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知道,那会是我们的最后一面


我们向来不擅长谈「最后一面」。


它太沉重、太私密,往往被藏在心底最深处。可一段时间前,当小S在金钟奖典礼上含泪谈起姐姐大S,人们忽然意识到,原来告别并不是一个人默默熬过去的事。死亡可以被谈论,哀伤可以被看见。


于是,我们发起了「最后一面」的征集。那一瞬间,你和一个人停在了生命的分岔路口:有人在病床前轻轻握过彼此的手,有人在一个寻常午后吃着烧烤、吹着风,却不知道已是永别;也有人在日复一日的陪伴里,以为还有时间慢慢来,却终究来不及再剪一次指甲、再吃一次肠粉。


800多封来信涌入——从北京到长沙,从英国的小城到老家的院子。


你们写下的,是那些没有仪式、没有准备,却在心里回放无数次的瞬间;是来不及的道别,是平常的一个下午,是一句说出口或没来得及说出口的「我爱你」。失去的空洞无法被填满,但回忆让我们知道:那个人确实来过,也确实被爱过。


当征集发出后,读者@Dawn留言,「希望所有这些故事不是只给大家带来痛苦和泪水,而是也提醒大家珍惜身边的人。在以后的某个瞬间,拥有可以笑着说出『我当时跟她相处时真的很愉快,没有什么遗憾了』的力量」。


这,也许是谈论死亡的意义。


以下,是来自你们的——《我们的最后一面》。





文|王媛

编辑|姚璐

图|(除特殊标注外)受访者提供




我以为,只是天凉后普通的感冒

@内河 女 34岁 常州

我童年时最好的兄长和玩伴,是一个非常爽朗和活泼的人,很小就会照顾更小的我,给我做好吃的,为我做风筝,带我放风筝、抓知了、抓鱼、摘桃、遛狗、放野火。他可靠、鬼点子多、人精怪精怪的。我以为他是要陪我一辈子的,等我们都很老很老以后再一起离开人世。我10岁那年,他缠绵病榻,家里人都说,他可能熬不过那年春节。


有一天放学,我父母带我去看他。堂屋里比较昏暗,看不清他的脸。我们说了几句话,说的什么、他的语气、我的回应我一概不记得了,只记得父母之后便带我离开他的房间。当天夜里,伯父打电话来说他走了。我差不多失去了前后一两年的记忆,我母亲说我当时在家休了一段时间,她也请假在家陪我,担心我做傻事。我完全没有这样的记忆。当时我在读小学,现在我能有印象的小学生活,都是五年级之后的。


@Mina 25岁

2022年5月,我在上海隔离。小区自发组织物资采购,有很多「团长」负责团购和分发。5月的某一天是我的实习last day,忙交接忙到好晚好晚,仔细一看手机,早就过了找团长拿物资的时间。我慌慌张张跑到团长家楼下单元门,解释为何迟到并表示抱歉。团长大哥笑意吟吟地在凉凉的晚风中抽着烟,大方又从容地说:「小事儿小事儿,小朋友不着急。」


第二天,我在小区业主群、团购群里看到有人发消息:有邻居突发疾病,需要懂急救的人帮忙……后来得知,没抢救回来的这位邻居,就是昨晚看上去身强体壮的团长大哥。


其实我和他仅仅只是并肩同行过一段晚风的过路人而已,但后来,我把他写进了毕业论文的致谢里。当时我的毕业作品是《疫情物资需求管理系统》。有关疫情的回忆对我来说有点模糊了,但每次回想起2022年,回想起在上海居家隔离的86天,就绕不开那夜的凉风。


@王三岁 女 35岁 济南

我想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面,不是奶奶在躺在病床上无知无觉准备离开的时候,是她作为一个鲜活的人陪在我身边的时候。那是一个深秋,村子里的杨树落了一地的叶子,我挽着她的手臂,踩着落叶,在堤坝上散步。我清楚得记得,她穿着灰色的褂子,套了一件褐色的旧旧的毛织坎肩。那时她的病其实已到晚期,而我还以为只是天凉后普通的感冒。


