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稀土只是实验室里的一堆“冷门元素”,可如今,它成了让美国专家在电视上情绪失控、让华尔街市值一夜蒸发2万亿的关键资源。不是因为它们值钱,而是因为它们太“关键”。
中国商务部10月9日开启了稀土相关技术出口管制的开关,美国这才如梦初醒,这玩意儿要是买不到,不仅贸易战打不赢,真要有点摩擦升级,连热战都可能输在起跑线。
美国过去几十年的产业战略,说白了就是“能外包的就外包”。芯片交给亚洲,制造交给中国,资源开采?太脏太难看,还是买现成的省心。
结果是,现在全世界的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甚至航母和F-35战斗机里,几乎都离不开中国稀土。而美国,早在把中餐当外卖普及之前,就把稀土产业给“清空”了。
高盛最新数据扎心得很,美国的高端武器离不开中国的原料支持,连做个导弹头都得“Made in China”。
更讽刺的是,这个市场的体量并不大。整个稀土市场去年才60亿美元,只是铜市场的三十分之一。
但高盛警告,一旦稀土供应链哪怕中断10%,全球经济可能损失1500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螺丝钉,可能让整个航空母舰趴窝。
美国金融学教授西格尔在CNBC上几乎怒发冲冠,他对美国居然没有稀土战略储备感到愤慨,他的愤怒并非夸张,而是对几十年战略短视的真实写照。
美国1975年就知道石油得储备,结果稀土这么关键,却连个“安全库存”都没有,把命脉交给别人,却不设备胎,这不是战略,是赌博。
有人说,那找澳大利亚、加拿大不就行了?听起来不错,实际操作却问题重重,不光地质条件差,技术也跟不上。
哪怕真找到矿,新建一个稀土矿山得8年,建个冶炼厂还得5年。而且西方国家环保要求高,民众反对声音大,搞不好刚挖个坑就被上法庭告停了。
这次中国的稀土管制,不是“断货”,而是“锁技术”。管的不是原材料,而是技术出口,等于把整个产业链的命门给握在了手里。
商务部在公告里写得清清楚楚,涉及稀土开采、冶炼、磁材制造等技术的图纸、工艺、数据,全都得审批。
这一步棋,走得并不突然。中国不断强调资源安全和技术控制的重要性,而这次把“技术载体”也一并纳入出口限制,范围从最上游的矿石处理,一直到下游的磁体制造,几乎覆盖了整个稀土产业链。
西方的反应是震惊,但更是慌张。路透社分析认为,稀土不再只是一个商品,而是“新的地缘政治引信”。
它涉及的不只是新能源、电子产品,背后牵动的是人工智能、芯片、无人机、雷达、战斗机等最尖端的产业和军事装备。
美国这些年虽然嘴上高喊“脱钩”,但现实是关键技术依赖中国的程度只增不减。
稀土管制这一招,等于把西方最怕的一幕摆上了台面,一旦中国真动手掐住供应,美国不仅得掏更多的钱,还可能根本买不到关键材料。
你可以有F-35的设计图,但没有稀土磁体,这飞机连起飞都费劲。
更别提中方这次强调出口用途审查,只要怀疑你的技术会被用于境外稀土活动,就可以拒绝出口。
这种“技术许可、意图审查”双重机制,等于在全球范围内设置了一个稀土技术禁区,谁想绕过中国搞自主生产,难度指数级飙升。
美国的稀土困局,其实不是今天才有苗头。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还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
但在成本、环保、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下,企业纷纷关门撤退,慢慢地,手里的牌就越打越少。
西格尔的愤怒,不只是对当前政策失控的抱怨,更是对整个战略体系的失望。他曾公开批评美联储政策僵化,没法灵活应对全球变化。
现在看来,这种“反应迟钝”不仅出现在货币政策上,更蔓延到了整个产业布局。
美国不是没资源,是不愿意碰“脏活累活”。哪怕国内有稀土矿,也因为环保审批、社区抵制、法律风险迟迟无法启动。
而与此同时,中国却在几十年里持续布局,从原矿投资到技术研发、从下游制造到全球市场,把一条完整的稀土产业链打造成了“战略资产”。
这不是单纯的“市场效率”问题,而是国家战略的落差。更关键的是,美国政界对资源战略的认知严重滞后。
直到中国“亮牌”管制技术,才开始慌着找备胎,一边和澳大利亚签协议,一边让市场“自救”。但这就像房子着火了才买灭火器,救得了表面,救不了系统。
10月21日,特朗普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签署了一个价值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协议,口气很大:“一年后我们的关键矿产将多到无处安放。”
听上去像是信心满满,但现实是,Lynas这种企业虽然被资本热捧,股价翻倍,产能却依旧有限。更别说新矿落地周期长,技术配套难,哪怕资金到位,也不是说开干就能干成的。
高盛报告已经泼了冷水,除中国和缅甸外,重稀土资源全球都非常稀缺,剩下的矿不是品位低就是含有放射性,换句话说,不是你想挖就能挖,不是你有钱就能生产。
稀土,不再是冷门材料,而是决定未来产业格局的“战略筹码”。中国这次的技术管制,不是简单的出口限制,而是一次产业链主导权的确认。
而美国的反应,既有战术上的应激,也暴露了战略上的空白。
这场关于稀土的较量,不是比谁喊得响,而是比谁准备得更久、基础更牢。供应链的战争,不靠一纸协议能赢,靠的是时间、技术和耐力。
谁能把握住这场马拉松的节奏,谁才有资格谈胜负。眼下,美国还在起跑线上喘气,而中国,早已跑在前头。
信息来源:
美国和澳大利亚签署关键矿产协议,项目总价值达85亿美元2025年10月21日 05:23 环球市场播报
“就算美国和所有盟友把稀土当做国家级项目,赶上中国至少要5年”2025年10月17日 15:53 观察者网
沃顿商学院教授:美国未建立稀土储备堪称丑闻2025年10月13日 23:01 环球市场播报
美专家:美国在稀土领域被中国抓住最脆弱软肋,现面临供应链中断或谈判两个选择2025-04-18 19:00:25来源:观察者网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