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离谱事儿排球少年的流沙麻将徽章,巴掌大一小玩意儿,愣是卖出8.3万高价。
啥概念?黄金一克500块,这徽章每克能卖5000块。
买主是个25岁程序员,人家说得明白:“不是为了投资,就图看一眼能想起追番的青春。”
就这事儿,戳中了现在特火的“谷子经济”。
说白了,就是ACG衍生品生意。
但它牛就牛在把商品变成了“情绪容器”。
你以为年轻人在买徽章?错,他们在买“属于自己的仪式感”。
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冲到1689亿元,预计2029年能破3000亿。
算下来,每天有4.6亿往这赛道里砸。
B站搞过数字谷子盲盒,三小时卖了2000万;小红书“谷子日常”话题瞅一眼,12亿浏览量;抖音上相关视频播放量更猛,突破50亿次。
现在年轻人买谷子,跟买社交货币似的。
举个例子,你在朋友圈晒个“巴基”(徽章),懂的人一看就知道“这哥们儿混这个圈”。
闲鱼上谷子回收业务一年能做10亿交易额,有些上市公司都没这流水。
更绝的是《黑神话:悟空》,泰国粉丝专门飞中国买周边,捎带手还搞了波文化输出。
这里头的套路可不少。
盲盒就是典型限量款、隐藏款,玩的就是赌徒心理。
我有个朋友,为了抽个稀有手办,连着买了20个盲盒,最后钱包瘪了,手办堆成山。
还有社群运营,晒谷、拼车、代购,一圈人黏得死死的,想退坑都难。
现在这谷子经济,可不止卖周边这么简单。
先说商业地产,杭州大厦、成都SKP这些以前卖奢侈品的地儿,现在搞起二次元主题街区。
布灵CC改成“次元站”后,人流和消费蹭蹭涨。
谷子店多能赚?一平方米一天的销售额,是传统零售店的三倍。
广州有家店,客人平均一单花150块,回头客能占40%。
制造业也跟着变。
东莞以前是“世界玩具代工之王”,现在转型做国潮IP周边。
小批量、高频次生产,既能满足限量需求,又能让利润涨起来。
3D打印加AI设计,现在你上传个设计图,工厂很快就能打样。
说不定以后,你自己都能设计谷子。
政策也来“凑热闹”。
国家提振消费的方案里,明确支持IP衍生品开发。
这相当于给谷子经济吃了颗定心丸。
资本更不用说,泡泡玛特都上市了,郑州还在建国漫IP产业园,奔着“中国迪士尼”去了。
有人可能犯嘀咕:这么高的溢价,会不会是泡沫?但看看趋势,以后谷子可能往虚实融合走。
NFT技术、AI生成IP、虚拟偶像,说不定哪天你买的徽章就变成数字资产,成了元宇宙的入场券。
转了一圈你会发现,谷子经济火的本质,是年轻人在找“自我认同”。
他们不缺物质,但缺归属感。
就像去HelloKitty乐园的游客说的:“我不是来看猫的,是来找小时候的自己。”
商业的终极目标,现在不是卖货,是创造归属感。
你看肯德基跟《原神》联名,鸡腿成了“冒险家的午餐”;蜜雪冰城出雪王服饰,主打“童年回忆”。
以后各行各业,怕是都得学学怎么把“情绪价值”装进产品里。
所以啊,下次再看见有人花大价钱买枚徽章,别忙着说“人傻钱多”。
人家买的可能不是周边,是青春里那个热血的自己。
这门生意能不能一直火下去不好说,但有一点很清楚谁能抓住年轻人的情绪,谁就能在这千亿市场里分杯羹。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