@Lynn 女 30岁 莱斯特

2020年3月23日,我和他在英国一个小城市的街头四处闲逛。正值疫情期间,他从伦敦来到这个小城市,住在我帮他找的公寓里。那天下午阳光灿烂,还很暖和,其实这种晴天在当地并不常见。我陪他逛超市,逛了这个城市大大小小的超市陪他买生活用品,还时隔很久买到了一整袋卷纸,那个时候在英国成袋的卷纸是限购的,全靠抢。回公寓的路上我还开玩笑道今天太幸运了,你好像lucky star,你一来天气好了,纸也买到了。


我们又一起回忆当初刚来英国的日子,说起刚来的时候我带他去中超买老干妈,带他去巴克莱办银行卡等等的过往,那个下午我们仿佛走遍了这个小城的各处角落,像是把有关这个小城地图曾点亮的角落重新走了一遍。后来我们去一个咖啡店买了些简餐,回公寓前取了快递。一切都是那么平常,我们聊天吃饭,说起今后的打算以及要去的地方。我只当作这是普通的春天里的一个普通的下午。却不知分别的几个小时后,他出了事故,永远地离开了。


我真正懂了原来意外真的是比明天的太阳先来临这句话。我会在每一个重要的节点想起他,又或者是在一个个平常的阳光灿烂亦或阴雨连绵的下午想起他。这个人与我有着深深浅浅的联系,可我只能凭借着回忆或者梦境和他相见。他无处不在,而我又找不到他,或者说总在和他擦肩而过。



@晓凤 女 23岁 成都

那是每日惯例,妈妈出去上班时,我会在门口给她一个离别吻。她站在门外,我在门内,我们笑着互相亲吻然后再说声拜拜,妈妈就下楼了。那应该就是我和她的最后一面。


她的离去太过突然。她去世之后所有人都告诉我只能接受,最重要的是自己好好生活。但我知道我的心里有一个洞,不可能再愈合,我也只能带着这个洞活下去。生活看起来仍然是一样的吧,只是我会在洗澡的时候崩溃痛哭,在委屈的时候很想妈妈。


@杨女士 47岁 广州

2025年春节,我带着老二回娘家看我母亲。年初二还是初三的晚上,吃完饭,在客厅,母亲坐在那张老旧的竹椅上,把脚伸出来给我和姐姐看,说脚趾甲很长,自己剪不了。我拿着指甲钳试了一下,剪不动,灰指甲硬化。后来我说要泡一泡脚才行。那天我要回姐姐家住,就离开了母亲家。没有想到这是最后一面。我没有给她剪指甲。


图源电影《路边野餐》



漫长的告别

@Choice 女 21岁 常德

他躺在床上,房间里不太通风,光线也不充足,所以幽暗的灯常亮着。那时候我读初三,一个月才能回去一次。那天我正要去上学,去房间看他,他已经很瘦很瘦了,眼球凹陷进去,皮肤黄黄的紧贴着脸部骨头。我们寒暄了三言两语,要听清他说话很费力,我得把耳朵凑到他嘴边,听好几遍才能勉强听清。他最后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我顿了顿,说要等两周之后的清明节了。他听后我们彼此都安静了很久,好像都意识到了什么却又不愿承认,都在暗自对时间下注。


我们都赌输了。清明节回来去看了他,从来没觉得这条爬了无数遍的山路原来这么难爬,鞭炮也很吵,纸钱的灰烟让人睁不开眼,泪也止不住。


@Atoz

去年放假回家,爷爷已经因为摔跤躺在床上两个月了,但偶尔还可以下床动动,精神也还好。我说你要听话,不能下床乱动了,他随口答应,但三天后又因为一个不小心摔了一跤,胳膊摔骨折,完全不能起床。那时他已经失禁了,瘦到牙龈都向后缩了,又因为岁数太大,哪怕骨折了医院也不收也没办法打麻药做手术,风险更大。第一次看到那么虚弱的爷爷,第一次感受到人的生命在消散。


