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张阿姨去年立秋后总喊累,爬两层楼就气喘,后来才发现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原来她听说“秋天要清淡”,把猪肉鸡肉都停了,每天只喝粥吃青菜。中医讲“秋主收”,此时人体需要储备能量抵御寒冬,而优质蛋白正是能量的“砖瓦”。《黄帝内经》也提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这里的“气”就包括蛋白质带来的元气。
40岁后,肌肉流失速度加快,若不及时补充,容易疲劳、免疫力下降。但立秋后气候转燥,吃错肉反而上火。猪肉性平但脂肪高,鸡肉虽补却偏温热,此时不妨换三种更应季的肉类——牛肉、羊肉、鸽子肉,它们既能补足底气,又符合秋季养生的“润燥”“温补”原则。
养生价值:牛肉性温,归脾、胃经,富含优质蛋白和铁元素,尤其适合体虚乏力、手脚冰凉的中老年人。《本草纲目》记载其“安中益气,养脾胃”,立秋后吃牛肉能增强脾胃功能,帮助吸收营养,为秋冬进补打基础。
食用禁忌:湿热体质(易长痘、口苦)或痛风患者需少食;烹饪时避免与橄榄同食(可能引起腹胀)。
推荐做法:
番茄土豆炖牛肉:牛腩500克焯水后,与番茄、土豆同炖1小时,加姜片去腥。番茄的酸甜能中和牛肉的燥性,土豆增加膳食纤维,适合牙口不好的老人。
养生价值:羊肉性温而不燥,李时珍称其为“补元阳益血气”的佳品。立秋后早晚温差大,适量吃羊肉能温中暖肾,改善腰膝酸软、怕冷等症状,尤其适合阳虚体质者。
食用禁忌:阴虚火旺(口干舌燥、便秘)或高血压患者需控制量;避免与醋同食(可能降低温补效果)。
推荐做法:
白萝卜清炖羊肉:羊腿肉500克切块,加白萝卜、陈皮、姜片慢炖1.5小时。白萝卜能消积滞、化肉毒,缓解羊肉的膻味和热性,汤清味美不油腻。
养生价值:鸽子肉性平,归肝、肾经,《食疗本草》载其“调精益气,治疮疥”。它富含软骨素和支链氨基酸,能增强免疫力、延缓皮肤衰老,尤其适合秋季口干、皮肤干的中老年人。
食用禁忌:感冒发热或消化功能弱时不宜食用;避免与猪肉同食(可能影响吸收)。
推荐做法:
山药枸杞蒸乳鸽:乳鸽1只处理干净,塞入山药片、枸杞,加少许姜片,隔水蒸30分钟。蒸制保留营养,山药健脾,枸杞滋阴,适合阴虚体质者。
立秋后,与其盲目“贴秋膘”,不如选对肉类。牛肉补脾、羊肉暖身、鸽子肉滋阴,三种肉轮流吃,既能补足蛋白质,又顺应秋季“养收”之道。记住:再好的食物也要适量,每周吃2-3次,搭配当季蔬菜,才能让身体真正“底气足、少遭罪”。
愿这个秋天,咱们都能吃得明白,活得健康!
来源:健康养生
内容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