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不起眼的习惯正让血脂飙升!很多人天天做,却毫不知情

“我平时连奶茶都只敢点三分糖,

火锅一周最多一次,

怎么体检单上‘高血脂’

三个大字这么扎眼?”

别慌,不是你一个人!

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情况!

很多人感觉自己很健康,结果血脂悄悄就 “放飞自我” 了。其实啊,让血脂失控的往往不是那些明晃晃的 “大油大肉”,而是藏在日常里的5个 “不起眼习惯”!

Part.01

{5个不起眼的习惯正让血脂飙升}

01

不吃早餐:以为在“省钱控脂”,其实是在“养血脂”

很多人认为少:“少吃一顿早餐,少摄入点热量、血脂说不定还能降点!“

恰恰相反,不吃早饭反而导致血脂悄悄升高。一项研究发现,在我国人群中,经常不吃早餐与血脂异常风险显著相关,尤其会升高“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同时导致“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下降,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尤其是吃早餐,有助于维持健康的血脂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02

爱吃夜宵:白天凑活吃,晚上 “猛炫”,血脂扛不住

有些人一天三顿饭经常凑合:早餐啃个面包,午餐点份外卖,一到晚上就 “放飞自我”—— 烧烤、烤串、泡面、小龙虾,恨不得把一天的 “亏空” 全补回来。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研究还发现,吃宵夜也会导致“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升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下降。

研究发现:与规律吃早餐且不吃夜宵的人相比,有1个不良习惯(不吃早餐or吃夜宵)的人坏胆固醇水平每年增加0.016毫摩尔/升,有这2个不良习惯的人坏胆固醇水平每年增加0.023毫摩尔/升。

为什么“不吃早餐”“吃夜宵”会高血脂?

答案在这里:

因为我们的身体有一个 “生物钟”,管着代谢、血脂调节,半夜塞夜宵,就是在 “打乱生物钟”,代谢一乱,血脂能不 “造反” 吗?

03

偶尔一顿 “油腻大餐”:别信 “偶尔一次没事”,血管4小时就 “变油”

“我平时都很清淡,就周末跟朋友吃顿火锅 / 烤肉,应该不影响吧?”

大错特错!

一项研究专门让20多岁和60多岁的男性吃一顿油腻大餐,结果4小时后,血脂直接 “飙到失控”:

年轻人组:甘油三酯从0.88飙升到 2.26;

老年人组:从1.39暴涨到 2.92(要知道正常值应<1.7 啊!)

这哪儿是吃饭,简直是往血管里 “灌油”!更可怕的是,吃完不仅血脂高,血管还会变 “硬”,连大脑供血都可能 “罢工”,中老年人遇上这顿 “大餐”,风险直接翻倍!

04

主食吃太多:以为 “清淡 = 只吃菜”,碳水过量也 “变脂肪”

有人说:“我不吃肉、不碰油,顿顿青菜配米饭,怎么血脂还是高?”

问题可能出在 “主食管不住嘴” 上!

过量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米饭、面条、馒头)吃进肚子,用不完的能量会偷偷变成脂肪,要么堆在皮下,要么藏在内脏,要么混进血液里 ——这不就是血脂升高的 “原材料” 吗?

一般来说,碳水化合物要占全天总能量的 50% 左右,不是 “越多越健康”。另外,爱啃甜食的人也要注意:甜食里的饱和脂肪、反式脂肪,也是血脂的 “帮凶”!

05

血脂“飙升”习惯五:爱喝饮料

现在的年轻人几乎每天都来一杯奶茶、果茶、碳酸饮料 ——“一天不喝,浑身难受”。

2022年《营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与含糖饮料喝得少的人(一个月不到1份,1份约360 毫升)相比,饮用含糖饮料较多的人(每日多于1份)其平均“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甘油三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更高,而“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则更低。

你以为喝的是 “快乐水”,其实是让血脂 “失控” 的 “糖水” 啊!

Part.02

{科学降血脂,记住这5点}

01

多吃好脂肪、少吃坏脂肪

减少 “坏脂肪”:红肉(猪牛羊肉)、全脂牛奶、黄油、棕榈油(藏在很多糕点里)要少吃;油炸食品、人造黄油、包装零食里的反式脂肪,能不碰就不碰 ,它们是 “坏胆固醇” 的 “头号粉丝”。

增加 “好脂肪”:适量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摄入,如橄榄油、牛油果、坚果(核桃、杏仁);每周吃2次深海鱼(三文鱼、金枪鱼),里面的 Omega-3 能帮血脂 “减负”。

别忘了 “可溶性膳食纤维”:燕麦、大麦、豆子、苹果、橘子、胡萝卜。这些能帮身体 “抓” 住多余胆固醇,让它排出去!

02

选对蛋白质和碳水,别让 “清淡” 变 “无效”

蛋白质:优先选择鸡胸肉、鱼肉等白肉,以及植物蛋白如豆制品(豆腐、豆浆)。

碳水:别只吃精米白面!把一半主食换成糙米、全麦面包、红薯紫薯,血糖稳了,血脂也不容易 “飘”。

03

每周运动150分钟,让身体 “烧” 掉多余脂肪

有氧运动为主:

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每周至少 5 次,每次 30 分钟,运动到心率加快、微微出汗就行。 别觉得 “累”,这是在给血管 “做 SPA”。

增加力量训练:


每周2次,深蹲、俯卧撑、举哑铃(家里矿泉水瓶也行),练出点肌肉,基础代谢上去了,血脂消耗得更快!

04

控制体重 + 减腰围,别让 “肚子大” 拖垮血脂

超重、肥胖(尤其是肚子大的 “腹型肥胖”),是血脂的 “天敌”。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之间。建议男性腰围控制在90厘米以下,女性控制在85厘米以下。

05

戒烟 + 限酒,别让 “坏习惯” 拖后腿

戒烟:吸烟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让 “坏胆固醇” 更容易粘在血管上,血脂本来就高,再吸烟就是 “火上浇油”。赶紧戒,别等血管出问题才后悔!

限酒:酒精会促进脂肪合成,升高甘油三酯。能不喝就不喝,实在要喝,也得严格控制量(男性每天酒精不超25克,女性不超15克,换算成啤酒也就一瓶左右)。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厉菁提醒大家:

别再以为 “没大吃大喝就不会高血脂”!不吃早餐、爱啃夜宵、主食过量、饮料当水、偶尔一顿油腻大餐,这些 “隐形习惯” 都在悄悄推高血脂。控血脂不是 “少吃油” 这么简单,避开坑、吃对饭、动起来,才能让血脂稳稳的,血管更健康!

专家简介


厉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首席专家,Watchman及WatchmanFLX左心耳封堵全球带教专家。国家卫健委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主任,河南省高血压达标中心联盟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肺血管组委员,河南省高血压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微循环学会心血管分会中西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心脏疾病防治分会会员,河南省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心血管专科联盟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河南省心血管代谢联盟委员病,河南省医学科普学会审读专家,河南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及介入诊疗工作,擅长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及急危重症的诊断和救治。在复杂冠脉介入治疗(包括IVUS、OCT、FFR、旋磨)、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及左心耳封堵术、高血压药物及器械治疗、主动脉夹层/瘤覆膜支架植入术、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脏永久起搏器及CRT-D植入术等介入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坐诊时间:福塔院区 每周二、周五上午。

联系电话:13938447527

综合:新华社、健康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2

标签:养生   不起眼   血脂   习惯   河南省   胆固醇   脂蛋白   脂肪   心血管   血管   早餐   夜宵   甘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