我进到他的房间,房间小小的,我小时候总把自己关在里面玩。房间中充斥着淡淡的排泄物的味道,和浓烈的云南白药的味道,那是为了缓解骨折的疼喷的,但又能管多少用呢?爷爷虚弱到说话也发不太出音了,我凑过去,他说渴,我拿起床头柜上的杯子,把里面的吸管递到他嘴边,他已经吸不太动了,最后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喝没喝到。我有种强烈的感觉,那是最后一次见到他了,从他房间出来我就一直哭。爸爸进屋后说,爷爷要给我拿点钱,和每一次来爷爷家一样,临走都要塞给我几百块钱让我当路费。爷爷已经动不了了,最后让爸爸从枕头下数了五百给我,那五百现在被我包起来当做护身符了。


再见就是在殡仪馆了,看到门口立着的照片,我哭到站不住,爸妈说坚强点儿,这么多人看着呢。那是一个哭都不敢发出声音的下午,流着泪上香,流着泪折元宝,元宝染得手掌黄黄的,多少天都洗不下去。火葬场的味道很复杂,有烧纸的味道,有阴湿的味道,还有廉价的白酒的味道,让人一闻到就反胃。


他走后的几个月,我随时随地都会在想,那次喂他喝水,他到底喝到没有?我想到最后与遗体告别的时候我也没敢抬头看看他的脸,只看到圆圆的帽子和鞋底的绣花;想他被推出来的时候只剩下一堆白骨;想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了;想这么一个无条件爱我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图源电影《漫长的告别》


@莎莎 女 36岁 广东

深圳的变化是飞速的,繁华迷人眼,但我每次去,想到的都是旧人旧城。和她笑着的最后一面,是我们几个高中朋友一起去深圳看她,她陪我们逛了世界之窗、去了海边,在南山的车站,向车上的我们挥手告别,眉眼弯弯。哭着的最后一面,是在歌声中,我们跟她告别,永远告别。


她叫舒婷,人如其名。她是我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没有走散的宝贵缘分。曾经她大我1岁,11年过去,我大她10岁了。


@陈先生 36岁 青岛

妻子去年因乳腺癌转移至骨髓离我而去,才35岁。最后的时刻是那天的凌晨4点半,没有影视剧或者文学作品里的情节,一切简单到不真实。她沉沉睡去,血压下降,去钾肾上腺素已经推到了最快;我在病床前一直握着她手,叫她名字,感觉偶尔她会握一下我手表示回应,但再也没有醒来。


她是我的初恋,也是唯一挚爱。相恋1年、结婚7年,这是我们彼此最好的时光。她以前的人生充满坎坷,但把所有挫折踩在脚下,完全向着光明成长,成熟、稳重、大方、细腻、独立、好学,比我自己更爱我。


我不知道这一年是怎么过来的。每天都忙,有事做事忙,没事找事忙。但感觉人生充满了矛盾:关于她的点点滴滴,不愿忘记但又不敢想起;一面把生活安排得平稳,一面觉得平稳的生活是在自欺欺人;一面觉得要好好生活,一面觉得生活本身没有意义。出去旅游散心,一面觉得风景很美心情舒畅,一面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开心。


照片是孙燕姿新加坡演唱会。她生病时候我们看了很多演唱会。最后为了给她打气,我说我的唯一认证偶像孙燕姿今年终于要开演唱会了,我们追去她老家去看!我去了,她没有。但我还是买了两张票。



@椰椰 女 27岁 广州

不常想最后一面,可能是大脑的自动保护机制,当时爸爸说的一些话我也记不得了,想努力去回忆他是带着什么语气什么表情说着话,但画面就是模糊的,只有握着他骨节突出的手反复捏捏那一个细节是清晰的。那个时候疫情封控刚结束,学校恢复上课,我也准备出发去动车站。


