定》,派驻专员管理锡金事务。1949年,印度派遣军队侵入锡金,任命印度人拉尔为锡金首相,直接控制锡金事务。

1949年8月,印度迫使不丹签署《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规定不丹外交必须接受印度“指导”。1950年,印度迫使锡金签订所谓《印度锡金和平条约》,规定锡金为印度的“保护国”,拥有自治权,印度控制锡金国防,外交。但实际上锡金首相由印度人出任,锡金连自治权也没有。1968年,锡金爆发反印运动,要求废除《印度锡金和平条约》,遭到印度镇压。
1973年,印度对锡金实行军事管制,1974年,印度通过法律,规定锡金为印度的“联系邦”,在印度议会为锡金设置了议席,至此印度吞并锡金的想法已经是路人皆知。1975年,印度正式吞并了锡金,让不丹感到非常恐惧。

第二,提高在国际上的存在感。不丹是一个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部的内陆小国,对外交通非常不便。为了防止被印度吞并,不丹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升在国际上的存在感。1971年,不丹冲破印度阻力,向联合国提出了加入申请,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国。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不丹成功加入联合国,意味着得到了国际的承认。此外不丹还积极发展对外关系,虽然在印度的影响下,不丹还没有和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建交,但发展到现在,不丹已经和世界上五十多个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第三,驱逐尼泊尔人。不丹总人口约77万,主体民族为不丹族,第二大民族为尼泊尔族。尼泊尔族原本生活在尼泊尔,但英国殖民时期,为了加强对不丹和锡金的控制,从尼泊尔向不丹和锡金迁徙了大量尼泊尔族。比如锡金,就是因为尼泊尔族大量迁徙,数量超过锡金族,导致锡金主体民族被替换。

在印度侵略锡金的过程中,锡金的尼泊尔族都是支持印度。1975年,印度解散锡金国王卫队,控制锡金国王,然后印度组织了锡金的全民公投,锡金的尼泊尔族都是支持加入印度。公投结束后,印度正式宣布接受锡金成为印度一个邦。因此印度吞并锡金后,不丹看到了尼泊尔人不断增多的危害,通过决议,驱逐了1958年之后迁徙到不丹的尼泊尔人。不丹驱逐尼泊尔人,保住了不丹族主体民族的地位,现在不丹的尼泊尔族约占不丹总人口的35%。不丹的尼泊尔族也是心向印度,因此不丹驱逐尼泊尔人,有利于保障不丹的独立地位。就这样,在印度的威胁下,不丹通过这些措施,艰难地保持着独立地位。
更新时间:2025-11-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