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10月2日,美国彭博社一篇报道把中美贸易战的最新焦点摆上了台面:“中国拒买美国大豆,特朗普扬言报复”。文章直白点出,“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将就北京拒绝购买美国大豆一事与中国领导人交涉,这已成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日益紧张的领域”。这早已不是简单的大豆买卖,而是两国博弈的缩影。
中美贸易战2018年开打,双方你来我往,农业产品成了靶子。2025年,特朗普二度上台后变本加厉,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60%的关税。中国没含糊,直接反击,对美国大豆加征25%-34%的关税。彭博社10月1日报道明确写道。这一记关税重拳,直接把美国大豆价格打上了天。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本来美国大豆基础价比巴西低40美元/吨(约280元/吨),但加上34%关税,总成本飙到509美元/吨,比巴西大豆(420美元/吨)贵20%-30%。精明如中国买家,谁会当这个冤大头?
美国大豆
结果就是,英国路透社称,“自2025年5月起,中国对美国大豆采购降至零,出口量较上年同期下降51%”。美国农民彻底傻眼。眼下正值南部大豆收获季,本该是数钱的时候,可最大买家中国一单没下。一位密西西比州的农民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喊道:“这是我这辈子种得最好的庄稼,现在只能搅碎撒在地上不要了”。金灿灿的大豆变不成绿油油的美元,成了田地里最刺眼的讽刺。
曾几何时,中国是大豆市场的“头号金主”。2023-2024年,中国买了2500万吨美国大豆,占美国出口的27%,甩开第二名欧盟(490万吨)好几条街。如今中国潇洒转身,投向巴西和阿根廷的怀抱。巴西的份额从2018年的25%猛增到71%,上演完美逆袭。巴西2025年大丰收,产量1.5亿吨,价格还比美国便宜。中国还在巴西投了农业运输项目,港口、铁路修得顺顺当当,供货稳得一批。反观美国大豆?库存堆成山,价格跌到谷底,农民的日子苦不堪言。
站在中国这边看,这事儿一点不复杂:你打我,我还手,天经地义。特朗普的关税战是自己点的火,现在烧到美国农民头上,怪得了谁?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说得明白:“关于大豆贸易,美国应采取积极行动取消相关不合理关税,以创造扩大双边贸易的条件”。这话说得够直白——想让中国买大豆?行,先把关税撤了,公平交易再说。
中国不买美国大豆,不是耍脾气,是精明的战略选择。第一,关税让美国大豆贵得离谱。509美元/吨对420美元/吨,谁买谁傻。第二,中国早就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了。贸易战一打响,中国就启动了供应商多元化战略。2025年,中国锁定1200万吨巴西和阿根廷大豆订单,巴西的供货能力杠杠的。巴西大豆质量不比美国差,价格还低,物流又稳,凭啥非得买美国的?
更关键的是,中国还在自家地里下功夫。转基因大豆研发提速,国产化步伐加快。虽然现在95%的大豆还得靠进口,主要用来做猪饲料,但中国已经在黑龙江等地搞试点种植,未来自给率肯定会提高。这不光是经济账,更是粮食安全的战略账。谁敢拿粮食卡中国脖子,中国就先把主动权攥手里。
大豆在中美贸易战中,早已升级为“软肋武器”。特朗普急着保选票,中国正好拿捏这点施压。你不是要“美国优先”吗?那就先看看自家农民的损失吧。2025年,美国大豆出口下降23%,农民损失60亿美元,土地价值都开始缩水。中国这边呢?巴西、阿根廷排队送货,供货一点不慌。这场博弈,谁更占主动一目了然。
中国这招是典型的“以退为进”,逼美国回到谈判桌。11月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到期前,特朗普得好好掂量。继续硬刚,中国可以再加码,比如把其他农产品也列入报复清单,比如玉米、小麦。美国农民还能撑多久?反过来,如果美国撤关税,中国也不是不能恢复部分采购。但前提是公平,单边霸凌没得谈。
说到底,这场大豆风波是特朗普贸易战的反噬。中国没主动挑事,是美国先挥关税大棒,中国只是被迫还击。巴西趁势崛起,美国农民成了最大受害者。特朗普想在APEC峰会上与中国领导人“交涉”,中方的态度一以贯之:若要谈判,大门敞开;若继续打,我们严阵以待。
展望未来,解决问题的钥匙仍然握在美国手中。中国商务部的表态很明确:打,我们奉陪;谈,先把关税撤了。这种立场建立在坚实的市场基础之上——中国不缺大豆供应商,巴西、阿根廷等国都愿意填补市场空缺。时间不站在美国农民这边,是继续硬扛到底,还是务实解决问题,该做个选择了。
更新时间:2025-10-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