以往的每一次去车站都是爸爸送的,这次他躺在床上,叮嘱我在学校要好好生活认真学习,唠唠叨叨一堆彼时我不爱听的话,说到最后,说自己累了,你快去吧。我觉得舍不得,一直握着他的手,给他捏捏虎口,希望缓解些他的疼痛。想着下次回家他会怎么样了,状态是会更差了还是更好了呢,同时心里有点小雀跃,网课了那么久,终于可以返校了。


可是我才回学校一个多星期吧,他就离开了。那天,妈妈给我打视频,我透过手机看到的爸爸最后一个画面。瞬间绷不住对着视频嚎啕大哭,如果晚点开学,我别那么乐观,是不是就可以和家人一起陪着他走完最后这些天。也开始自责,凭什么爸爸生着这么严重的病,妈妈这么辛苦照料,而我却在期待返校。


他构成了我这个人的一半。前几年,我甚至会讨厌自己带着他的坏基因,脾气急肠胃不好小方脸,每次妈妈说我和爸爸太像了的时候,我会很生气。这几年慢慢地我学着辩证地看待自己和他带给我的基因表达,有时候也挺谢谢我遗传他的直脾气,遇到事能勇敢输出,保护自己。


@夕林 女 27 四川

他是我的好朋友,21岁的他心思细腻,待人友好,碎嘴又八卦,搞笑又可爱,我们像拥有不同性别的同一个灵魂。他敏感又谨慎,那些拐弯抹角的试探和自嘲下,是他想被人看见又不断隐藏的伤口。


那是个夏日的夜晚,他搬了新家,但是那段时间遇到了重大打击,心情很低落。我从外省回来,本来当天要去看他,但是因为太累,就给他打了视频电话。电话里他始终沉默,害羞地笑着躲闪镜头,我们聊了很久,我说了好多话,他只是微笑地看着我。


过了半个小时,我正在刷朋友圈,看到他一个不对劲的朋友圈,然后对话框弹出他发来的消息,说要好好的。我心里突然觉得毛骨悚然,再打电话,发消息,都没了回音。我冲下楼拦了个出租,往他家冲,出租开了好久好久,高架上没有路灯,前面一片漆黑,好像没有方向,手机里一直只有嘟嘟嘟和请稍后再打的提示。我看着窗户,迷茫又害怕。快到的时候,另一个朋友已经打来了电话,说救护车来了,我说那去医院抢救啊,为什么不去医院抢救呢?去医院啊!电话那头只有沉默。那天月亮很亮,但是照不亮天,也照不亮他的眼。


到派出所录笔录的时候,我始终不知所措。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面对死。后来我一个人在家躺了一个月,企图搞明白他那天想说什么,不断反思如果那天我去了,是不是就会不一样。想不明白。白天睡不着,我就拼图,晚上也睡不着,就躺着,躺到闻到楼下卖豆浆的香味,就起来拼图,一个超大拼图,拼了又拆,拆了又拼,还是想不通。后来过了一些年,我看了一些心理学的书,明白可能当时他心理状况不太好,那些我听不懂的话,原来是道别,可惜那时我们太小。在意识到不对的时候,其实应该向外寻求帮助,带他去看看医生,去蹦一次极,也许事情就会有转机。


后来毫无征兆地在第3年跨年的时候,我梦到他,穿过一个发光的门,来跟我道别。还是穿着那件彩色的短袖和一个牛仔裤,我第一反应是,电视里的鬼都没有脚,为什么你有?他白了我一眼,让我少看点电视剧,然后说他要去开始新生活了。我问他去哪,他说随机,他也不知道,我说,祝你到一个超富的人家,然后别忘了我们,到时候来找我们,带我们发财。他说,算了,还是不想去个富人家,去个幸福的家就好了,我说那好,那祝你有幸福的人生。希望现在,他是一个幸福的小孩,正在快乐成长。


之前看到一句话,说,真正的告别不是长亭外,古道边,而是在某个不经意的下午,那个人就永远地离开了你的生活。确实是这样,漫长的道别发生在每一次想他的时候,现实却没有像电视剧《想见你》那样不断重来的机会。珍惜当下,努力看见每个我爱的人,我不想再留遗憾。


