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个代言,怎么就塌房了?”最近两天,这个问题在社交平台上被刷爆了。主角不是别人,正是顶流女星赵丽颖。
事情的导火索,是她突然官宣成为纪梵希彩妆的代言人。这本该是一场双赢的合作,却没想到一夜之间,掉粉30万+。微博评论区更是炸开了锅,骂声一片,关键词直接冲上热搜榜首。
但你要是以为她踩了红线,那就错了。真正让网友炸锅的,不是代言本身,而是背后的“隐情”——纪梵希这个品牌,在国内的运营其实分为两块,衣服归一家公司管,彩妆又是另一家公司。而问题出在衣服那边——2019年那场“地图事件”,至今仍被不少人记着。
虽然纪梵希彩妆那块从未涉及类似风波,但很多网友显然已经“认定了”:只要是纪梵希,就不能碰!
这事儿也不是没人提前踩过雷。当年易烊千玺就在第一时间和品牌解约,保住了路人缘。赵丽颖团队肯定也研究过案例,但最终还是接下了这个代言。于是,瓜来了。
“赵丽颖这是差钱了吗?”这是不少网友的第一反应。
其实,从她这两年的资源来看,确实有些“吃紧”。综艺几乎没上,影视行业整体片酬缩水,能接到的戏,价格也不如从前。而彩妆代言的费用,动辄就是八位数,堪比一部中小成本网剧的女主片酬,这诱惑,谁能轻易拒绝?
更现实的是,85后女演员们今年都在集体“冲奢牌”。杨幂拿下了Loewe全球代言,刘亦菲也重返LV,时尚资源这块蛋糕眼看就要被瓜分完毕。赵丽颖过去常被嘲“土”,现在不赶紧补位,以后更难上位。
可谁也没想到,代言官宣没几天,5月22日深夜,她突然甩出三个字:“算你妹!”直接把热搜榜炸了个窟窿。
原来,平台在她宣传新剧《在人间》时,强行给她贴上了“赵丽颖官宣恋情”的标签。她当场就炸了,直接爆粗回应。这一下,全网炸锅。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凌晨,央视新闻发了一条微博:“请学会表达情绪,而不是情绪化地表达。”时间点卡得刚刚好,内容也看似温和,但杀伤力十足。评论区瞬间沸腾,有人觉得是“敲打”,也有人觉得是“暗讽”,但不管怎么说,赵丽颖的形象,已经有些“掉分”了。
粉丝还在力挺,说她“真性情”,但路人心里那杆秤,早就悄悄偏了。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纪梵希彩妆在品牌辱华事件爆发后,第一时间就在官网上挂出了“中国台湾省”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标注。这个细节,被淹没在铺天盖地的骂声中。大多数人只看到“纪梵希”三个字,就直接开火。
短视频平台上,也开始出现大量“同款妆容”博主,教你怎么画赵丽颖代言的彩妆色号。纪梵希门店部分色号甚至断货。数据比口水更诚实——销售额说明一切,这场抵制,雷声大,雨点小。
沉默的大多数,其实早就用钱包投票了。
明星和品牌,其实都在赌一件事:互联网的记忆。
三年前的地图事件,今天还能记得清楚细节的,不到5%。情绪来得快,去得更快。下一部剧上线,风向又会变。赵丽颖团队的做法也挺干脆,删掉几条热转微博,没做任何多余回应。两天后,新剧路透冲上热搜,广场开始刷“造型惊艳”“期待作品”,一切都像没发生过。
你上一次因为抵制而拒绝购买是什么时候?大多数人可能都答不上来。品牌换代言,明星换人设,观众换谈资,循环往复,没有终点。
但话说回来,赵丽颖这波操作,到底是“翻车”还是“翻身”?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她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在流量和品牌之间,在情绪与理智之间,每一个明星都像走钢丝的人,稍有不慎,就会摔得惨烈。
而我们,也一次次在热搜上见证着这一切——从爆火到崩塌,从反击到沉默,从争议到遗忘。娱乐圈的瓜,一个接一个,永远不缺。
只是,谁还记得,最初我们追的是作品,而不是热搜?
更新时间:2025-07-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