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第一次任期开始之后,他对发动中美贸易战就一直蠢蠢欲动。
一开始并不敢有大的动作,而是借助对中国企业的某些审查挑起争端,之后又找借口逐渐扩大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范围,以至于覆盖到所有产品。
虽然中间拜登将他的贸易战措施打断了几年,但是基本延续了贸易战的方向,直到他第二次入驻白宫,才进一步升级了关税贸易战的体量,满打满算已经有七年的时间了。
贸易战期间,中美两个国家互相攻防,各有输赢,可以说都没有显著的优势。
不过最近美国的某些论坛却发出了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那就是认为中国已经在贸易战过程中处在了下风,甚至完全输掉了这场游戏。他们说的到底有何根据呢?
一、互相角力
要想弄清楚中美贸易战谁才是真正的赢家、谁是输家,就要搞清事情发展的整个过程。
其实,自从上世纪中美正式建交以来,两方虽然在贸易上往来增多、合作频繁,但同时美国也一直对中国怀有戒心,甚至多次在贸易过程中对中国进行调查。生怕中国在中美贸易中获得太多好处,这就是著名的301调查。
不过这一阶段的摩擦只是小范围的,最终都被双方控制了下来。自从特朗普上台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自2016年美国政府换届之后,特朗普就对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耿耿于怀。
因此,他先是重新启动了对中国的贸易调查,之后通过加关税的方式限制中国对美投资,最终美国对中国商品进行制裁的价值总额达到了500亿美元,关税一度增加到25%。
中国方面也毫不示弱,对美国同样价值的商品也进行了相同手段的制裁。可以说两方势均力敌,中国正面应战毫无示弱。不过从大局来看,两个大国的摩擦影响了全球的供应链。
这一阶段以中美两国在第三方国家展开谈判,争取到三个月的冷静期宣告结束。不过之后第二年,美国再次提高对中国的税率,还将包括华为在内的几十家公司列入到了制裁的名单当中,向中国单方面发起了科技战,试图遏制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
而中国则用停止采购美国农产品作为报复手段,于是双方被迫之下再度谈判,美国终于宣布暂停新增关税。中国也承诺,在未来的两年内要采购2000多亿美元的美国产品。
不过由于之后疫情到来以及美国政府换届,这一阶段达成的中美贸易协定并没有严格执行。
而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依然沿用了对中国的打击策略。虽然对部分中国商品进行了豁免,但对于电动汽车,光伏半导体等开始重拳出击。
一直到2025年,特朗普再次坐上总统宝座,还没过几天就马不停蹄地对中国加征关税。
理由就是贸易逆差导致美国进入到紧急状态,甚至影响到美国家安全,因此必须采取措施。
到了今年4月份,美国把对等关税提高到了80%以上总税率甚至达到125%。而中国方面也将税率提高到84%。
不过在5月份,两国进行日内瓦会议之后,又取消了大多数的关税,之后又宣称再延长三个月的谈判期。
报复性关税措施也都不约而同的暂停了,短时间内关税的大起大落也再次影响了全球金融市场。
既然从账面上来看,美国在贸易战中并没有从中国这里获得任何好处,那么美国的某些论坛为什么会说中国已经输掉了这场比赛呢?
二、中国输掉关税战?