图源剧集《想见你》



留下来的记忆,没有完结

@刘不丢 女 33岁 成都

他是我在微博上认识的好酒友。他很温柔,会远程请我喝酒,会给我分享月亮,会给我买绿色的花花,我们都喜欢肠粉,但是约了很多次都没成功。


最后一面,他从都江堰过来找我喝酒,结果和另外约饭的朋友撞了,于是大家一起吃饭,其实有点像他陪我应酬。但是那天我们喝酒喝得很开心,喝完一场,又喝了下一场,喝多了,我们抱着哭,互相擦眼泪。第二天,我们约着吃了一个肠粉,超级开心。


后来,我又吃了肠粉,登录微博,想要分享给他,他没有回复。后来看到他的姐姐给我发的私信,告诉我他在酒店烧炭的消息。现在我每次吃肠粉的时候都会想起他。我再也不玩微博了。


@妍琼 女 42岁 郑州

母亲离世前的最后一个画面,她穿着红色缎面做的棉花棉袄,刚刚到屁股那里,背对着我给我做鸡蛋番茄面。她留着短发,发尾有些凌乱,闭上眼睛想起母亲,就是这个画面。感谢这份问卷,让我有种吃到这最后一碗面的幸福。


@Vivian 女 48 北京

她是我的前同事,也是我的朋友。很睿智,热爱生活,喜欢旅行,美丽优雅,一切都很美好,2018年年底,那天降温得厉害,我去她的家里,我们坐在餐桌两旁,就像平时聚会吃饭聊天一样,她看着我,我说话。但是她的身体,准确地说是她的病——脑胶质瘤复发了,她的多数日子是记不住人和事的,能清醒的时间越来越短了。这一天她约我见面,跟我说她放弃放化疗。她说她的牵挂,孩子、老公,我说话的时候,她就微笑着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像是要把我刻进脑里。这一刻说话都不重要了,在那当下一切都停止了。我永远都忘记不了她的眼神,对这个世界的爱跟眷恋。



@纯子 女 26岁 上海

印象里他是我初中班级里,一个比较调皮捣蛋的男同学,我和他的交集并不多。成年后才听妈妈说,他在家里爬上衣柜检查灯,不小心摔下来,等到第二天才被人发现。我听到后又震惊又惋惜,生命在无人在意的角落原来是这样的脆弱。


后来回家过年,翻看初中的同学录,由于之前也仅是认识的关系,也并没有关心他在同学录信息页的背面写下了怎样的留言。那天我第一次看到他写:别说你还好,想哭就要笑。是两句陈奕迅的歌词,我很诧异,这完全和我记忆里那个顽皮男同学形象不符,原来还没有认识真实的他、完整的他,他已经匆匆离开了。



@小田同学 女 24岁 秦皇岛

那是今年7月很平常的一天,夏天的北方人很爱在小院里吹着凉风,吃着烧烤。


而我二姨夫的家里就有这么一块乘凉的地方。每年夏天,我们都会在他家里喝着奶茶,吃着自己烤的烧烤,看着他种的葡萄,讨论着秋天会结多少柿子,冬天的白薯会不会比去年的还好吃。更多的时候他还是听我们聊天,时不时地给点建议。在烧烤的时候他总是吃得很少,他总说,看着你们吃我就很开心。


在春天的时候他会给我们拿自家种的生菜,夏天有大大的冬瓜,而秋天就是黄澄澄的柿子,到了冬天是有太阳温暖味道的白薯干。在不同的食物中,我感受到了四季,也感受到了他的四季。今年秋天的柿子收成不太好,可能柿子也想他了吧。



