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33张邓颖超和周恩来的珍贵照片,讲述邓颖超伟大的一生

今天是邓颖超同志逝世33周年纪念日。作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邓颖超同志的一生为革命和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这特殊的日子,笔者整理了33张老照片和简单的文字,记述她和周恩来的神仙感情和个人伟大成就,再次向邓颖超同志致敬。(全文3097字,33图,请耐心阅读点赞)

一、革命伴侣的爱情史诗

邓颖超与周恩来的爱情故事始于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当时15岁的邓颖超与21岁的周恩来共同领导天津学生爱国运动,并组织革命团体觉悟社,播下了革命友谊的种子。1920年11月,周恩来远赴法国巴黎勤工俭学,两人开始了跨越重洋的书信往来,最初通信内容几乎都是革命话题,直到1923年的一天,有了新的话题。

邓颖超收到的来信中,夹着一朵紫色鸢尾花,周恩来在信中写道:“鸢尾花是法国的国花,是光明、纯洁和自由的象征...而我的一片炙热之心,也一定会赢得你那纯洁的爱恋。”这封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的求爱信,正式开启了两人持续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往后岁月里,鲜花和书信成为两人传递感情的媒介,“望你珍摄,吻你万千!”“情长纸短,还吻你万千!”“你的知己兼好妻”等话语,至今让人感动不已。

1925年8月8日,经组长同意,21岁的邓颖超从天津南下广州,与刚从东征前线归来的周恩来(时年27岁)举行了简朴的婚礼。他们在一家普通餐馆邀请了几位战友共进晚餐,无仪式、无证婚人,从此两人结为革命伴侣,共同经历了51年的婚姻生活。邓颖超回忆:“我们首先是战壕里的战友,其次才是伴侣”。

可能很多人会遗憾,邓颖超和周恩来没有自己的孩子,这里面其实都写满了为革命的牺牲。1925年10月,新婚仅两个月的邓颖超发现自己怀孕,而此时周恩来正率军东征。当时革命形势严峻,邓颖超独自决定堕胎,让一向温和的周恩来也发了怒。1927年3月21日,邓颖超独自第二次生育时遭遇难产(当时周恩来在上海领导工人运动),经历三天三夜折磨,孩子出生出生即窒息死亡。产后未及恢复,邓颖超便面临白色恐怖,只得装扮成护士乘船经香港逃往上海,长途奔波与精神紧张导致子宫未能复位,永久失去了生育能力。

尽管失去亲生骨肉,邓颖超却以博大母爱抚养众多革命后代。抗日战争期间,邓颖超领导成立“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保护上千名战争孤儿,她用无私的爱温暖的无数人。她还和周恩来先后抚养了孙炳文之女孙维世、李硕勋之子李鹏(后任国务院总理)等十余名烈士子女。这些孩子亲切地称她为“邓妈妈”,视她为精神依靠。同时,邓颖超对周恩来侄辈如周秉德等,以“七妈”的身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病危之际,用尽最后力气对秘书嘱咐:“你要照顾好大姐。”这句最后的嘱托为两人跨越半个世纪的革命爱情画上了句号。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逝世,分开14年的夫妇在时空里再次重逢,再次相伴,一定会更加的幸福。

二、四海奔波的革命往事

说起邓颖超的革命岁月,“四海奔波”二字是最好的注脚。在革命时期的辗转征程。早年在天津读书,组织觉悟社,领导学生运动。1925-1927年,邓颖超任广东区委妇女部长,推动女工权益保障。1927-1932年,邓颖超在上海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开展地下斗争,保护党中央安全。1928年她曾秘密赴莫斯科列席中共六大。

1932-1934年,邓颖超到中央苏区任中央局秘书长、中央机关总支书记等职,指导妇女工作。1934-1946,邓颖超活跃在统战一线,先后在武汉、重庆、延安等地推动妇女抗日统一战线。期间,邓颖超仍以惊人毅力完成长征,陪同周恩来到苏联治疗手臂。1946-1949年,邓颖超辗转于延安、南京、西北坡等地,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邓颖超的任职问题,周恩来明确提出:“只要我当一天总理,她就不能到政府里任职。”邓颖超对此毫无怨言:“恩来这样做,我很理解。”这种特殊的职务回避,使她长期处于政治聚光灯之外,专注于全国妇联工作。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至1974年期间,她仅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

