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18日讯 7月16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链博会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专题展区,三台小智机器人正行云流水地表演太极,一招一式刚柔并济,引来不少观众驻足。不远处,它的同门A2机器人正与观众进行三子棋对弈,有时对弈输了,还给观众竖起大拇指点赞。
三台小智机器人表演太极。特派记者夏俊俊 摄
A2机器人与外国嘉宾体验三子棋对弈。特派记者夏俊俊 摄
在现场,武汉光谷华汇的楚宝系列机器人同样吸睛。它们不仅能走跑跳、完成手部精细操作,更已在新疆边境巡逻、救援等场景应用。其双臂升降平台,作为通用硬件平台,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开放研发支撑。
华中科技大学丁汉院士团队研发的荆楚1号机器人,则凭借灵巧的双手和拟人的表情圈粉无数。长江日报记者上前与它互动时,它能识别点头问好,并用巧手把名片从盒子里拾起并递出。作为国内全丝杠驱动人形机器人第一梯队成员,它能服务于文旅、政务以及装配、检测、搬运等生活、工业多场景。
荆楚1号机器人向观众递名片。特派记者夏俊俊 摄
武汉鼎盛创新的机器人则带着 “开源鸿蒙” 标签登场。它是国内首款搭载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和国内首款实现产业化落地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拥有国际领先的步态灵活性,可视化积木编程能让用户轻松赋予它新功能,成为人工智能专业学生的 “教学好搭档”。
“夹起一块石头很简单,但夹起一块豆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记者眼前的机械臂采用一体化指尖技术,能精准、轻巧地夹起一块豆腐并放下,而豆腐完好无损。这款机械臂搭载武汉华威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大面积传感器产品,能完整抓取果冻、豆腐等柔软物品,其电子皮肤市场占有率已超50%。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劳动者三号’,它最高负载可达40公斤。”武汉格蓝若团队介绍。据了解,“劳动者1号”(也被称为“大壮”),在去年举行的第二届链博会湖北展台上就已经吸引了众多中外宾客瞩目。相比上届链博会,此次参展的产品阵容更为强大。“劳动者三号”旁边的M3机器人秀出倒地自起、俯卧撑、叶问蹲等高难度动作,轻便灵巧的身姿让它成为现场的“明星”。
劳动者3号机器人。特派记者夏俊俊 摄
武汉格蓝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熊少华介绍,机器人核心的关节模组等关键零部件,均为湖北本地生产,公司正与湖北多家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形成稳定的供应链体系。目前生产线已实现每日两台机器人的产能规划,从组装、调试到测试出厂的全流程都在湖北完成。这种本地化的创新产业链布局,不仅保障产品质量,也为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于此次参展,格蓝若团队满怀期待。“我们希望通过链博会这个平台,近距离学习国内外同行的先进技术和产品特色,找准自身优势与不足。”熊少华同时表示,希望向上下游企业、潜在客户和公众展示湖北机器人产业的进步与实力。
本届链博会,湖北搭建了300平方米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专题展区,22家鄂企携80多件展品精彩亮相,其中包含20个整机人形机器人,是本次链博会唯一的人形机器人展台。
(特派记者吴婕 驻京记者柯丽芬 通讯员李胜唐)
【谢会芳】
更新时间:2025-07-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