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中,两队实力相当,进攻方和防守方哪个更厉害?

请问网络安全中,进攻和防守哪个更厉害?这里有一个定量值,有两个实力百分百一样的人,没有高低之分,他们的能力是一样的,配置和环境也是相同的。 在这种情况下,是进攻更厉害些还是防守更厉害些呢?

这世界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因为变量很多!这就和古代打仗一样,攻城和防守虽然能力一样,但就看是否在套路上一脉相承,是否足够完全知彼知己……

这个可能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例如进攻方的策略,进攻方是否了解防守方的阵地究竟是怎样的?虽然水平一样,但如果防火墙的策略进攻方没有把握准,也许会进入瓮城,从而形成瓮中捉鳖的场景!

不过实际情况来说,一般防守方可能不利!因为防守方需要全面守护,必须覆盖所有可能的攻击路径。但对于进攻方只要全力找到一个有效漏洞即可突破防线。就可能会崩溃!所以往往防守的力量可能需要比进攻的人数来确定防守部署,一般要部署要比进攻更多一点才会保险!

例如,攻击者可利用未修补的漏洞、弱口令或社会工程学手段(如伪造身份欺骗内部人员)轻松渗透。最关键的是攻击者通过VPN跳板进入内网后,即可横向渗透整个网络,形成“一点突破,全盘皆输”的局面。

如果攻击方可利用未被公开的漏洞(0day),防守方因缺乏先验知识难以防御,还需要一定的测试,这也是一种高风险,也可能需要牺牲一些阵地!例如高级攻击者通过定制化SQL模糊测试框架或内存破坏漏洞,直接绕过传统防护设备。

所以攻击方可集中资源开发特定攻击链,而防守方需持续投入高成本维护全面防护体系(如日志监控、漏洞修复、安全设备更新)。研究显示,防守方的运维成本通常远超攻击方的进攻成本

防守方的安全水平取决于系统中最脆弱的组件(如未更新的服务器、弱密码账户),而攻击方只需突破其中之一。防守方依赖“监测-响应”模式,但新型攻击(如自动化机器学习攻击)可规避特征检测,使防御工具形同虚设。

而在实战行动中,护网行动中,红队(攻击方)成功渗透率远高于蓝队(防守方)拦截率。防守方常依赖“断网/断电”等极端手段止损,侧面反映常规防御的局限性。攻击方薪资通常高于防守方(如红队日薪过万 vs 蓝队实习生一两千),间接体现其技术溢价。

不过这并不是防守方完全没有优势,如果主动防御,采用欺骗技术(如蜜罐诱捕)、威胁狩猎提前识别攻击意图。如果纵深防御体系,结合边界防护(WAF、防火墙)、终端检测(EDR)和身份管理(零信任)。如果以攻促防:通过红队演练暴露弱点,针对性加固系统。

在完全对等条件下,攻击方更占优势,因其具备主动权、单点突破能力和未知漏洞的威慑力。但现实中,防守方可通过体系化建设与主动防御策略缩小差距,最终网络安全是 “持续对抗的动态过程” 而非静态胜负;正如比喻:“防御是左手,进攻是右手,缺一不可”。实际安全需二者协同——攻击揭示风险,防守构建韧性。所以很多的企业或者组织,其实有一些人也会学红队,学习很多的进攻方式,也会经常模拟进攻,从而确保防守的安全性,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3

标签:游戏   守方   网络安全   实力   漏洞   攻击者   防护   策略   能力   单点   阵地   队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