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宋祖儿再次被实名举报,举报人:她将27万元个人医美消费报销为公司成本;宋祖儿已注销名下多家公司

“把个人医美花的 27 万算进公司成本,这操作也太胆大了!” 微博用户 “金钧 L” 的一则实名举报帖,直接把刚复出的宋祖儿拽回舆论漩涡。更让人起疑的是,2023 年补税 272 万后,2024 年初又冒出 562 万异常缴款,名下多家公司还接连注销。一边是《折腰》《无忧渡》热播赚足人气,一边是税务问题连环爆雷,这位童星出身的演员,难道要重蹈同类艺人的覆辙?

事情得从 2023 年底的那次举报说起。当时 “金钧 L” 就抱着实锤证据找上税务部门,直指宋祖儿存在偷税漏税行为。没过多久,宋祖儿方面就被相关部门约谈,最终补缴了 272 万元税款。本以为这事就算翻篇了,毕竟娱乐圈里艺人补税也不算新鲜事,大多缴完钱就回归正轨。可谁能想到,举报人压根没停下脚步,反而在 2025 年 9 月 15 日,又抱着一摞补充证据递到了税务部门。

这次的举报内容,比上回可要具体得多。“金钧 L” 在帖里明确指出,宋祖儿在 2024 年 1 月有一笔 562 万元的异常缴款记录,这笔钱既不是常规税款,也没有公开说明用途,大概率是当初被立案调查后,不得不补缴的罚款或税款差额。要知道,正常补税通常会跟着说明,这么大一笔钱 “悄无声息” 地缴了,难免让人猜测背后藏着更严重的问题。

更扎眼的是举报里提到的 “27 万医美报销”。举报人直言,宋祖儿把自己做医美项目花的 27 万元,全都算成了公司运营成本,靠这招虚增支出、减少应纳税额。这操作可太懂 “门道” 了 —— 艺人做医美确实频繁,但个人消费和工作支出得拎得清,要是把打针、护肤的钱都算公司账上,那跟直接偷逃税款没多大区别。有从事财务工作的网友就科普:“这种虚增成本的方式,一旦查实就是偷税,金额超 10 万就得负刑责。”

顺着举报线索查下去,更诡异的细节浮出水面。企查查的信息显示,宋祖儿用本名 “孙凡清” 关联的 4 家企业里,如今就剩上海泓泉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还存续着,她在这家公司只持股 10%。其余几家公司全被注销了,而且注册资本大多只有 1 万元。这波操作让不少人联想到之前翻车的艺人,“是不是想注销公司销毁证据?注册资本 1 万,注销起来成本低,太可疑了”。

要知道,宋祖儿这两年刚从 2023 年的税务风波里缓过来。沉寂一年半后,她靠《无忧渡》里的灵动表演、《折腰》中的古装造型圈了不少粉,甚至还拿到了《表妹万福》的女主角,眼看事业就要重回巅峰。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被举报人追着不放,这 timing 实在太微妙。有网友猜测:“举报人要么是知情人,要么是有深仇大恨,不然不会盯着两年不放。”

截至目前,宋祖儿团队对这次的举报还是一言不发。这种 “沉默应对” 在娱乐圈里很常见,但往往越沉默越让人多想。之前某艺人被举报税务问题时,一开始也不回应,最后等来的是税务部门的处罚公告和作品下架。现在网友们都在等税务部门的调查结果,毕竟 “金钧 L” 都提交补充证据了,要是没点真东西,也不敢这么反复举报。

其实这些年,税务部门对娱乐圈的监管早就越来越严。从范冰冰到薇娅,再到后来的邓伦、袁冰妍,凡是在税款上动歪心思的,最后都没好下场 —— 补税、罚款、作品下架,严重的还得坐牢。宋祖儿作为童星出道的艺人,按理说比谁都清楚行业红线在哪,要是真像举报说的那样操作,那就是明知故犯,实在太不应该。

说到底,观众愿意为艺人的作品买单,是认可他们的专业能力,但前提是艺人得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线。税务问题从来不是 “小事”,它关乎公平,也关乎公众信任。宋祖儿现在要么站出来回应质疑,要么等税务部门给出调查结果,沉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希望这次的举报能有个明确说法,不管是误会还是确有其事,都得给公众一个交代。也想给所有艺人提个醒:别总想着用小聪明钻空子,依法纳税才是立足之本。要是丢了诚信这块招牌,就算有再好的资源、再高的人气,最后也只会摔得粉身碎骨。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娱乐   举报人   公司   名下   演员   实名   成本   税务   艺人   税款   部门   证据   操作   童星   无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