@小禾 女 29岁 上海

爸爸走的时候是早上8点多,我接到妈妈的电话赶往医院,看到他闭着眼,旁边心电图还没完全停止。听说人最后丧失的是听觉,我抱着他,在他的耳朵边一直说:「爸爸我爱你。」


爸爸在我眼里是一个善良、勤勉、仗义的人,为我遮风挡雨,教会我人生的很多道理,给了我很多很多的爱。之前我看电影《大鱼》,一条大鱼咬住了婚戒选择了上岸,成为了丈夫和父亲。他的许多梦想都被家庭束缚,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退休后能有机会读四川大学的文学系。


他总是很坚强,生病的15个月里,似乎没有看到他沮丧的样子。每次和他说话的时候,总是掷地有声。他总是在工作,甚至跟我说,「要不是爸爸这个病,我还能多挣几十万」。这就是我踏实上进、博学多思、爱护家庭,每当我想起都会泪流满面的爸爸。


感知到他生命进入到最后的日子后,我提了大厂的离职,找了一份远程上班的工作,希望能陪他最后两三个月,可惜一切都太快了,在我远程上班的第三天,他就走了。


他去世后,我仿佛对那个病床上的一切都有应激反应。出去玩领了个手环,我就会想起爸爸住院的时候手上戴着手环,瘦骨嶙峋的样子。在我玩游戏的时候,我会想到和爸爸在病床上玩斗地主。他是斗地主高手,那把他判断失误,没有用炸弹炸妈妈的牌,导致我们俩农民失败了。当时我们还在复盘,他也说确实不该这么打。对,挺好笑,我爸临终前还在看斗地主的视频。


我总觉得,他的夏天应该还很长,他的牌还在继续。只是在我无数个或梦或醒的时刻里,这份欲说还休的祈愿与期待,已经变成细密如针扎的疼痛。



@烨 女 33岁 浙江杭州

我的先生,我一直喊他「哥哥」。他在2025年2月底永远地离开了,那天半夜2点多,他大哥给我打电话,说医生叫我快点来,和衣而睡的我从床上蹦起来往医院赶。到了医院,在安宁疗护病床上的他已经陷入深度昏迷,他的手还是被绑着的,我哽咽着跟大哥说,把他的手解开吧,随即眼泪止不住地流,眼睁睁地看着仪器设备上的数据归零,心脏监测仪变成了一条直线。


但是来不及过多悲伤,还有各种手续要办,那天整个人都是麻木的。我和大儿子亲眼看着他被推进火化炉里,出来的时候,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盒子。他离开后,给我留下了两个儿子,一个两岁一个七岁。单独抚养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很多他突然离开留下的烂摊子,所有的暴风雨劈头盖脸地打过来。


暴风雨不确定什么时候会过去,但是我一直会想起他,明明他给我留下了那么多烂摊子,没有给我们留下一点保障,走的时候也没有给我和孩子只言片语。可是我每每想起他的时候,都是他往日种种的好。可能是因为见过了他在病榻上的种种狼狈和不堪,见到了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型的他,根本怨不起来。只希望他自己在另一个国度能够过得好,没有病痛。


图源电影《情书》



他们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周百万 女 37岁 北京

那时我在上幼儿园,有一天忽然来了两个当兵的叔叔要把我接走。老师问我:认识吗?我说认识呀,就欢欢喜喜地走了。上了车,我问他们,我爸爸妈妈怎么没来接我呀?其中一个人说,我们带你去见他。一路上很远很远,很奇怪,两个人也不怎么说话,车内空气很凝固。但是我以为就像往常一样回家了。不知道过了多久,到了一个医院的门口,妈妈出来一把抱住我,说,「走,去见爸爸吧。」


妈妈哭了。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哭。到了病房,妈妈掀开白床单,嗷嗷喊说你女儿来了,要我跪下。我不懂什么是生死,就跪下来。再后来就是妈妈的哭声和一屋子的人,我被带走了,记不清了。再后来见到爸爸,他躺在一个礼堂上,边上全是鲜花,穿着军装盖着党旗,所有当兵的叔叔都来了,开始一排一排鞠躬告别,妈妈在哭泣,但是变成了隐忍的抽泣。我站在旁边,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见到花圈,密密麻麻的好漂亮。他躺着的样子很好看,全是花围绕着,像是美美地睡着了,不被任何事物打扰。