在这期间,邓颖超市时常陪同周恩来总理考察工作,在三亚、杭州、上海、郑州等地留下足迹,推动妇女参与建设。1950年邓颖超单独出访苏联等国家或地区,周恩来因工作未陪同。1954年,邓颖超还陪同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等,参与国际友好交流活动,获得很多的夸赞。改革开放后,邓颖超作为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如泰国、法国、日本,推动妇女外交和国际友好交流。

三、严重低估的领导才能

邓颖超作为周恩来总理的夫人,其光辉是被掩盖的,个人是做出牺牲的,但是他卓越的领导才能也是有目共睹的。他毕生致力于妇女儿童事业,是20世纪中国妇女运动先驱。同时,晚年的邓颖超成为国家领导人,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邓颖超在汉口发起抢救难童运动。1938年1月,在她的推动下,冯玉祥夫人李德全等9人组成儿童保育会筹备委员会。为争取更广泛支持,邓颖超特别请史良、刘清扬、沈兹九三位知名女性邀请宋美龄出任理事长。在她的智慧斡旋下,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于1938年3月10日在汉口正式成立,形成国共两党及各界妇女共同参与的空前团结局面。

在重庆期间,邓颖超领导改组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使之成为容纳各党各派的妇女统一战线组织。她本人与曹孟君等中共党员进入该会领导层,经常联系全国258个妇女组织,形成强大的抗战妇女网络。1946年,邓颖超当选国际民主妇联理事。虽然国民党政府阻挠她出席巴黎会议,但她通过举行记者会、发表通电等方式,向世界揭露“中国人民无自由,政府不民主”的真相,赢得国际舆论支持。

1947年邓颖超任中共中央妇委代理书记,领导起草新中国妇女运动方针。1949年邓颖超参与创建全国妇联,并连续三届担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她主持起草的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彻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赋予妇女婚姻自主权。1972年后,邓颖超作为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推动中国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活动,扩大中国妇女儿童事业的国际影响。

1975年起,邓颖超连续当选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参与国家法制重建等工作。1983年,79岁高龄的邓颖超当选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成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她推动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开创新时期人民政协事业新局面。特别是在1979年12月,邓颖超出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认真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工作方针,曾说:“希望祖国统一大业在两岸老人健在时打下基础,为下一代开辟一条道路”。

四、清风长存的最后岁月

1992年7月11日6时55分,邓颖超在赵炜等工作人员陪伴下安详离世,享年88岁。按照她1982年亲笔遗嘱,要求遗体解剖后火化,骨灰撒掉;不搞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住房交公;特别强调“对周恩来同志的亲属...勿以因周恩来同志的关系...给予照顾安排”

诗人臧克家读遗嘱后感慨:“邓大姐位高而不自居,心中只有人民,唯独没有自己,朴素纯真,如一泓清水,清澈见底”。要知道在1992年7月1日,邓颖超还在在《人民日报》发表《庆祝党的生日,加快改革开放》一文,强调党员先锋作用和深化改革,仍在工作。

邓颖超逝世后,党中央充分尊重其“不搞排场”的遗愿,没有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仅简单火化。她的骨灰撒入天津海河,与周恩来骨灰同归一处,并要求穿16年前送别周恩来时的旧西装,共用周恩来骨灰盒“以节省资源”。她生前居住的中南海西花厅作为重要历史遗址保留,但严格遵照遗嘱未设立故居纪念馆。

邓颖超曾说“人总是要死的,但精神万岁。”她一生以“人民勤务员”自居,将婚姻深情、家国责任、女性解放熔铸一生,至今仍在党史与人民记忆中闪耀。谨以此文纪念邓颖超同志逝世33周年,她的精神永存人民心中。(还有照片16张,请继续阅读)

最后,再次向邓颖超同志致敬,向周恩来总理致敬!

整理不易,欢迎点赞、评论、关注、转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3

标签:历史   周恩来   珍贵   照片   妇女   全国妇联   领导   工作   同志   天津   国际   中国   汉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