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挤向景区的我们,真的在"旅游" 吗?我选择在家 "躺赢"

别在假期去旅游,尤其是:全民旅游狂欢日。

好不容易盼来的8天超长假,不出去走走,怎么对得起自己!?

有些时候,待在家里,比出门旅游更开心,更放松,更舒坦。

01

10月3日,参加完婚宴,我和亲友8人开两辆车,去了伊滨区的花境园。

9月份,就刷到花境园的视频,说是40处园林作品免费开放。

想想之前伊滨区的中央公园,人少景美,尤其是科技馆、奥体中心附近,更是“人迹罕至”(夸张了哈)。

结果,还没到科技馆,我就傻眼了。

人山人海,车根本开不进去。

我们绕了好几圈,最后,把车停在了"筷子楼"附近。

从筷子楼到花境园,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跟着人流,我们慢慢往前走。

02

花境园里,更是人满为患。

到处都是拍照的、打卡的、直播的,头顶还有一些无人机,不断盘旋。

本来,想仔细看看那些精致的园林作品。

但,这根本不可能。

因为人挨人,人挤人,耳朵里全是"溜之大集"的声音。

早没了停下来观看的兴致,只能走马观花。

说实在的,这次洛阳伊滨文旅确实"赢麻了"。

但作为一个普通游客,我觉得这是一次失败的旅游。

不仅没有感受到花境园的美,反而觉得身心俱疲。

于是,几个人一商量,直接去了伊滨区的旅游环线。

在田野里,看看那些已经结子儿的向日葵,也比看人头强呀。

03

人跟人的想法不同,对旅游的预期也不相同。

有人喜欢热闹,觉得人山人海,才说明这个地方好,才觉得不白来一场。

可我喜欢清净,觉得旅游,应该是放松心情的。

只有沉下心来,慢慢走,慢慢看,才能真正体会到一个地方的好与美。

众声喧哗,人潮汹涌中,我什么都体会不到。

只能感受到浮躁和焦虑。

所以,我决定:这个十一,哪也不再去了。

与其在人山人海中煎熬,不如在家舒舒服服地待着。

读读书,健健身。

不去景区"挤谷堆",活受罪。

04

什么是旅游?有人说:

旅游就是,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跑到别人活腻了的地方。

花掉自己的钱,让别人富起来。

然后,满身疲惫,口袋空空,再回到自己活腻了的地方……

但,对我来说,旅游应该是放松的、开心的,舒缓的……

至少,不该是身心的煎熬和折磨。

很多旅游,并不是旅游,而是在“打哄”。

跟着人流走,看别人去哪里,就去哪里。

别人拍照,就拍照;别人打卡,就打卡。

“打哄”其实也没啥不好,只要不影响别人,自己开心就行,又有什么关系。

05

旅游有不同层次的收获。

第一层:开心。

游山玩水,品尝美食,打卡合影,这层最容易达到。

第二层:放松。

忘掉苦逼的工作,抛开日常的烦闷,发发呆,看看海,让身体和情绪都得到放松和休息。

第三层:获得。

学到一些东西,增长一些见识。

或者感受到不同的文化,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第四层:感悟

走在山水之间,突然想通了一些事。

对生活,对时间,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

喧哗与嘈杂的时候,第一层都很难达到。

那些吵闹和拥挤,会一点点吸干你的精力和耐性。

你无法放松,更谈不上思考和感悟。

06

所谓旅游,

是从"活着"中跳出来,去感受"生活"该有的样子。

这个十一,别去旅游受罪了,在家“躺赢”:

放松自己,放空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6

标签:旅游   景区   假期   人山人海   地方   人流   筷子   谷堆   科技馆   身心   园林   结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