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深圳时,"山姆会员店"这个名词对我而言完全是个陌生概念。直到看见同事们午休时热烈讨论"瑞士卷限购""烤鸡要排队",朋友圈里清一色的山姆购物车打卡照,我才意识到——在深圳,逛山姆似乎成了某种都市生活仪式。更让我震惊的是,想要踏进这个"神秘殿堂",居然要先交260元会员费!
这笔钱在老家许昌,够我在胖东来买上三斤现卤牛肉,外加两盒网红红丝绒蛋糕,还能剩钱打车回家。站在山姆门口那道需要扫码的闸机前,我突然理解了《西游记》里唐僧取经要换通关文牒的心情——原来现代都市的消费,早就在暗中标好了门槛。
山姆的魔力确实令人好奇。透过玻璃橱窗能看到三斤重的提拉米苏,货架上堆着像行李箱那么大的薯片桶。但当我听说有人专门租会员卡进店,甚至衍生出"山姆代购"业务时,突然想起胖东来门口永远免费的轮椅雨伞,茶水间里不限量供应的红枣茶——在河南,超市的服务居然可以细致到帮顾客挽裤脚。
记得有次在胖东来买榴莲,店员会主动提醒:"今天这批熟度不够,我帮您挑个明天能吃的,留您电话到货通知?"这种服务放在山姆的"自助式仓储购物"模式里,就像两个平行宇宙。一个用会员费筛选客户,一个用免费修鞋改裤脚留住人心。
朋友小陈是山姆死忠粉:"均摊下来每次购物省的钱早值回年费!"可当我看见他冰箱里冻着的半柜子吃不完的牛排,突然明白这种"批发式购物"的精明与陷阱。就像我姥姥常说的:"占小便宜吃大亏",在胖东来买块20元的鲜肉现做现吃,或许比囤积399元的澳洲谷饲牛排更符合中国胃的节俭哲学。
不过山姆的试吃策略确实高明,有次蹭朋友的卡进去,从西班牙火腿尝到新西兰冰淇淋,像逛美食博览会。这让我想起胖东来的"不好吃就退货",连咬过一口的苹果都能无条件退。一个用试吃让你冲动消费,一个用信任让你安心回购。
在深圳说"没去过山姆",收获的惊讶眼神不亚于在许昌说"没吃过胖东来自营月饼"。但有趣的是,两家超市都成了地域文化符号——山姆的巨型购物车是小红书打卡道具,胖东来的"超市界海底捞"称号则让外地人专门打飞的来体验。
有次在胖东来海鲜区,看见穿山姆同款格子衬衫的年轻人正视频直播:"家人们看好了,这才叫服务天花板!"突然觉得超市早已超越购物场所的意义,变成了都市人的社交货币。
如今我的深圳生活已步入第三年,依然没办山姆会员卡。倒不是付不起这260元,只是每次想起胖东来那个追出十米远,就为提醒我"豆浆盖子没扣紧"的大姐,就觉得消费社会的温度,或许不该用会员费来衡量。
也许某天我会为山姆的麻薯妥协,但只要想起在胖东来水果区能免费切块装盒,在熟食区能试吃到饱——那个永远不用扫码进门,却把"不满意就退钱"写成金句的超市,才是我心中真正的"零售界乌托邦"。
更新时间:2025-05-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