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悟语
进入11月份,暖气开始热调试,房间的温度悄悄升高了。
正是这细微的变化,让我家孩子突然变得特别爱蹬被子。
前阵子气温骤降,晚上冷得盖上了厚棉被,孩子大部分时间都盖得很好,鲜少蹬被子。
可温度稍有提高后,这被子就再也盖不住了,他总在夜里把被子踢到一边。
我一次次给他盖上,他却双腿猛蹬,坚决踢开。
接着,问题来了——早上醒来,孩子明显鼻塞、咳嗽,擤鼻涕又像是堵了水泥,根本出不来。
听着他的呼吸声很沉闷,看着他不舒服的样子,真担心他患上严重感冒,影响上学。

起初,我以为是他调皮,忍不住问孩子:“你为啥蹬被子呀?”
他却理直气壮:“我热呀!”
我心想:我咋没感觉热呢?
试着不盖被子躺下,背部却感觉很凉,冻得睡不着。
带着疑问查阅资料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对温度的感知和我们完全不同,用成人的标准判断孩子的冷热,实在是大错特错。
儿童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他们的基础代谢率远高于成人。
加上白天活动量大,身体产生的热量自然比成人多得多。
根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数据:婴儿基础代谢率约为230千焦/公斤・天,7岁儿童为184千焦/公斤・天,而成人仅为105-126千焦/公斤・天。
然而,孩子的体温调节能力又不如成人成熟,散热效率不够高。
只要被子稍微厚一点、环境温度稍微高一点,他们就会非常敏感。
当孩子感到热得睡不踏实的时候,就会通过蹬被子来增加散热,让核心体温下降,为自己寻求一个舒适的睡眠状态。
所以,我们觉得盖被子正舒服,对孩子来说可能已经太热了。

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我的第一反应总是立即给他盖好,生怕着凉。
但这种频繁的干预实际上会打断孩子的睡眠周期,导致深度睡眠不足。
而生长激素主要是在深度睡眠时分泌的,长期睡眠中断,不仅影响孩子白天的精神状态,还可能耽误生长发育。
我注意到,每次给孩子盖上被子,他马上就蹬开,然后翻个身。
这说明即使是在睡梦中,孩子也能感觉到被子的束缚,热得迷迷糊糊地赶紧蹬被子散热。
结果,频繁起来盖被子不仅让我们的睡眠支离破碎,孩子也因为反复被打扰而睡不安稳。
第二天,我们俩都很难按时起床,需要多睡一会儿来弥补缺失的睡眠。
可见,急于给孩子盖被子,并不是什么好办法!

但是,孩子蹬掉被子后,虽然睡得安稳,风险却不小。
孩子只穿着一身秋衣秋裤,在18℃左右的环境中,确实很容易着凉。
我家孩子的鼻塞就是明证!
因为低温可能会降低局部呼吸道抵抗力,如果恰好有感冒病毒存在,就极易乘虚而入,导致感冒。
所以,我们需要采取更稳妥的方式,让孩子处于合适的睡眠环境中。
经过一番摸索和实践,我找到了几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1、穿厚睡衣+局部盖毛毯
我给孩子换上了一套摇粒绒睡衣,同时只在他肚子上盖一条毛毯,而不是把全身裹得严严实实。

奇迹发生了——这几天孩子已经不蹬被子了!
这是因为孩子主要需要保护的是腹部,腹部受凉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和感冒。
而四肢稍微暴露反而有助于散热,维持体温平衡。
这种方式既不束缚孩子的手脚活动,他翻身时,被子也不会掉。
小贴士: 每个家庭的环境温度不同,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孩子厚度的睡衣和盖被。
2、使用合适厚度的睡袋
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即使在快速眼动睡眠周期不感觉热,也会有蹬被子的可能。
对他们来说,睡袋是最理想的选择。
我家孩子3岁前一直使用睡袋,这确实省去了半夜起来盖被子的烦恼。
推荐选择分腿式睡袋,更方便孩子活动。
注意选择袖口有防滑设计的,避免孩子睡觉时袖子往上缩。
家长可以根据自家环境温度选择合适的厚度,切记不要过厚,以免孩子过热。
比如,市面上有些品牌分三个厚度:厚暖款适合14-20℃,四季款适合20-24℃,夏季款适合24-26℃。

小贴士:判断孩子冷热的正确方法
判断孩子冷热,不是摸额头,而是用手触摸后颈和上背部!
如果这些部位温暖干燥,说明穿着盖被合适;如果潮湿有汗,说明太热;如果发凉,则需要增加衣物。
写在最后:
蹬被子不是孩子的错,而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不能用我们成人的感受去判断孩子的需求。我们觉得冷的时候,孩子可能因为体温高而觉得热。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理解孩子的生理特点,顺应他们的需求,而不是强行纠正。
之前我总担心孩子着凉,一次次起来盖被子,结果反而让孩子睡不好、更容易生病,后来顺着孩子的感受调整,他不蹬被子了,睡眠变好了,鼻塞也慢慢缓解了。
如果你的孩子也总蹬被子、容易着凉,不妨试试我分享的方法,也可以多和其他宝妈交流经验,慢慢摸索出属于你们家的育儿小技巧。
更新时间:2025-11-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