其实,发出中国已经输掉中美贸易战的声音主要聚集在reddit的两个经常讨论中国话题的论坛当中。他们在贸易战中唱衰中国无非依据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认为中国在经过几年贸易战,对美国的出口占比明显大幅下降,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也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尤其对于美国来说,美国不讲武德加税,我国又便宜又好的商品没有价格优势了。因此,中国某些商品出口量甚至能够减少到将近一半。
还有中国沿海的某些外贸企业,由于订单下降失去了许多国际市场,许多美国企业减少了对中国产品的订单反而转向了东南亚小国、墨西哥等国家,因此有些严重的中国企业直接停产。
关税的增加也会造成中国产业的原材料供应成本大幅上升。例如大豆,棉花以及能源等,仅2025年就可能在能源进口方面需要额外支出150亿美元。
还有美国为了卡中国的脖子,故意不将半导体设备、高端医疗器械等卖给中国。在以前,中国对美国这些方面的产品还是依赖性非常高的,于是贸易战一来,中国国内的生产节奏和技术发展计划全都被打乱了。
我国机械制造、通信等方面的某些核心部件短期内缺口非常大,一时间靠自主研发还无法很快解决。
有些人还认为,在最终的谈判中,美国仍然保留了一共30%的税,但是中国却关税减少的比例更大,因此将此解读为中国做出了更多的让步。
除此之外,美国许多人还认为我国GDP的增速以及制造业的速度没有之前那么快。
而且就业压力普遍上升,沿海的许多电子企业、纺织厂、家具制造厂纷纷出现短期的点半停产。
许多工人和临时工的工作机会大幅减少,造成失业率上升。由此也判断,中国在贸易战中是处于更弱的一方。
因此,基于以上种种,这些论坛上的人得出了中国输掉贸易战的结论。不过,他们没有提到的是,美国在此次竞赛当中同样受到了巨大的损失,甚至一点不比中国少。
三、自欺欺人
关税大战中美两方互相增加税率,因此中国进口商品成本上升的同时,美国企业产品的成本也同样上升了。
甚至某些依赖中国商品程度比较高的企业直接宣告停产,或者就是商品的周转周期进一步延长。
美国农产品尤其是大豆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因此在此次对抗过程中,美国的农场主受到冲击非常之大。
至于就业方面,美国受到的冲击一点不比中国少。某些美国的港口甚至出现了萧条的迹象,码头工人的工作时长也减少了一多半。
美国某机构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两个州超过70万的卡车司机、仓库员工都面临严重的失业危险。
而美国的GDP增速到目前为止只有去年的一半,通货膨胀率也非常明显,整体经济已经进入到了滞胀的阶段。
除此之外,美国和许多传统盟友国家的关系也变得非常差,加拿大、德国曾经公开批评过美国掀起关税大占的方式。
而且除此之外的许多国家都开始着手去美国化的进程,以降低美国这一不安定因素带来的影响。
因此,是中国获得最终胜利还是美国更胜一筹到目前为止还不够明朗,不过在某些小的方面,中国貌似对美国而言还展现出了更多的优势。
例如,在矿物和稀土出口方面,中国直接拿捏着美国半导体、军工企业、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而且从两国贸易出口的商品类型来看,中国卖到美国的家具,家电,服装等商品物美价廉,短时间内美国在其他国家找不到可替代的商品。
反而是美国卖给中国的棉花、大豆、汽车等,中国还可以在其他市场上轻易的进行替代性采购。
况且,中国的举国体制以及14亿人的市场能够给中国和美国长期对抗的本钱。以至于最近许多欧美的媒体也都开始透露,在中美贸易战中并没有谁能够真正胜出,但是中国很明显在谈判中拥有比美国想象中更多的筹码。
对中国来说,贸易战有利有弊,甚至激发出了国内市场更多的潜能。
例如,在出口方面,中国被迫之下降低了对美国单一国家的依赖,反而开始和非洲、欧洲、美洲许多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无论是外交还是出口都更加多元化了。
还有为了不被美国卡脖子,我国许多企业开始转型升级,减少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制造,而是转向了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过程。
无论是国家还是相关企业,都将更多的资源放在了自主研发和国产替代方面,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因祸得福的事情了。
美国呢,经济问题一大堆,国际上也越来越孤立。那些说中国输掉关税战的言论,纯粹是自欺欺人。
未来,中美之间的经济竞争肯定还会继续,但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继续向前发展。
信息来源:
[1]美关税战“杀”疯,但不是“傻疯”.中国经济周刊.
[2]海关总署公布!关税战中国赢了?直新闻.
[3]“关税战”冲击美国出口 涨价、失业恐接踵而至.央视新闻.
[4]港澳台舆论:美国众叛亲离,中国按节奏应对关税战.中国新闻网.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