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王恒屹这个名字,不少人还记得几年前央视节目里那个小男孩,年纪轻轻就背出一堆古诗词,让大人脸红。山东青岛出生的他,2013年底落地,那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会因为识字和诗词储备量大得离谱,迅速蹿红。父母都是上班族,爷爷奶奶帮着带,家里没啥特殊资源,就是注重点文化熏陶。从小开始,家里人没想着把他往神童方向逼,只是顺着他的兴趣走,结果没想到他自己就钻进去了。
王恒屹小时候识字特别快,两岁多点就开始认字,奶奶教他认卡片上的字,他看两眼就记住了。家里人发现他记忆力好,就多给他看书,从简单三字经到唐诗宋词,一点一点积累。没用死记硬背那套,奶奶会结合生活讲,比如讲月亮相关的诗,就带他看天上的月亮,让他自己联想。到三岁的时候,他已经认得三千多个汉字,还能背一百多首诗词。这在同龄孩子里,确实少见,但家里人没大肆宣传,只是觉得孩子聪明点,好好培养。
2017年,他三岁,第一次上央视节目《了不起的孩子》。节目组找上他,家里商量了下,觉得试试也没坏处。他在台上认字背诗,表现稳当,观众看傻了。节目播出后,网上议论开了,有人说这是天才,有人怀疑炒作。但事实摆在那,他确实会。接下来一年,他又上《挑战不可能》,四岁时诗词储备破五百首,节目里完成各种考验,主持人撒贝宁都夸他。这时候,神童标签彻底贴上了。
再后来,2020年六岁,他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这节目本来就火,加上他这么小的选手,收视率更高。他从预赛打到决赛,对阵大人,一路赢过去。决赛里,他答题准,知识面广,最后拿了总冠军。奖杯到手,全场鼓掌。这事让他名气更大,但也带来压力。网上有人担心他会不会像仲永那样,早慧晚衰。家里人看在眼里,决定低调点,不再让他频繁露面。
冠军后,王恒屹的生活回归正常。2021年,他上小学一年级,像其他小孩一样上课、做作业。家里不给他特殊待遇,父母工作忙,奶奶继续管学习,但他自己挺自觉。语文成绩好是肯定的,因为底子厚,但他其他科目也均衡,不偏科。学校活动他积极参加,没怯场过,毕竟上过大台面。2021年2月,他还上了《经典咏流传》第四季,唱了点诗词相关的歌,但这之后,曝光就少了。
2022年,他八岁,又回《中国诗词大会》,现场挑战飞花令,一敌百,过程顺溜。观众看到他长大了点,但诗词功底更深了。那年他诗词储备量估计过千首。节目里,他不张扬,答题时思路清。结束后,家里继续让他过普通日子。没跳级,没转特长班,就在青岛本地小学念书。周末可能踢球、玩游戏,跟弟弟一起闹腾。家人觉得,孩子健康成长比出名重要。
时间过得快,转眼2024年,他十岁。网上偶尔有他的消息,比如参加地方文化活动,在海边朗诵诗词,或者学校组织历史分享,他当主讲。年底,他还写了春联,笔迹不错。诗词积累据说超1400首,但他没炫耀。2025年,现在他十一岁。学习状态稳,班级里是积极分子。一次历史专题活动,他讲古事,末了说想当历史老师。这愿望接地气,没好高骛远。
王恒屹的成长路径,跟很多神童不一样。不少早慧孩子,长大后平平,但他是家里管得严,早早避开聚光灯。父母从一开始就没想靠他出名,爷爷奶奶教导时注重兴趣,不是逼迫。结果他到现在,还保持对诗词的喜欢,没丢掉。相比那些被家长推着走的,他算幸运。社会上总担心神童变仲永,但王恒屹这例子,证明环境关键。普通学校生活,让他接触同龄人,不孤立。
再说他的家庭背景,青岛中等家庭,父母高学历,但没显赫关系。胎教时就开始听音乐读诗,但不夸张。出生后,奶奶主带,她退休爱诗词,两人一起研究。从基础到深奥,逐步来。他记忆好,奶奶用故事法教,不枯燥。除了诗词,他对音乐敏感,听前奏猜歌名。家人尊重他,不强求。兴趣驱动,让他坚持下来。
成名后,非议有。有些人说节目组捧他,质疑真实。但他多次现场表现,堵住嘴。2020年冠军,彻底证明实力。之后,减少节目,回归校园。小学里,他跟同学打成一片,放学踢球,课间聊天。没特殊待遇,老师同学当普通小孩看。这帮他保持平常心。
对比其他神童,有些早衰,有些持续优秀,关键在家庭和社会。王恒屹没走弯路,值得借鉴。社会别总盯着神童标签,多看孩子本身。教育不是比谁早出头,而是长远培养。现状他好,未来可期。
更新时间:2025-09-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