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逆转澳大利亚的胜利本该让球迷欢欣鼓舞,但潘臻琦的表现却像根刺,扎得人心里发疼。这场本该全员闪光的比赛里,这位 1.92 米的大个子用近乎隐身的表现,成了全队唯一的短板。
比赛打到第三节,张茹意外受伤离场,潘臻琦获得了足足 19 分钟的宝贵出场时间。可翻开技术统计,她的名字后面跟着一串刺眼的数字:0 分、0 助攻、2 次罚球全失,甚至连出手次数都差点挂零。在队友们为每一个篮板拼尽全力时,镜头里的潘臻琦更多时候在场上折返跑,攻防两端都像个局外人。
最让人揪心的是那两次罚球。第四节还剩 6 分 12 秒,中国队好不容易获得罚篮机会,潘臻琦站上罚球线时,场边球迷都在为她加油。可第一个球砸在篮筐前沿弹出,第二个球更是偏得离谱,连篮筐都没沾到。转播镜头立刻切到替补席,队友们紧握的拳头里满是无奈 ——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掉链子了。
翻看数据更让人倒吸凉气:上一场比赛她 8 罚仅 2 中,本场 2 罚全失,两场罚球命中率只有可怜的 25%。要知道,队友罗欣棫的三分命中率都达到了惊人的 66.7%(6 投 4 中),连对手澳大利亚队的罚球命中率都有 50%。一个内线球员的罚球比别人的三分还不准,这样的表现实在说不过去。
对比队友的表现,潘臻琦的低迷更显刺眼。杨舒予 11 投 7 中砍下 15 分,跑位灵动得像泥鳅;罗欣棫三分 6 中 4,每次出手都像装了导航;就连进攻效率不高的韩旭和杨力维,也各自在篮板和防守端贡献力量 —— 杨力维最后时刻的关键抢断,直接锁定了胜局。
可潘臻琦呢?19 分钟的出场时间里,她的正负值是全队最低的 - 5。也就是说,她在场上时,球队反而净输 5 分。更要命的是,这不是她第一次 "隐身"。近三场比赛,她场均仅得 1.3 分,罚球命中率始终在 30% 以下,连最基本的篮下卡位都频频失误。有球迷翻出她去年的比赛录像,发现她的罚球动作三年来毫无改进,每次都是仓促出手,手腕几乎没有发力。
赛后评论区炸开了锅。"这水平还不如省队球员"" 占着名额不办事,亚洲杯别带她了 ""19 分钟 0 分,换个高中生上去也不至于这样"—— 愤怒的球迷几乎一边倒地呼吁将她裁掉。更有人晒出集训名单:"张茹受伤正需要人顶上来,可她这样的表现,难道要让队友在亚洲杯上带伤硬撑?"
客观说,中国女篮能逆转澳大利亚,靠的是团队韧性和对手的失常。澳大利亚队三分球 22 投仅 3 中,罚球 14 中 7,这样的低迷表现实属罕见。但即便如此,潘臻琦的短板也暴露无遗:进攻端不敢出手,防守端移动缓慢,连最基础的罚球都成了定时炸弹。
随着亚洲杯临近,球队阵容必须精简。留给教练组的难题很现实:是继续给潘臻琦机会,还是换上更有拼劲的年轻球员?从这场比赛看,她在场上的作用甚至不如缩短轮换,让主力多打几分钟。毕竟,篮球场上讲究 "即插即用",而不是 "容错试错"。
终场哨响时,潘臻琦低着头走向球员通道,与欢呼的队友们形成鲜明对比。这个夜晚,女篮的胜利值得庆祝,但潘臻琦的表现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球队阵容中最刺眼的那块短板。球迷的愤怒或许刺耳,但对于志在亚洲杯夺冠的中国女篮来说,这样的短板不及时修补,迟早会在关键战中成为致命隐患。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