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反制见效!又一美半导体巨头倒下,下一个轮到阿斯麦台积电?

文|七月

编辑|七月

2025年10月,中方稀土新规落地仅9天,美光就宣布退出中国数据中心市场,宁波港还向美森航运收取446万元特别港务费。

一边是美光丢34亿年营收却不敢硬扛,一边是阿斯麦总裁说“销售额下滑不是坏事”却藏着仅够8周的稀土库存.

一边是英伟达曾占中国95%AI芯片市场,现在近乎清零。

宁波港收费窗口递出缴费单的场景,像一面镜子照出美企的狼狈,这种“边喊硬边撤退”的操作耐人寻味:中方靠什么让全球半导体巨头低头?

反制组合拳落地

宁波港的446万元缴费单,只是中方反制的“开胃菜”。

10月14日,中方特别港务费正式生效,收费标准每净吨400元,刚好和美方针对中国海事的301调查政策同日落地,针锋相对的意味拉满。

政策一出台,国际航运公司立马慌了,丹麦马士基、德国赫伯罗特先把挂美国旗的船改道韩国釜山,怕被收高额费用.

还有公司悄悄把美国籍高管调走,毕竟“只要沾点美资边,就可能被收费”,没人想碰这个雷。

美国航运协会算过一笔账,这政策让美国航运业去年少赚12亿美元,2000多人失业,损失最终都落到美国本土。

但更狠的还在后面:10月9日中方发布的稀土新规,堪称全球高科技产业的“定时炸弹”,只要国外生产的产品含超0.1%中国稀土成分,出口就得中国批准。

别小看这0.1%,高端芯片、光刻机里的关键部件,离了中国稀土根本造不出来。

美国想破局却没辙。

本土稀土企业MPMaterials提纯技术还停留在半个世纪前,纯度只有99.5%,成本比中国高2.3倍。

更别说分离稀土时产生的酸和放射性废料,在美国严苛的环保标准下根本处理不了,最后还得把矿石运到中国加工。

反观中国,稀土萃取纯度能到99.9999%,手握全球九成提纯专利,这技术壁垒短期内谁也跨不过去,也难怪美企一个个慌了神。

美企接连“栽跟头”

美光的撤退,早有征兆。

2023年中国网信部门查美光芯片时,就发现了数据传输漏洞,金融、能源这些关键领域的企业怕信息泄露,立马停了采购。

这还不算,中国本土企业长江存储后来居上,2024年量产的232层3DNAND芯片,读写速度比美光同级别产品快50%,成本却低30%,直接把美光的市场份额抢了不少。

压垮美光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稀土新规。

美光海外工厂大量用中国稀土技术,新规一出,管理层在内部会议上就怕了:“要是申请不到许可证,生产线就得停工。”

权衡之下,只能放弃中国数据中心业务,这可是每年34亿美元的营收,占全球总收入的12%,说丢就丢,可见有多无奈。

英伟达的日子更不好过。

创始人黄仁勋最近承认,公司在中国AI芯片市场的份额从巅峰时的95%跌到几乎为零。

为了绕开美国禁令,英伟达特意搞了“阉割版”H20芯片,结果还是卖不动。

原来中方早布了“两道锁”:一边卡稀土出口,让英伟达没原料生产;一边严查进口芯片的稀土成分,想进来也得先过审。

更让黄仁勋头疼的是,中国现在有了能和H20掰手腕的本土芯片,北大的高精度模拟计算芯片、清华的“玉衡”成像芯片,都成了英伟达的竞争对手,这市场想抢回来难了。

阿斯麦、台积电陷困境

阿斯麦的“硬撑”,藏不住底气不足。

作为全球唯一能造EUV光刻机的企业,以前中国芯片厂买它的设备得排队两年。

现在却不一样了,阿斯麦中国区订单同比降了35%,总裁傅恪礼嘴上说“不是坏事”,心里却清楚库存里的稀土只够撑8周。

阿斯麦的光刻机离不开稀土:激光系统的抛光液要“氧化镥”,磁控系统核心是“钕铁硼”永磁体,这些材料的精炼产能九成在中国。

更要命的是,它的上游供应商也被卡了脖子,德国蔡司造镜头要“镧”和“铈”,日本东京电子做涂胶设备要“钇”和“钪”,这些稀土都得从中国来。

一旦中方审批拉长,阿斯麦的交付周期可能从12个月拖到18个月,到时候全球芯片厂都得跟着停步。

更糟的是,中芯国际这些中国客户开始加大国产DUV光刻机投入,虽然先进制程比不过EUV,但成熟制程够用了,阿斯麦想再靠中国市场赚钱,越来越难。

台积电更是“两头受气”。

它最先进的3纳米生产线,对重稀土“镝”的依赖度超90%,而全球92%的“镝”来自中国,台积电每年得从大陆进口6000吨稀土。

要是稀土供不上,3纳米产线的良品率会从85%跌到55%,每天损失都以亿元计,一年下来就是几十亿。

为了讨好美国,台积电去亚利桑那建厂,结果补贴没到位,劳动力成本比台湾高40%,投产时间一推再推,苹果、英伟达这些大客户受不了,把订单转到中芯国际和三星。

最近有消息说,台积电高层偷偷找大陆沟通,想扩建工厂,毕竟再不解决稀土和订单问题,日子就没法过了。

中方反制的底气

中方敢出这些反制措施,不是靠运气,而是有实打实的底气。

首先是稀土全产业链优势,从开采到提纯,中国不仅产能占全球九成,技术更是独一档,99.9999%的纯度、九成以上的专利,让美国想替代都没门。

以前美国靠技术封锁卡中国脖子,现在中国靠稀土上游资源,反过来掌握了供应链的“总开关”。

更重要的是,中国芯片技术一直在突破。

北大的高精度模拟计算芯片、清华的“玉衡”亚埃米级成像芯片,都是实打实的硬科技。

长江存储能造出比美光更快更便宜的存储芯片,中芯国际能用DUV光刻机满足成熟制程需求。

黄仁勋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现在有性能不逊于H20的芯片,这意味着中国不再完全依赖美企,反制时自然有底气。

结语

从特别港务费卡物流,到稀土新规掐原料,再到技术突破补短板,中方这一套组合拳,本质是从“规则接受者”变成“规则制定者”。

以前全球供应链规则由美国说了算,现在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谁掌握关键资源和技术,谁就有话语权。

美光撤场、英伟达丢市场、阿斯麦慌库存、台积电找大陆,这些变化都在说明: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格局,正在被中国改写。

接下来,阿斯麦会不会放下身段找中方谈稀土供应?台积电又能不能如愿在大陆扩建工厂?

这些问题的答案,会决定未来全球供应链的走向。

参考信息:

“中方反制见效:首艘美国船只被罚446万元,航运公司想方设法规避损失”——观察者网

英伟达在华高端芯片市场份额已从95%降至0%,黄仁勋:伤害中国的事往往更严重地伤害美国——环球网

美光被曝退出中国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业务——观察者网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关注”,不错过下期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科技   反制   见效   中方   半导体   巨头   中国   稀土   三星   芯片   美国   英伟   光刻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