他离开后,我就变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这31年走来,有艰难、有心酸,必须要靠自己,必须要坚强。后来我会在很多时候回想起我们的最后一面,没有告别让我很遗憾,随着长大,这种感觉从难受、埋怨变成了放下。为数不多的几次,我梦到过他。最近一次,我梦到他写信给我说:我很好,我知道你也很好,我们相互放下吧。



@Halcyon 女 38岁 辽宁

中考那一年,下午准备去考场的时候遇见了在小区里遛弯的外公,他逗我:「考得怎么样啊?有没有烤糊?」年少的我有点不满地回答他:「上午考的是语文,糊什么呀。」殊不知,那竟是我与外公此生最后的对话。


后来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我提到了外公生前最后一次住院,我陪他去外面遛弯时,他给我买了一袋肉枣肠。出院不久,他就去世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吃过肉枣肠,因为那个有外公爱的小女孩,留在了16岁那年的夏天。


@不孝孙女 21岁 恩施

我奶回到了老家,躺在堂屋。姑姑用手动呼吸泵帮奶奶维持最后的生命,她们找了个毯子放在堂屋的地上。奶奶旁边还放了个蜡烛芯。当时我已经上初中了,但一直没有接受过有关死亡的教育。我只记得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第二天,从姑姑们的聊天中,我知道奶奶在凌晨断了气。她躺在冰棺里,在堂屋停放了几天。这个过程中,我看着爸爸和姑姑她们哭,可我一滴眼泪都没掉。当时我满脑子都是我奶去世前那个暑假问我的话:「我死了你会不会哭?」我奶问了我两三遍。当时我想,干嘛要说这么晦气的话,就不搭理她,她也赌气跟我说,白疼你了。


可是我只是那几天没有哭。再往后,我只要想到任何跟她有关的东西时都会忍不住无声流泪。我奶个子不高,不认识字,但我觉得她的思想比我上过小学的爸妈开明。有些想法我爸妈会不支持,但我奶会和我站在一起。我小时候我家在山西收破烂,她会半夜起来骑着三轮车去远一点的小区垃圾箱里翻垃圾,后来我听我姐说,我奶会把找到的好吃的带回来给我们吃。现在想来不可思议,别人丢在垃圾桶的食物怎么还能再吃,但是对于我奶来说,她只知道她的孙女在等她回去照顾。


暑假我在老家和我奶一起住,她会用花给我们染指甲。最后一次染的时候快开学,我忘记什么原因没染完,当时我还笑嘻嘻地说没事,明年再染。可是奶奶去世后,院子里花也凋落了,也没人会给我染指甲了。


@旧了 女 40岁 四川

我看着妈妈咽气,果然和她说的一样,最后的时刻,有一个轻轻的幽微的「咔哒」声,然后吐出最后一口气。我顾不上悲伤,手脚利落地将准确时间截图保存,平和地对她说:你安心走吧,我们都会好好的。顾不上心痛顾不上痛哭,看着她泯灭,看着她合上双眼。


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好最好的妈妈,是我的榜样、我的出处。对妈妈印象最深的是她的聪明乐观、坚韧美丽。我总是想,她如果当时有机会多上学,该是多么厉害的人啊!


我时常念及她,当桂花飘香的时候,当我和孩子聊天时不由自主用上她教给我的道理时,当吃到类似水煮滑肉的菜时,当街角有和她身形相似的老人时,当我梦见她对我说「我要走了」时。


我们亲密无间,是母女,也是朋友,我们之间没有太多遗憾,除了她走得太早。我不会特意想起和妈妈的最后一面,只记得她的好与日常。想起妈妈,仍然是特别温暖幸福的存在。


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告别,我们终有一天会相见!


图源电影《漫长的告别》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1

标签:娱乐   妈妈   爸爸   肠粉   都会   床上   下午   医院   堂屋   味道   团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