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净化农村食品安全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者对假冒伪劣食品的辨识和防范能力,切实提升农村食品安全水平,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特发布假冒伪劣食品相关风险提示:
一、假冒伪劣食品主要类型及风险
1.“山寨”食品:“傍名牌”或“仿名牌”食品,是指仿冒知名品牌食品名称、包装装潢等标识的食品。利用形近字、相似图案等混淆消费者(如“康帅傅”“粤利粤”“旺子牛奶”“营养直线”),价格相对比较低廉。
常见品种:儿童零食、饮料、膨化食品、乳制品、调味品等。
风险点:可能存在食品原料劣质、生产工艺不达标、营养成分不足、侵害正规品牌权益等问题。
2.“假冒”食品:通过伪造、仿冒、掺杂掺假或以其他欺骗手段,冒充正规品牌、合格产品或特定品质的食品,包括品牌假冒、原料造假、认证造假、过期翻新等形式。
常见品种:酒类、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油等。
风险点:营养价值大幅降低,可能掺入含有毒有害成分的非食用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正规企业信誉,扰乱市场竞争。
3.“三无”食品:无生产厂名称及地址、无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无食品生产资质编号及质量合格证的食品。
常见品种:儿童零食、散装糕点、散装白酒、调味料等。
风险点:食品来源不明,原料质量无保障,存在食品生产加工环境不佳、添加剂滥用或非法添加、微生物超标等风险,食品安全隐患较大。
4.过期食品:超过了包装上所标注保质期的食品或通过涂改、篡改日期冒充合格食品销售。
常见品种:休闲零食、乳制品、烘焙食品等。
风险点:可能因油脂酸败、微生物繁殖等导致食品变质,营养成分流失,食用后易引起腹泻、呕吐、食物中毒。
5.腐败变质食品:在微生物、酶等因素作用下发生物理、化学或生物变化,导致感官性状显著劣变、营养价值下降,并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或存在致病微生物污染风险,从而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常见品种:水果蔬菜、肉制品、水产品、乳制品等。
风险点:可能因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食品变质,食用后易引起腹泻、呕吐、食物中毒。
6.虚假宣传与违法宣称功能食品:经营者对食品信息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表述,对普通食品虚假宣称具有“增强免疫力、降压、降脂、减肥”等功效,或对保健食品明示或暗示可预防、治疗疾病(如“降血糖”“抗癌”)。
常见品种:压片糖果、袋泡茶、固体饮料及酒类、功能性普通食品等。
风险点:生产过程中可能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成分,危害人体健康。
二、防范与选购注意事项
1.选择正规购买渠道:优先选择证照齐全的正规超市、商店、便利店选购食品。谨慎购买流动摊贩售卖的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来源不明的食品。
2.检查食品包装:观察包装是否完整、清洁、无破损。警惕印刷粗糙、色彩不正、字迹模糊的包装,注意比较与知名品牌包装在商标标识、字体图案、颜色搭配上的差别。
3.检查食品外观:观察食品本身的颜色、气味、状态是否正常。警惕颜色过于鲜艳、香气刺鼻、状态异常(如结块、粘连、有杂质)的食品。
4.检查日期:看清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检查日期打印是否清晰、有无涂改或粘贴痕迹,不购买过期、价格异常低廉的食品。
5.检查标签标识:查看食品包装是否有生产厂家、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SC标志)等信息。保健食品需认准包装上“蓝帽子”标志和批准文号,进口食品应有中文标签。
三、维权与举报途径
若发现商家存在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及时留存购物凭证、样品、包装等,以便维权时提供证据,并拨打1231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或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反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稿源:食品经营安全监管处
采编:新闻宣传处
转载请注明:来源/河南市场监管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