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接纳他人送来的衣服。
我的老家,就把孩子穿旧衣服,当成一种风俗,大概意思是说——这样的孩子,卑贱,如野草一样成长,很顽强。
很多大人,也会把孩子穿不了的衣服,随手就送给亲戚朋友,或者是附近的穷孩子。自家的孩子长得快,一些衣服还好好的,能穿,不能浪费了。
孩子的衣服多了,也占地方,还担心生虫,被老鼠啃咬等。送走,烦恼就没有了。
衣服送来送去,都是大人的决定,却没有照顾到孩子的感受。
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很多父母意识到了,旧衣服不随便送,也不随便接。

孩子对衣服的处置权,请大人多尊重。
“没想到,就是把孩子的衣服送亲戚了,就被儿媳数落了一顿”,我的邻居张婆婆,在小区里不断抱怨。
大家以为,张婆婆的儿媳,太不讲理了。这衣服穿不得了,不送人,还压箱底干嘛?
后来,我才知道,被送走的衣服,上面有一只小老鼠,非常可爱。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用水彩给鸭子涂上了颜色。
这件事,孩子一直记得,还告诉妈妈:“衣服留着,长大了再看看,会想起幼儿园的快乐。”
也有一个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了孩子上高中时的领奖画面——孩子穿一件很旧的上衣,也不是很合身。
配文说:“孩子认为,这件衣服,会一直给他带来好运气。每次有进步,孩子就会和衣服唠叨几句,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
有一位叫“陈洁”的网友,还说女儿,能把每一双鞋子,都说一个理由,必须留下来。有的鞋子,穿习惯了,觉得跑步非常快,跳绳都不会绊脚。曾经鞋子和某件运动服搭配,得了好名次。
女儿还说,自己高考的时候,就要用这双鞋,这件衣服。
原来,很多旧衣服,承载了一个故事,见证了孩子的成长,融入了情感。
如果大人随便把旧衣服送人,就把孩子美好的载体,都弄丢了。
一旦孩子哭着闹着要讨回来,这就非常为难了。就是大人买新的,孩子都不要。
也许很多衣服,一时半会,孩子不在乎。但是孩子成年之后,就会去寻找,那是在寻找一种美好。
对孩子的旧衣服,正确的做法有三个。
1.衣服的处置,先问一问孩子。孩子确定不要了,再扔掉,或者送人。
2.有纪念意义的衣服,一定要保留,这是成长的见证。
3.清洗干净了,保存在干燥的地方,让孩子知道。

孩子的自尊心,需要父母细心呵护。
给孩子穿旧衣服,看起来可以节约育儿成本。
一旦孩子有几岁了,有了自己的个性,就难免和周围的人比较,也会爱面子。
孩子潜意识里,会争强好胜,在打扮上,是不能太怂的。
虽然,节俭的风气要流传,但是孩子的心理,不能不照顾到。
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在童年当中因为缺乏某一样东西,会在他们成年有能力了之后,产生一种强烈的补偿心理。
童年已经远去了,但是童年的一些记忆在,某种自卑感也在。于是,他们大了之后,还耿耿于怀。
我的一个表妹,在结婚生娃之后,让母亲来带娃。
母亲从亲戚那要来很多的旧衣服。表妹毫不犹豫地扔掉了,说:“妈,以后不要任何人的旧衣服,我们不富裕,但我们买得起。”
母亲不理解,认为女儿矫情。
表妹郑重其事地说:“我小时候,穿邻居的衣服,被同伴说‘捡破烂’,你知道这是滋味吗?你知道我因此哭了多久吗?”
自尊心被伤害了,也许一辈子都难复原。是一道无形的伤,在心灵里扎根。
当一个孩子穿着旧衣服,和玩伴在一起的时候,很不自然;或者孩子非要把衣服换下来不可。这就说明,孩子的自尊心在作祟,父母不要不知道。
父母在家,是有绝对话语权的。因此孩子的言行上,不会一直反抗,但是孩子的内心,却一直反抗。
在孩子讨厌旧衣服的时候,除了自卑,还会有两种影响。
一是孩子觉得自己无法把控命运,被父母拿捏得死死的。因此对原生家庭是很失望的。
孩子连穿什么,都不自由。那么他在其他方面,就更觉得被束缚。
二是孩子在同龄人面前低头,总以为大家在盯着身上的旧衣服,从而做人很卑微。
他也许会否定自己的人生价值,把自己定位为“穷人”。学习生活的自信心,是不足的。
大人非要别人送的旧衣服,也一定要问一问自己的孩子,是否可以接纳。一些被孩子喜欢的旧衣服,还是可以的,孩子也会穿起来,很自然,甚至会在同伴面前说:“看,这是我表姐的衣服,可好了,可贵了。”

很少有大人,把孩子当成朋友,而孩子期待的,就被当成朋友,家人之间有平等,公正,友爱。
大人随意的行为,可能就伤害了孩子,引发 孩子的抗拒,反感等,关系、人生的祸患,就隐藏在其中了。
任何东西,只要是孩子拥有过的,都应该算孩子的私有物品,大人别随手处置。
凡事多问一问孩子,“尊重”是对幼小心灵的最好保护。
作者:布衣粗食。
配图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2025-11-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