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网红景点跌落神坛!门票半价没人去,母公司巨亏47.9亿元

最近看到一条新闻,很多人都愣住了: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竟然悄悄关门了,而重庆那家熄火的更早。

要知道,在过去,谁的蜡像能被摆在那儿,粉丝都能冲到微博挤爆服务器;谁来揭幕蜡像,热搜立刻挂满一屏。

如今,门票打半价都拉不动人。

门口站着一堆人拍照,但是真要进馆的,十分钟里竟然一个不见影。

这不是一家店的关门,这是整个行业被重置的一声闷响。


01


如果从头回忆,蜡像馆在中国走红的速度,堪比早年网红经济的开山鼻祖。

其实,它最早扎根于香港,后来陆续在上海、北京落地,每个馆都选顶级地段:前门、南京路、半山缆车口,位置摆出来就是一句话,人潮我不愁。

刚刚开馆那几年,简直是肉眼可见的流量时代。

游客一进去,感觉像闯了个明星聚会:赫本、梦露、姚明、刘翔,全都按照真人尺度复刻。

每次粉丝拍照时,恨不得贴着蜡像的睫毛进镜头。

后来内娱崛起,蜡像馆彻底变成流量竞技场,谁火就摆谁:鹿晗、TFBOYS、王嘉尔……

揭幕当天,粉丝举着灯牌,把门口变成mini演唱会。

那几年,只要明星的蜡像竖起来,热搜必上,用今天的话说:它不是景点,它是粉圈线下展的鼻祖。

但所有的繁荣,都是一点点流失的。

先是蜡像质量被吐槽越来越抽象,一个蜡像成本百万,做出来的效果像盲盒翻车。

再是明星本人更容易被看到,直播、短视频、路演、签售一茬接一茬,粉丝根本不稀罕跟蜡像合影。

价格还不便宜,动辄一百多,大部分年轻人觉得不值。

最终,游客在门口停一下拍张照,就等于来过了,至于进去,还是算了。


02


虽然蜡像馆关门这件事挺唏嘘,但真正让它失速的,根本不是蜡像本身,而是消费者的心态完全换了频道。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年轻人不愿意再花钱当旁观者。

以前旅游是拍照,如今旅游是要被卷进剧情里,要有互动、要有参与感、要能制造情绪记忆。

站着拍一张“我和某某明星的假人合影”这种体验,已经撑不起门票价格了。

短视频的冲击更直接。

以前粉丝见偶像难如登天,蜡像是最接近真人的方式。

现在偶像本人一天能在多个平台刷屏,粉丝甚至在影院路演、扫楼活动上就能近距离接触。

蜡像这种“擦边满足感”,被彻底淘汰。

再加上大众对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那套摆几个造型,让游客排队拍照的思路,顷刻过时。

体验没升级、互动零创新、故事缺失,再贵的地段也留不住人。

这几年国内也有很多号称“沉浸式体验”的项目,不少同样凉得彻底。

最典型的是峨眉山的沉浸演出。

投资八个多亿,场景搭得精致,设计感也不差,但游客依然不买账。

原因很简单:从山上下来已经腿软了,谁还有心情看两个小时的表演?

沉浸不是灯光音响,而是要击中情绪。游客不是缺钱,而是体验值不够。

这就是今天文旅行业的新现实。


03


蜡像馆的落幕只是一个缩影,更大的风暴,发生在它背后的母公司——默林娱乐集团。

这家公司过去两年连续亏损,数字大到让人心惊,一年亏将近5亿英镑,折合人民币近48亿元。上一年也亏了二十多亿。

真正把它拖下水的,是乐高乐园。

这本来是家长心里的顶流遛娃地,谁能想到这么多年连年亏。

更讽刺的是,乐高自己在2019年花了五百多亿把默林收购了,成为背后大股东。

理论上是双强联手,结果一个比一个尴尬,最失败的,是乐高乐园在中国的落地节奏,一拖再拖,直到2025年才在上海正式开业。

成都搁浅,深圳未完工,上海刚开就被吐槽贵、设施偏幼龄、酒店时间离谱。

网上最典型的评价是:排队不用等,玩十分钟就想走。

国外也没好到哪里去。

韩国园区连续亏损,纽约园区一年亏掉上亿英镑。

表面看是运营问题,深层却是行业趋势:消费者愿意为“好玩”付费,但不会为“名气”买单。

乐高再有品牌,也不能让一个偏向儿童的项目强行卖成人高价,更不能让游客只玩半天却花掉一天预算。

体验没跟上,利润自然掉下去。


04


无论是蜡像馆、沉浸演出、主题乐园,还是这些年来大量“爆红后凉凉”的景区,它们都有一个共性:

它们习惯了过去的模式,自信到以为只要名字响、场景美、投资大,就能稳稳吸金。

但时代变化比它们想象得快太多。

现在的年轻人去哪儿玩,背后有三条隐性逻辑:

不愿意被动接受体验,不愿意为单一内容付费,不愿意当流量韭菜。

那么,他们更愿意为什么买单?

答案是,情绪价值、参与感、故事感、现场氛围、社交属性。

那些把体验做厚、把内容做深、把情绪做到位的景点,依然能火得一塌糊涂。

那些以为我曾经很红所以还能继续挣”的地方,最终只能迎来熄灯。

很多景区做不起来,不是地段不够好,也不是没有特色,而是完全没想到,游客不是来“看东西”的,而是来“感受东西”的。

这才是今天文旅最重要的底层逻辑。


05


曾经火过的蜡像馆,如今连半价门票都救不回来,看似让人唏嘘,但它的结局并不是特例,而是提醒所有文旅从业者。

时代换了轨道,人心换了方向,玩法也必须跟着换。

过去靠明星、靠地段、靠话题就能爆,如今要靠内容、靠体验、靠情绪才能撑。

游客愿意花钱,但他们要花得值得,景区想赚钱,就得先尊重情绪价值。

文旅想走长久,创新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生死线。

真正能留住游客的,不是蜡像、不是舞台、不是品牌,而是能不能让人走出去的时候觉得一句话:来一趟,值了。

#头条深一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4

标签:旅游   神坛   景点   半价   母公司   门票   蜡像   蜡像馆   游客   情绪   粉丝   地段   明星   景区   参与感   关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