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红尘深处的我们,每个人都奔赴在金钱编织的网络里。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钱财虽好,但它却如同无形的丝线,紧紧地缠绕着人性的枝桠,让一些贪婪过剩的人在欲望的催化下扭曲变形。
一,钱财如同双面棱镜,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人性。
范仲淹笔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豁达,在现实面前显得尤为珍贵。
钱财、本是冰冷的金属、纸张、与没有气息、也不会说话的物质,它却能让傲慢者学会谦卑,让懦弱者迸发勇气。
不为别的,只因为生活所需,因为一文钱可以难倒英雄汉。这不得不迫使一些人收起自己的傲慢,低下高傲的头颅,低头做人、认真做事挣钱。
也让少许人过于沉迷于金银钱财、磨灭良心,丧失人性,甚至铤而走险,做出出格的事,或者将情感异化为交易筹码。
二,钱财既能搭建通向梦想的桥梁,也能构筑囚禁良知的牢笼。
管仲曾道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此语足以说明”钱财“是人生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它同时也是潘多拉魔盒,能释放出一个人的贪婪与背叛。
这让一些人、为了钱财、如飞蛾扑火,为了钱财、抛弃自己的手足和亲人,抛弃自己的灵魂,践踏自己的道德底线,达到自己的目的,满足自己的欲望。
王安石曾感慨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若获取钱财的道路布满虚伪和谎言,即便功成名就,内心也会被愧疚啃噬。
三,在物欲横流的当下,金钱仿佛成了丈量一切的标尺。
橱窗里明码标价的感情,合同上锱铢必较的情谊,无不印证着《增广贤文》里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的世态炎凉。
一件件、一桩桩的现实也在不断告诉我们,当人们把财富多寡当作评判价值的唯一标准,那些真心实意的情感,便成了易碎的琉璃。
陶渊明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同样也让一些人能够在物欲洪流中坚守本心,不为钱财折损自己的尊严。
四,钱财本身清白无辜,善恶皆由人心。
王阳明强调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人生在世,得修一颗能克制对钱财贪婪的心。
追求财富无可厚非,但要如林则徐所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让每一分钱都沾染着正直与善良的气息。唯有如此,才能在钱财与人性的博弈中,守住灵魂的净土,让人生的航船在惊涛骇浪中不偏离正道。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