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如今带娃的老人,多数是姥姥,奶奶反而越来越少。
周末,小区的广场上,娃儿们奔跑雀跃,带娃的家长们也聚在一起欢乐聊天,言语间,听闻多数是姥姥在带娃。
咦,传统观念中:带娃不是奶奶的“任务”吗?
如今,现实中还真不是这样子。
中国新闻网曾发起过一项带娃人选的家庭调查,在有效的3565份投票中,在所有带娃的人中,姥姥占据的比例最大,占有43.9%的家庭;第二名是妈妈自己带,比例约为27.5%;第三名才是奶奶带娃的家庭,仅占14.7%。
为什么姥姥渐渐成为带娃的主力军?
这个问题,表面上看起来各有各家的具体情况:
有的是因为奶奶尚未退休;
有的是因为爷爷奶奶身体不好;
有的是爷爷奶奶负责赚钱;
有的是儿媳妇就是喜欢让自己的妈妈带……
事实上,真正原因不仅如此,还有一些是从根本上戳疼无数妈妈的因素。
01 奶奶:孙子应该最亲我;姥姥:外孙应该亲妈妈
同室的小妹生了女儿,10个多月结束了母乳,婆婆主动提出:“晚上让宝宝跟我睡,你白天工作累了晚上好好休息。”
小妹挺感动,觉得婆婆人真好。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小妹却发现好像不是这么回事。
周末,小妹想让女儿到自己房间一起睡,跟宝贝亲热一下,奶奶赶紧上来拦着:“你快好好休息吧,我带着她好了,她跟你一起也不习惯了!”
虽然宝宝那时还不会表达,但眼神里面明明写满了“要跟妈妈在一起”的渴望。可是,小孩子哪能禁住奶奶的坚持?只能被奶奶拢走了。
后来,小妹还发现,奶奶教女儿说话,喊的都是“奶奶”、“爸爸”、“爷爷”,很少教她喊“妈妈”。
亲戚朋友来家里,婆婆最常说的是:“你看孩子这模样跟她爸小时候一模一样”、“她爸小时候头上也有两个旋”、“她爸小时候头发也这么多”……
听多了这样的话,小妹感觉自己就像个外人,只是给这家生了个孩子而已。
女儿两岁时,婆婆突然脑梗住院。姥姥虽然离着有近200公里路,但还是赶紧打包过来帮忙。
姥姥带娃跟奶奶完全不同的风格,每天会教宝宝怎么迎接下班进门的妈妈,有好吃的会先让宝宝分享给妈妈。
她这才体会到婆婆的心思:原来婆婆不喜欢宝宝跟自己关系太近。
确实,现实当中,有为数不少的奶奶,认为自己是家里的女主人,就连儿媳妇生的孩子,她也认为最应该亲近的是自己。而姥姥只想成为姥姥,成全妈妈和孩子亲密的关系。
02 奶奶“帮”儿媳妇带娃,总觉得自己付出得很多;而姥姥却总觉得帮助女儿的事情太少。
奶奶带孙子,潜意识中认为是在帮助儿媳妇做事。这块,我有深刻体会。
我家孩子小时候主要是奶奶在带,但真的只是"看管"孩子,其他啥也不伸手,倒了油瓶不带扶的那种。
带孙子的那一年多,她从来没有给孩子洗过一件衣服,哪怕孩子呕吐一身、拉稀弄脏几条裤子,她都是一股脑扔地上等着我下班回家收拾,也不怕散发出的味道难闻。
经常给我甩脸色,嫌弃带孩子太累。动不动会在早晨我出门上班时,要求我请假,因为她身体不舒服,当天带不了孩子了。
就这样,婆婆还会在跟我提要求时直接跟我讲:“我都这么尽心尽力帮你带孩子了,你应该听我的吧?”
我很无语~
我提出来她不想看可以让我妈帮忙,她还担心左邻右舍讲她的闲话,坚决不允许。
所以,孩子一满两岁我就赶紧想办法送去托管机构了,不敢再麻烦她老人家。
为啥好多当妈的都喜欢让自己亲妈帮忙带孩子呢?
其实原因特别实在!亲妈帮忙带娃,自己能少累不少,且不会处处向你邀功。
有亲妈搭把手,自己能喘口气、多休息会儿。还有,跟亲妈有感情基础,说话不用拐弯抹角,不怕她多想,相处起来更融洽。
婆媳之间本来缺乏天然的血缘纽带,有些奶奶认为带娃主要是儿媳的责任,自己只是帮忙,在态度上难免会有所保留,甚至会因为一些小事与儿媳产生摩擦。
当然,也有好多奶奶既愿意带娃,也能够带好娃,可惜,这样的婆婆又不一定遇到通情达理的儿媳妇。
姥姥带娃成为主力军,其实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重男轻女的观念越来越少。
独生女的家庭,姥姥义不容辞的去照看外孙;而多子女的家庭,老人也是思想观念比较开明,觉得哪家需要就去哪家,不再分外孙还是孙子。
姥姥成为带娃主力军,奶奶参与度相对较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是姥姥还是奶奶,她们的付出都值得感恩和尊重。
在育儿这件事上,家庭成员之间理应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为下一代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成长环境 。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则删)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